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 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 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2 00:2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2014年,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2015年11月4日,国家文物局确认丹东一号为甲午中日战争中沉没的战舰"致远舰",将进行整体打捞。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五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指的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为“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称为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时间:1894-1895年
关键词:邓世昌 黄海海战 《马关条约》
任务驱动
任务一
自主学习:找出重点知识,理清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主要战役有哪些?结果是什么?
战争结束后签订了什么条约?基本内容有哪些?并分析其危害?
结合前两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内容,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列强之间为什么会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有哪些?
美国在瓜分狂潮中提出了什么政策?基本内容是什么?反映出了什么现象?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纽约时报》评论
中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在各种因素政策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日本大陆政策史》
朝鲜
中国
日本
日本大陆政策示意图
亚州乃至全世界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蒙满;欲征服蒙满,必先征服朝鲜”——《田中奏折》
18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 山县有朋
明治天皇:
日本乃万国之本,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亿兆安抚之宸翰》
根本原因:日本蓄谋已久,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战前的中日两国
战前的中日两国
战前的中日两国
清政府国力日渐衰败,军备废弛
国际环境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
美国
日 本
支持
支持
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
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准备尚未就绪
支持
不干涉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加紧殖民和侵略(资本)
列强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
催化剂
1894年5月,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材料: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 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了一个傀儡政府。两天后,这个傀儡政府“邀请” 日军驱逐在牙山的清朝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直接原因(导火索):朝鲜东学党起义
直接原因
中午中日战争爆发过程
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及教材完成表格
主要战役 战 况 重要人物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左宝贵
平壤陷落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黄海海战
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邓世昌
辽东半岛战役
徐邦道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主要战役
黄海海战
致远舰直冲敌舰
民族英雄邓世昌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光
——光绪皇帝
军舰被鱼雷击中沉没时,邓世昌坠落海中,其随从刘忠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自己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时间:1894年9月17日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结果: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半岛战役
徐邦道
(1837-1895)
清末名将,其指挥的土城子阻击战是甲午战争爆发以来清军的一次重大胜利。1895年病逝于军营。
1894-9-中旬
1894-9-中旬
1894-7-25
1894-10
花园口
辽东半岛战役
辽东战役结果如何?日军犯下了什么罪行
主要战役
罪行:旅顺大屠杀
1894年11月21日至25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4天大屠杀,2万人被杀戮。全城只存活36人搬运尸体。
体现了日军在中国的野蛮侵略和残暴罪行
『日本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
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将被害者的尸体集中火化后埋葬,用木牌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借以欺骗世界舆论。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影响: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丁汝昌
清朝晚期将领,北洋水师提督。
1895年威海卫之战中,因令在港内待援,最后援军未至,拒绝劝降,自杀殉国。
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
主要战役
予绝不弃报国大义,
今惟一死以尽臣职。
战争之果—《马关条约》
项目 主要内容 危害
割地
赔款
增开商埠
设厂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大大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马关条约》
时间:1895年春
签订双方:清政府(李鸿章)和日本(伊藤博文)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
俄国
法国
德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俄国的盟国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
清政府
俄国
法国
策划
干涉
支持
干涉
政治: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经济:争相成为中国债主;抢夺路权、工矿利权
国别 强租海湾及地区 “势力范围”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英国 九龙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日本 福建
“迟到了,不着急,想办法。”
瓜分中国和划分“势力范围
①时间:1899年
②内容:
德国
奥地利
英国
沙俄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美国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 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③实质: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门户开放”政策
人人有份
“相互协商”
课堂总结
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
过 程
结 果
影 响
时间:
主要战役:
1894——1895
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割地、赔款通商、设厂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日本蓄谋已久,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1894朝鲜东学党起义
为什么甲午战争中国会战败?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而且在战争中,爱国官兵奋勇杀敌,各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
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
(1)客观原因:日本蓄谋已久。
(2)主观原因:清政府封建落后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
(3)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制度不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探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惨败的原因,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随堂检测
D
随堂检测
C
随堂检测
C
随堂检测
B
随堂检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