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1、3、4、5节)
一、单选题
1.(2021·济南模拟)将水分子、质子、氢原子、夸克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正确的顺序是( )
A.水分子、质子、氢原子、夸克 B.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
C.氢原子、水分子、质子、夸克 D.夸克、质子、氢原子、水分子
2.(2020·济南)微观粒子都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按照人们探索微观世界形成的认识,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小的是( )
A.电子 B.原子 C.原子核 D.分子
3.(2020八下·吴中期末)“俄罗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首先可以排除对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氦核
4.(2020八下·滨湖月考)今年四月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遭遇强沙尘天气,空气质量指数AQI爆表,AQI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PM2.5、NO2等六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把PM2.5、NO2分子、电子、原子核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PM2.5→NO2分子→原子核→电子
B.NO2分子→PM2.5→原子核→电子
C.NO2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
D.NO2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
5.(2020·香洲模拟)原子内部结构中,最小的粒子是( )
A.电子 B.原子核 C.夸克 D.质子
6.(2018-2019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1 走进微观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下列物质中没有一定体积的是( )
A.金刚石 B.木头 C.氧气 D.矿泉水
7.(2019九上·云安期末)下列关于原子核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予构成 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A.②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8.(2019八下·惠城期末)在宇宙和微观世界中,空间尺度大小各异,大到宇宙,小到夸克,以下四种物质尺度最小的是( )
A.电子 B.银河系 C.地球 D.分子
9.(2018八上·成都月考)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10.(2018八下·工业园期末)在探索比原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A.汤姆生 B.卢瑟福 C.托勒玫 D.哥白尼
11.(2018·长清模拟)下列各项,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正确排列的是( )
A.中子、生物体、分子、质子 B.质子、原子、分子、生物体
C.原子、分子、生物体、夸克 D.分子、质子、原子、生物体
12.(2018八下·吴中期中)用素描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将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mL.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 )
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B.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C.液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
D.物质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在一起,形成我们看到的连续体
13.(2020八上·重庆期中)下列关于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是( )
A.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是“实验物理的先驱”
D.玻尔、普朗克是相对论的奠基人
14.(2020九上·北京期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B.室内照明用的 LED 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C.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
D.金属靠负电荷导电
15.(2020九上·钦州月考)人类首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是由13亿光年之外的双黑洞合并形成的。双黑洞的初始质量分别是太阳质量的29倍和36倍,合并后的黑洞质量是太阳的62倍。亏损的质量以强大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到宇宙,经过漫长的旅行抵达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B.双黑洞合并过程质量守恒
C.该引力波产生于13亿年前 D.引力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16.(2020九上·钦州月考)人类向物质世界两极进军的步伐正在加快,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中子组成
B.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谱线“红移”现象说明目前宇宙仍在不断的膨胀
D.提出“夸克”设想的科学家是汤姆生
17.(2020·南京)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地球绕太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质子、原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18.(2020八下·英德期末)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按照这一模型,原子的结构与下图所示各物体的结构最接近的是( )
A. 鸡蛋 B. 西瓜
C. 面包 D. 太阳系
19.(2020八下·百色期末)1911年,卢瑟福在a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下列关于这个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
B.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
C.电子静止在原子核周围
D.原子核带负电
20.(2020八下·临渭期末)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微粒组成的
D.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21.(2020八下·仪征期末)为了揭示宏观和微观世界的奥秘,科学家们进行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建立了类似于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没有吸引力
D.我们看到灰尘飞舞是因为分子在运动
22.(2020·襄垣模拟)新型冠状病毒的大小约为50~300nm,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病毒、原子核、夸克、电子
B.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病毒、原子核、分子、电子、夸克
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病毒、分子、夸克、电子
D.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病毒、分子、原子核、电子、夸克
23.(2020·杨浦模拟)在太阳系中,月球属于( )
A.彗星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二、填空题
24.(2021八下·海安月考)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 , 的核式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相似,其中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织女星与地球的距离为24.5光年,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织女星的星光是织女星在 年前发出的光,光年是 单位。
25.(2020八上·芜湖期中)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的支持了 提出的“日心说”。
26.(2020九上·江西月考)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片状结构材料,它的原子由 和核外电子构成,这种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电阻可以降为零,因此可用于制作 (选填“绝缘体”“半导体”或“超导体”)。
27.(2020九上·广州期中)如图是物质微观构成的网络图,甲、乙、丙、丁中带正电的是 ,带负电的是 ,不带电的是 。
28.(2020九上·顺德月考)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 组成的;原子核由 和 组成。
29.(2020·百色)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1897年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高速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是 ;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 结构模型。
30.(2020八下·来宾期末)如图所示是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了原子核是由带 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而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 组成。
31.(2020八下·百色期末)在探索更小的微粒历程中,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 ,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 ”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32.(2020八下·乾县期末)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 绕核高速运转;某同学上学途中经过加油站时,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运动;拿一个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靠近放在桌面上的空易拉罐,会发现空易拉罐稍有移动,这是因为气球带了电荷,从而具有 的性质。
33.(2020八下·扬州期中)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 ,周围有 绕其运动.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下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A/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
34.(2020八下·淮安期中)宇宙是一个有 的天体结构系统,有着漫长的演化历史;牛顿创立的 理论,使人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
35.(2020八下·丹徒期中)关于微观粒子,请将①电子②分子③质子,按尺寸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为: (填数字序号);构成物质世界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 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 绕核高速运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一个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组成;质子由夸克组成;所以它们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夸克、质子、氢原子、水分子,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2.【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由于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转动,所以电子比原子核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3.【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是由于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4.【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电子的空间尺度小于原子核的空间尺度,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的空间尺度大于分子,所以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M2.5→NO2分子→原子核→电子,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空间尺度大于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
5.【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又是由夸克组成,所以原子内部结构中,最小的粒子是夸克。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6.【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解:A、金刚石属于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A不符合题意;
B、木头属于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B不符合题意;
C、氧气属于气体,没有具体的形状和体积。C符合题意;
D、矿泉水属于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具体的形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气态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7.【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因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①是错误的,②是正确的,⑤也是错误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对于整个的原子核而言它是对外显示正电的,故③正确,④错误;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是因为核外的电子虽然所占体积很大,质量却是很小,所以几乎整个原子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到了原子核上,故⑥是正确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原子核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显正电,原子核几乎占有了整个原子的质量,但是其体积和整个原子相比几乎可以忽略。
8.【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银河系和地球都是宏观物体,而电子和原子核组成了原子,原子组成了分子。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故答案为:A。
【分析】地球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小小的行星,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9.【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且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比质子中子还小的微粒还有夸克.B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10.【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A、汤姆生首先发现了电子,A符合题意;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行星模型,B不符合题意;
C、托勒玫提出了“地心说”,C不符合题意;
D、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各位科学家的发现或提出的观点逐个分析判断。
11.【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因为生物体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所以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正确排列的是:质子、原子、分子、生物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的。
12.【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对笔迹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笔画是由许多黑色的小颗粒组成的说明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发现这条线是“断裂”,说明微粒之间存在间隙;将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小于200mL,正是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才会导致混合合总体积变小,A符合题意; 故应选A。
【分析】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13.【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宇宙
【解析】【解答】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A不符合题意;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B符合题意;
C.伽利略被誉为“实验物理的先驱”,C不符合题意;
D.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是由爱因斯坦创立,玻尔、普朗克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被誉为“实验物理的先驱”。
14.【答案】A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半导体特点及作用;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A.由于绝缘体内缺少自由电荷,因此绝缘体不容易导电,A错误,符合题意;
B.发光二极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室内照明用的LED灯也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B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C.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C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D.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则其导电主要靠电子,即负电荷导电,D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是由于原子组成,任何物质中都存在大量电子,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的电子被牢牢束缚着,不能移动。
15.【答案】C
【知识点】宇宙
【解析】【解答】A.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A不符合题意;
B.双黑洞合并过程质量是亏损的,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引力波是由13亿光年之外的双黑洞合并形成的,所以该引力波产生于13亿年前,C符合题意;
D.太空中没有介质,引力波也能传播,所以引力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光年的路程,判断时间长度。
16.【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原子结构;宇宙
【解析】【解答】A.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A不符合题意;
B.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不符合题意;
C.谱线“红移”现象说明了星球在远离地球,即宇宙仍在不断膨胀,C符合题意;
D.盖尔曼提出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分子间既有斥力也有引力;谱线“红移”现象说明了星球在远离地球;1961年,盖尔曼提出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设想。
17.【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A.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电子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A符合题意;
B.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不符合题意;
C.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C不符合题意;
D.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原子、质子、电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18.【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卢瑟福的实验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但不能确定原子核与电子比较的质量大小;
故答案为:D。
【分析】卢瑟福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类似于太阳系。
19.【答案】B
【知识点】两种电荷;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A.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但只占有原子内极少空间,A不符合题意;
BD.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所以原子核整体带正电,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C.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20.【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即比原子小的带负电微粒,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最早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结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整个宇宙中有无数个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所以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的组成,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从原子--原子核和电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据此即可解答.
2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常识;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类似于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A符合题意;
B.太阳只是宇宙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它不是宇宙的中心,B不符合题意;
C.“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大都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的作用微乎其微,C不符合题意;
D.灰尘是肉眼可见的宏观物体,灰尘飞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物理学中著名人物及其对应的成就,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结合题目的表述分析即可。
22.【答案】D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原子结构;宇宙
【解析】【解答】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员,所以银河系尺度大于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大于人眼看不到的病毒,病毒也是由分子组成,所以病毒尺度大于分子;分子直径约10-10m,原子核直径约10-14m;电子直径小于10-18m;所以从大到小正确排列为D。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宇宙天体、微观世界的粒子,判断尺度大小。
23.【答案】D
【知识点】宇宙
【解析】【解答】彗星是由冰构成的太阳系小天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地球、土星为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而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故答案为:D。
【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转动。
24.【答案】大爆炸;原子;原子核;24.5;长度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太阳系很相似,其中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织女星的星光是织女星在24.5年前发出的光,光年是长度单位。
故答案为:大爆炸;原子;原子核;24.5;长度
【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核心,原子的核式结构与原子核为核心,两者非常相似。
25.【答案】伽利略;哥白尼
【知识点】宇宙
【解析】【解答】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分析】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的先驱;哥白尼首先提出日心说。
26.【答案】原子核;超导体
【知识点】超导体特点及作用;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转动的核外电子构成。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电阻可以降为零,这样的材料叫做超导体。
【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阻为零时是超导体。
27.【答案】乙、丁;丙;甲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甲是中子,中子不带电,乙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丙得到电子带负电,丁失去电子带正电。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28.【答案】电子;质子;中子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是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组成。
【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
29.【答案】电子;核式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的存在。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核式结构。
【分析】汤姆孙发现了电子的存在;卢瑟福提出了核式结构。
30.【答案】正电荷;夸克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根据卢瑟福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周围是绕核高速转动的电子,电子带负电。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
【分析】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
31.【答案】电子;夸克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分析】电子带负电,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32.【答案】电子;无规则;吸引轻小物体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分子热运动;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绕核运动;闻到汽油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靠近放在桌面上的空易拉罐,会发现空易拉罐稍有移动,这是因为气球带了电荷,从而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故答案为:电子;无规则;吸引轻小物体。
【分析】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33.【答案】原子核;电子;B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卢瑟福把原子结构定义为核式结构,与B图模型相似。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34.【答案】层次;万有引力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宇宙
【解析】【解答】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牛顿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使人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
【分析】各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是万有引力。
35.【答案】①③②;质子;电子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物体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电子比质子小,所以按按尺寸从小到大的数字排列顺序为:①③②。
由物质的微观结构可知,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绕核运动。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1 / 1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1、3、4、5节)
一、单选题
1.(2021·济南模拟)将水分子、质子、氢原子、夸克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正确的顺序是( )
A.水分子、质子、氢原子、夸克 B.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
C.氢原子、水分子、质子、夸克 D.夸克、质子、氢原子、水分子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一个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组成;质子由夸克组成;所以它们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夸克、质子、氢原子、水分子,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2.(2020·济南)微观粒子都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按照人们探索微观世界形成的认识,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小的是( )
A.电子 B.原子 C.原子核 D.分子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由于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转动,所以电子比原子核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3.(2020八下·吴中期末)“俄罗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首先可以排除对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氦核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是由于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4.(2020八下·滨湖月考)今年四月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遭遇强沙尘天气,空气质量指数AQI爆表,AQI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PM2.5、NO2等六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把PM2.5、NO2分子、电子、原子核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PM2.5→NO2分子→原子核→电子
B.NO2分子→PM2.5→原子核→电子
C.NO2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
D.NO2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电子的空间尺度小于原子核的空间尺度,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的空间尺度大于分子,所以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M2.5→NO2分子→原子核→电子,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空间尺度大于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
5.(2020·香洲模拟)原子内部结构中,最小的粒子是( )
A.电子 B.原子核 C.夸克 D.质子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又是由夸克组成,所以原子内部结构中,最小的粒子是夸克。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6.(2018-2019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1 走进微观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下列物质中没有一定体积的是( )
A.金刚石 B.木头 C.氧气 D.矿泉水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解:A、金刚石属于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A不符合题意;
B、木头属于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B不符合题意;
C、氧气属于气体,没有具体的形状和体积。C符合题意;
D、矿泉水属于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具体的形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气态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7.(2019九上·云安期末)下列关于原子核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予构成 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A.②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因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①是错误的,②是正确的,⑤也是错误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对于整个的原子核而言它是对外显示正电的,故③正确,④错误;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是因为核外的电子虽然所占体积很大,质量却是很小,所以几乎整个原子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到了原子核上,故⑥是正确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原子核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显正电,原子核几乎占有了整个原子的质量,但是其体积和整个原子相比几乎可以忽略。
8.(2019八下·惠城期末)在宇宙和微观世界中,空间尺度大小各异,大到宇宙,小到夸克,以下四种物质尺度最小的是( )
A.电子 B.银河系 C.地球 D.分子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银河系和地球都是宏观物体,而电子和原子核组成了原子,原子组成了分子。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故答案为:A。
【分析】地球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小小的行星,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9.(2018八上·成都月考)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且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比质子中子还小的微粒还有夸克.B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10.(2018八下·工业园期末)在探索比原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A.汤姆生 B.卢瑟福 C.托勒玫 D.哥白尼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A、汤姆生首先发现了电子,A符合题意;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行星模型,B不符合题意;
C、托勒玫提出了“地心说”,C不符合题意;
D、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各位科学家的发现或提出的观点逐个分析判断。
11.(2018·长清模拟)下列各项,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正确排列的是( )
A.中子、生物体、分子、质子 B.质子、原子、分子、生物体
C.原子、分子、生物体、夸克 D.分子、质子、原子、生物体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因为生物体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所以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正确排列的是:质子、原子、分子、生物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的。
12.(2018八下·吴中期中)用素描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将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mL.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 )
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B.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C.液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
D.物质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在一起,形成我们看到的连续体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对笔迹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笔画是由许多黑色的小颗粒组成的说明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发现这条线是“断裂”,说明微粒之间存在间隙;将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小于200mL,正是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才会导致混合合总体积变小,A符合题意; 故应选A。
【分析】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13.(2020八上·重庆期中)下列关于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是( )
A.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是“实验物理的先驱”
D.玻尔、普朗克是相对论的奠基人
【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宇宙
【解析】【解答】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A不符合题意;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B符合题意;
C.伽利略被誉为“实验物理的先驱”,C不符合题意;
D.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是由爱因斯坦创立,玻尔、普朗克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被誉为“实验物理的先驱”。
14.(2020九上·北京期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B.室内照明用的 LED 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C.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
D.金属靠负电荷导电
【答案】A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半导体特点及作用;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A.由于绝缘体内缺少自由电荷,因此绝缘体不容易导电,A错误,符合题意;
B.发光二极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室内照明用的LED灯也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B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C.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C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D.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则其导电主要靠电子,即负电荷导电,D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是由于原子组成,任何物质中都存在大量电子,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的电子被牢牢束缚着,不能移动。
15.(2020九上·钦州月考)人类首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是由13亿光年之外的双黑洞合并形成的。双黑洞的初始质量分别是太阳质量的29倍和36倍,合并后的黑洞质量是太阳的62倍。亏损的质量以强大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到宇宙,经过漫长的旅行抵达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B.双黑洞合并过程质量守恒
C.该引力波产生于13亿年前 D.引力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答案】C
【知识点】宇宙
【解析】【解答】A.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A不符合题意;
B.双黑洞合并过程质量是亏损的,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引力波是由13亿光年之外的双黑洞合并形成的,所以该引力波产生于13亿年前,C符合题意;
D.太空中没有介质,引力波也能传播,所以引力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光年的路程,判断时间长度。
16.(2020九上·钦州月考)人类向物质世界两极进军的步伐正在加快,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中子组成
B.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谱线“红移”现象说明目前宇宙仍在不断的膨胀
D.提出“夸克”设想的科学家是汤姆生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原子结构;宇宙
【解析】【解答】A.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A不符合题意;
B.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不符合题意;
C.谱线“红移”现象说明了星球在远离地球,即宇宙仍在不断膨胀,C符合题意;
D.盖尔曼提出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分子间既有斥力也有引力;谱线“红移”现象说明了星球在远离地球;1961年,盖尔曼提出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设想。
17.(2020·南京)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地球绕太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质子、原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A.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电子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A符合题意;
B.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不符合题意;
C.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C不符合题意;
D.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原子、质子、电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18.(2020八下·英德期末)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按照这一模型,原子的结构与下图所示各物体的结构最接近的是( )
A. 鸡蛋 B. 西瓜
C. 面包 D. 太阳系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卢瑟福的实验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但不能确定原子核与电子比较的质量大小;
故答案为:D。
【分析】卢瑟福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类似于太阳系。
19.(2020八下·百色期末)1911年,卢瑟福在a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下列关于这个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
B.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
C.电子静止在原子核周围
D.原子核带负电
【答案】B
【知识点】两种电荷;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A.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但只占有原子内极少空间,A不符合题意;
BD.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所以原子核整体带正电,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C.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20.(2020八下·临渭期末)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微粒组成的
D.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即比原子小的带负电微粒,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最早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结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整个宇宙中有无数个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所以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的组成,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从原子--原子核和电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据此即可解答.
21.(2020八下·仪征期末)为了揭示宏观和微观世界的奥秘,科学家们进行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建立了类似于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没有吸引力
D.我们看到灰尘飞舞是因为分子在运动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常识;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类似于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A符合题意;
B.太阳只是宇宙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它不是宇宙的中心,B不符合题意;
C.“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大都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的作用微乎其微,C不符合题意;
D.灰尘是肉眼可见的宏观物体,灰尘飞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物理学中著名人物及其对应的成就,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结合题目的表述分析即可。
22.(2020·襄垣模拟)新型冠状病毒的大小约为50~300nm,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病毒、原子核、夸克、电子
B.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病毒、原子核、分子、电子、夸克
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病毒、分子、夸克、电子
D.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病毒、分子、原子核、电子、夸克
【答案】D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原子结构;宇宙
【解析】【解答】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员,所以银河系尺度大于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大于人眼看不到的病毒,病毒也是由分子组成,所以病毒尺度大于分子;分子直径约10-10m,原子核直径约10-14m;电子直径小于10-18m;所以从大到小正确排列为D。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宇宙天体、微观世界的粒子,判断尺度大小。
23.(2020·杨浦模拟)在太阳系中,月球属于( )
A.彗星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答案】D
【知识点】宇宙
【解析】【解答】彗星是由冰构成的太阳系小天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地球、土星为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而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故答案为:D。
【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转动。
二、填空题
24.(2021八下·海安月考)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 , 的核式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相似,其中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织女星与地球的距离为24.5光年,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织女星的星光是织女星在 年前发出的光,光年是 单位。
【答案】大爆炸;原子;原子核;24.5;长度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太阳系很相似,其中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织女星的星光是织女星在24.5年前发出的光,光年是长度单位。
故答案为:大爆炸;原子;原子核;24.5;长度
【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核心,原子的核式结构与原子核为核心,两者非常相似。
25.(2020八上·芜湖期中)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的支持了 提出的“日心说”。
【答案】伽利略;哥白尼
【知识点】宇宙
【解析】【解答】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分析】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的先驱;哥白尼首先提出日心说。
26.(2020九上·江西月考)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片状结构材料,它的原子由 和核外电子构成,这种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电阻可以降为零,因此可用于制作 (选填“绝缘体”“半导体”或“超导体”)。
【答案】原子核;超导体
【知识点】超导体特点及作用;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转动的核外电子构成。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电阻可以降为零,这样的材料叫做超导体。
【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阻为零时是超导体。
27.(2020九上·广州期中)如图是物质微观构成的网络图,甲、乙、丙、丁中带正电的是 ,带负电的是 ,不带电的是 。
【答案】乙、丁;丙;甲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甲是中子,中子不带电,乙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丙得到电子带负电,丁失去电子带正电。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28.(2020九上·顺德月考)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 组成的;原子核由 和 组成。
【答案】电子;质子;中子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是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组成。
【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
29.(2020·百色)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1897年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高速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是 ;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 结构模型。
【答案】电子;核式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的存在。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核式结构。
【分析】汤姆孙发现了电子的存在;卢瑟福提出了核式结构。
30.(2020八下·来宾期末)如图所示是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了原子核是由带 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而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 组成。
【答案】正电荷;夸克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根据卢瑟福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周围是绕核高速转动的电子,电子带负电。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
【分析】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
31.(2020八下·百色期末)在探索更小的微粒历程中,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 ,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 ”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答案】电子;夸克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分析】电子带负电,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32.(2020八下·乾县期末)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 绕核高速运转;某同学上学途中经过加油站时,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运动;拿一个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靠近放在桌面上的空易拉罐,会发现空易拉罐稍有移动,这是因为气球带了电荷,从而具有 的性质。
【答案】电子;无规则;吸引轻小物体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分子热运动;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绕核运动;闻到汽油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靠近放在桌面上的空易拉罐,会发现空易拉罐稍有移动,这是因为气球带了电荷,从而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故答案为:电子;无规则;吸引轻小物体。
【分析】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33.(2020八下·扬州期中)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 ,周围有 绕其运动.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下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A/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
【答案】原子核;电子;B
【知识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卢瑟福把原子结构定义为核式结构,与B图模型相似。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34.(2020八下·淮安期中)宇宙是一个有 的天体结构系统,有着漫长的演化历史;牛顿创立的 理论,使人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
【答案】层次;万有引力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宇宙
【解析】【解答】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牛顿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使人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
【分析】各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是万有引力。
35.(2020八下·丹徒期中)关于微观粒子,请将①电子②分子③质子,按尺寸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为: (填数字序号);构成物质世界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 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 绕核高速运动。
【答案】①③②;质子;电子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物体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电子比质子小,所以按按尺寸从小到大的数字排列顺序为:①③②。
由物质的微观结构可知,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绕核运动。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