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了解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意义以及对内对、外政策;
2.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3.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及重大意义
情境导入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这里的国指的是什么呢?
中华民国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背景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2.成立
时间
地点
总统
副总统
举措
意义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
黎元洪
①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②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③推行改革
南京临时政府改革措施
政治
经济
社会生活
教育
保障人权
奖励工商,鼓励实业
提倡平等
男女同校,废小学读经
平等自由思想
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概念区分
中华民国
1912—1949年中国的国家名称,分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历史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
特指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的中央政权。(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民国元年
民国2年
民国4年
民国6年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7年
1915年
1914年
1916年
民国3年
民国5年
民国N年
公元X年
(民国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
公式:公元X年=1911+民国N年
1911+N
材料研读:南京临时政府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原因?
材料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尽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1日
材料二: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1912年1月5日
政策:妥协。
原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以叛卖维新派而获得慈禧的信任,以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而博得帝国主义的欢心,一直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所倚重的人物。
北洋军阀: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以袁为核心的北洋军主要将领组成的封建军阀集团即“北洋军阀”。
(1)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也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1.背景:
“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辛亥革命史资料选》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北洋军阀,1895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
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
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所以,这个封建军阀集团就称为“北洋
军阀”。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清政府
支持
被迫重用
军事进攻
政治欺骗
妥协退让
革命党人
立宪派和旧官僚
施压
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形势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是帝国主义的支持干涉、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以及袁世凯耍弄政治权谋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2. 经过:
(1)清帝退位
时间
皇帝
影响
1912年2月12日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宣统帝溥仪
清帝退位诏书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1967年),
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皇帝。1908年继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2)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①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②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问题思考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任大总统到南京就职等
北京兵变后街市的情景
相关史事 宣统帝退位后,南京临时政府派蔡元培、宋教仁等为迎袁专使,赴京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袁世凯不肯离开他的北京老巢,表面上表示“极愿早日南行”,暗地里却指使亲信部队在北京制造“兵变”,纵火抢劫,造成混乱。接着,保定、天津等地也
发生类似事件。帝国主义列强紧密配
合,日、英、俄、德等国以保护使馆
和侨民为借口,调兵开往北京。在这
种形势下,南京参议院只得作出让步
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孙:正式解除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袁:逼清帝退位
孙:提出辞职
推荐袁世凯继任
袁:在北京就职
袁:通电拥护共和
时间:______________
退位皇帝:________
结果:
1912年2月12日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宣统帝
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参: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发现场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现场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是寄希望于一纸法令,来束缚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的手脚。
内容
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国家性质:主权属于人民
人民权利:自由平等
政治体制:三权分立
① 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②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
辛亥革命具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2)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4)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5)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遗憾
(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1、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歌声。歌曲唱到:“亚东开发中华早,集美追欧,旧帮新造,飘扬五色旗……”歌词中的“旧帮新造”是指(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 维新变法的颁布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A
检测提升
2、1912年,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这意味着中国( )
A .封建统治的结束
B .专制统治的结束
C .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D .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C
3、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A
4、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这人是( )
A .袁世凯 B .荣禄
C .蒋介石 D .陈独秀
A
5.1912年,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这意味着中国( )
A.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专制统治的结束
C.封建统治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6.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 )A.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
B.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C.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D.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A
A
1.1912年元旦的《新祝词》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般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材料意在强调 ( )
A.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B.清帝下诏退位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北洋政府成立
C
二次达标
2.右图是胡适主编的《留美学生季报》的封面。据此判断,该期发行于 ( )
A.1911年
B.1914年
C.1924年
D.1931年
B
3.革命文人谭人凤回忆自己重游故地的情景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霹雳一声天半起,摧残腐败官僚。五族一家共和建,摒绝八夷扰攘,治复唐尧。”据此可知,他重游的“故地”是 ( )
A.武汉 B.南京
C.北京 D.东京
B
4.1912年1月14日,孙中山答复袁世凯说:“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孙中山此举的目的是 ( )
A.废除封建制度 B.加速革命进程
C.打击北洋军阀 D.阻止权臣上位
B
5.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对联中嵌入了“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该对联讽刺的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宣统帝被逼退位
C.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D.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C
6.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下列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 ( )
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 )
A.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B.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C.推进了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
D.保障了国民一律平等
C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农历等
板书设计
中华民国建立
标志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机构
参议院
内容
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性质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清帝退位
袁世凯就任就职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 张衡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