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金属 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发生火灾,立即打开门窗
B.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C.水可以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经常用钢刷擦洗铝制品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由石墨制成的铅笔芯 B.木材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制成的电线
3.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科学准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蓝紫色火焰
B.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将锌粒加入稀盐酸中,锌粒表面有气泡生成
D.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s后取出,焰心处最黑
4.高纯度单晶硅是制造计算机芯片的材料。工业上制备高纯硅一般先需要制得粗硅,反应原理为:S,关于该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B.属于置换反应
C.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利用了碳的还原性
5.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及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括号中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氧气(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干燥
B 氧化钙(碳酸钙) 加入足量水过滤
C 二氧化锰(氯化钠) 蒸馏水洗涤、过滤、干燥
D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A.A B.B C.C D.D
6.除去铜粉中少量铁粉,不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磁铁吸引 B.在空气中灼热
C.加适量CuSO4溶液 D.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过滤
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可用作食品调味剂
B.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C.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铁制容器可用来盛装波尔多液
8.有Mg、Al、Cu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不可能是
A.0.2g B.0.6g C.0.8g D.0.7g
9.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d点的固体有2种
B.c点溶液中溶质只有Zn(NO3)2
C.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D.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二、简答题
10.请列举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金属材料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我国北方地区的铁制品锈蚀速度比南方沿海地区较慢。为什么?
(2)镁铝合金是铝合金的一种,请指出一种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1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2)市售“自热米饭”的自热原理是:让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三、推断题
13.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有Fe、Cu、Au、Ag、Ni(镍)等金属,如下是某工厂从该手机电路板中回收部分金属的流程示意图。已知: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
(2)滤液②中金属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
(3)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来表示滤液③和铁粉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4)Cu、Ag、Ni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14.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是_______。
(2)溶液C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D可用于________。
(4)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5)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5.如图A、B、C三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B是单质,A、C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A、C是两种不同颜色的固体物质。请回答:
(1)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
(3)反应②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16.某同学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1)编号①反应的指示剂是______;编号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______。
(2)根据如图可以总结出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其中编号③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3)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假设编号④反应的盐是AgNO3,则编号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______。
四、实验题
17.某兴趣小组为探究CO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 __________ ;
(2)实验中A处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
(3)实验中B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
(4)C处燃着的酒精灯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
18.哈西化学实验小组在探究Al、Cu、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实验中,设计方案如图: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B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3)此实验说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______。
(4)实验成功后,小组同学把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一并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不溶性固体,为此小组同学继续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不溶性固体中含有哪些成分?
(猜想与假设)甲:Cu 乙:Al、Cu 丙:Al、Fe、Cu
经过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______猜想不成立,无需验证。
(进行实验)甲同学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取少量滤渣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表面产生气泡,于是认为丙的猜想成立。
(评价交流)请评价甲同学的实验设计及结论,并说明理由______。
丙同学重新取样,加入试剂______,观察到明显现象,确定丙同学的猜想确实成立。
五、计算题
19.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制备氢气,若需要制备4.4g氢气,至少需要金属锌多少克?
20.将10g黄铜(铜、锌合金)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共生成0.1g气体,则该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1.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为______ g.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B
6.B
7.D
8.C
9.B
10.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或合理开采矿物等)
11.(1)北方地区干燥,缺少水分;(2)将镁放入氯化铝溶液中看两者能否反应
12.(1)
(2)
13. 过滤 Fe2+ Ni、Cu、Ag
14.(1)四氧化三铁
(2)FeSO4
(3)制作导线
(4)置换反应
(5)
15.(1) 做炼铁的原料 Fe3O4
(2) 铁原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氢分子
(3)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化合反应
16.(1) 紫色石蕊试液 铁##Fe
(2)复分解
(3)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4)有白色沉淀生成
17.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意思正确可给分) 红色固体变黑色 Fe2O3+3CO 2Fe+3CO2 Ca(OH)2+CO2=CaCO3↓+H2O 防止污染空气(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18.(1)
(2)生成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铝、铁、铜
(4) 乙 如果反应中铝质量不足,而铁过量,那么固体中存在铁,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故甲同学的实验设计及结论不合理 硫酸亚铁(合理即可)
19.143g
20.解:设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
则该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
21.(1)0.2
(2)解:设锌的质量为x,
,
x=6.5g,
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67.5%,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