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19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19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2 06:4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字 ,号 ,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集 。宋代 词人的代表之一。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合著《金石录》。
一、作者简介
漱玉
易安居士
《漱玉词》
婉约派
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 ”之美誉。
她的词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
千古第一才女
易安体
二、写作背景:
晚年时创作
夫死寡居 国破家亡 无处依靠
生活艰辛 内心孤苦
三、解题
声声慢:原调名《胜胜慢》。
慢:即慢词、慢曲,为词的长调。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朗读
自由朗诵并思考: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五、精析全文
怎样写愁?
(一)直接抒情
①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以情入手,以情结束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a.结合已学过的诗文,分析本句叠字的妙处;
b.理解本句的感情层次。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叠字的妙处: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2. 强化愁情,为全词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沉痛凄苦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二)间接抒情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小组合作探究:这些意象我们曾经在哪些诗句中接触过?这些意象是怎样表现愁情的?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细雨 梧桐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
细雨
梧桐
黄花
过雁
急风
淡酒
情感内涵
诗句扩展
意象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愁”的象征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渲染愁情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象征悼亡之悲、
怀乡之思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悲凉、孤寂、凄苦
哀伤﹑愁思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无边丝雨细如愁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意境:凄凉惨淡
感情:孤寂愁苦
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亡国之痛

情愁
家愁
国愁
有哪些方面的“愁”?
评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抒胸臆,表现词人内心难以言尽的哀愁。
六、小结:
1.主旨归纳
词人通过描写在寒秋的所见所闻所感营造出凄凉惨淡的意境,抒发自己饱经国破家亡夫死后的孤寂愁苦的感情。
2.本首词有哪些艺术特色?
1、成功运用多组叠字,使词更具韵律感,强化情感。
2、以抒情为主,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3、语言通俗,贴切自然。词人多次运用口语,如;“窗儿”、“怎生”、“这次第”等明白如话的语言,绝无矫情造作之感。
七、作业:
1.背诵这首词,完成习题。
2.准确理解了词中的意象,感受了词的意境,把握了词中“愁”的内涵后,请同学们将《声声慢》改写成诗歌或散文,注意把握情与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