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1 22:5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想一想
什么叫“沧海桑田”
情景导入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了解典故
什么是沧海桑田的变化?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课时一
活动一:寻找沧海桑田变化的证据
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沧海,你能找到哪些证明沧海桑田变化的例子呢?
海底世界
喜马拉雅山脉
荷兰
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海藻
海螺
海鱼
该区域曾是一片海洋
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荷兰的填海造陆工程
喜马拉雅山脉
台湾海峡的海底古河道遗迹
荷兰的填海造地
地壳运动
海平面上升
填海造陆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归纳整理
造成海陆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哪种力量是主要的呢?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主要因素
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对海陆变迁的作用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并且人类活动必须顺应自然过程,遵循自然规律。
1.读甲、乙两图,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反映了地壳变动导致的海陆变迁
B.甲图反映了海平面下降导致的海陆变迁
C.乙图不能反映海陆变迁
D.乙图反映的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海陆变迁
D
2.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海陆变迁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我国东海海底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C.香港填海造陆
D.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C
海陆轮廓引争议
大地多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海陆是不断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二十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观察世界局部图,说一说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十分相似,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
你知道是谁发现这个秘密的吗?
大陆漂移说的提出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大陆漂移说的依据
轮廓线的吻合
动物分布相似
地层的相似
大陆真的在漂移吗?
寻找证据
海牛生活在热带海洋,鸵鸟不会飞,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
图说大陆漂移的过程
大西洋是由亚欧大陆、非洲大陆与美洲大陆分离而形成的。
太平洋慢慢缩小了。
看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根据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A
2.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 陆地多为三角形
B. 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 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 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