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3 08:0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壹 新儒学——贯通古今的思辨性
贰 新文艺——雅俗共赏的多样性
叁 新发明——登峰造极的创造性
肆 新文字——和而不同的包容性
北宋五子 理学开创者

新儒学
——
贯通古今的思辨性
壹 新儒学——贯通古今的思辨性
1.传统儒学的困境
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而天理几乎灭矣。
—欧阳修《新五代史》
困境一:社会动荡,冲击儒家构建的统治秩序。
困境二:佛道盛行,冲击儒家地位。
今之学者有三弊:一溺于文章,二牵于训诂,三惑于异端。—《二程遗书》
困境三:传统儒学日益僵化,缺乏创新与活力。
壹 新儒学——贯通古今的思辨性
2.时代赋予的机遇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赵匡胤
机遇三:北宋实行崇文抑武政策,一批重要的儒家学者登上政治舞台。
机遇二:一大批唐宋知识分子通过古文运动,致力于复兴儒学。
机遇一:三教合流,为儒学注入新的活力。
借复兴先秦和汉朝的散文,以复兴儒学,重建伦理纲常。
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维护封建统治的新儒学。
——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三《宋明理学》
道、 佛
儒(根本)
(目的)
理学,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
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3.朴素的理性之光
壹 新儒学——贯通古今的思辨性
1、宇宙观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在气先
气是表现
万物有理
2、人生观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不是天理?理,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朱子语类》
理表现在社会上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理诞生了世界万物,天下万物都要守理,
人也是万物的一种,所以人必须守理才能算人
人必须守的那个理,就是儒家伦理道德。
即道德——人——社会——宇宙。
二者如何联系

完成信仰的重建
哲学化
世俗化
3.朴素的理性之光
壹 新儒学——贯通古今的思辨性
1、宇宙观
2、人生观
完成信仰的重建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强化了家国观念。
=
发扬义理
社会责任
3.朴素的理性之光
壹 新儒学——贯通古今的思辨性
1、宇宙观
2、人生观
完成信仰的重建
3.朴素的理性之光
壹 新儒学——贯通古今的思辨性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强化了家国观念。
3、认识论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3.朴素的理性之光
壹 新儒学——贯通古今的思辨性
1、宇宙观
2、人生观
宋瓷一扫唐之鲜艳,追求追求空灵、含蓄、自然、平淡;
在服饰风格上,朝廷多次申饬“务从简朴”。
(2021·新课标全国甲卷高考)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A. 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 B. 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 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 D. 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B
4、方法论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3.朴素的理性之光
壹 新儒学——贯通古今的思辨性
3、认识论
1、宇宙观
2、人生观




接触学习探究实践
万事万物
求得
具体物理
宇宙法则
社会伦理
“心即理也”
“宇宙便是吾心”
不需外求,反省内心即可得理,
主观唯心主义。
理学的纵向传承:
南宋后期:
元朝中期:
1241年,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五人从祀孔庙,《白鹿洞书院学规》颁赐太学。这表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开始科举考试,经书考试单独出题,考试内容以《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这标志着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最终确立。
程朱理学
影响圈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影响圈
程朱理学
影响圈
理学的横向传播:
4.理学的传承与传播
壹 新儒学——贯通古今的思辨性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C

新文艺
——
雅俗共赏的多样性
贰 新文艺——雅俗共赏的多样性
新型士大夫阶层
存意去形
1. 儒学:从溺于章句到发扬义理
2. 文艺:从崇尚法度到追求个性
▲[唐] 欧阳询《季鹰帖》
▲[宋] 苏轼《黄州寒食帖》
从唐朝的“颜筋柳骨” 到宋朝的“天真烂漫”,书法追求发生了什么变化?
书法:从规矩森严的唐人之法到追求个性的宋人之意
贰 新文艺——雅俗共赏的多样性
猜猜:哪一幅是唐画,哪一幅是宋画?
新型士大夫阶层
存意去形
1. 儒学:从溺于章句到发扬义理
2. 文艺:从崇尚法度到追求个性
唐·李思训《明皇入蜀图》
宋·许道宁 《渔父图》
绘画: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贰 新文艺——雅俗共赏的多样性
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
北宋
WangXimeng
山径春行图
马远
南宋
MaYuan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元代
HuangGongwang
宋元绘画以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
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新兴市民阶层
富商
中小工商业主
伙计、游民闲人、进城农民
通俗的
直观的
娱乐的
“凡有水井处,皆能歌柳词。
清明上河图中的
勾栏瓦舍
宋代说书人
贰 新文艺——雅俗共赏的多样性
新兴市民阶层
富商
中小工商业主
伙计、游民闲人、进城农民
通俗的
直观的
娱乐的
想一想,为什么作为市民文化代表的词能与士大夫互动起来?
社会流动加快,消融等级阻隔, 促进各阶层的融会, 各阶层的价值取向趋近, 文化娱乐趋近,所以在宋代, 几乎所有文化艺术形式, 都出现了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交融的趋势,走向大众化和世俗化。
——龙登高《南宋临安的娱乐市场》
贰 新文艺——雅俗共赏的多样性

新发明
——
登峰造极的创造性
叁 新发明——登峰造极的创造性
持续发展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经丝绸之路传入欧洲,推动欧洲思想解放,近代火药武器发明,加速欧洲推翻封建的近代化进程——墙里开花墙外香
这一时期实践经验总结性领先的中国古代科技始终保持服务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特征。

新文字
——
和而不同的包容性
女真文
西夏文
契丹文
蒙古文
辽代契丹人创制的文字
12世纪金国建立后创制
西夏党项族创制的文字
畏兀体蒙古文;
拼音符号,
拼写蒙古语。
以上文字的共通之处?
“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
——辽道宗
在汉字基础上创制,
同时保留本民族个性
肆 新文字——和而不同的包容性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本课小结
今日作业:完成第12课选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