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2 07:50:48

文档简介

兴国中学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记者:《红楼梦》是一部经典小说,它被置放在一个非常高的地位,共至与民族的文化自信联系在一
起,您认为呢?
张庆善: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名字,就是一个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增强
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力有着重要作用。曾雪芹与《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骄做,在世界文学史上,《红楼
梦》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共同蟲立在世界文学的顶峰。《红楼梦》为人们
描绘出一幅广闲的社会历史画卷,讲述了一个贵族家庭的表落和贾宝玉及年轻女子们的悲刷,充分表达
了作者曹雪芹对美被毁灭的悲愤。这种对民族心灵的深刻投射,正是《红楼梦》200多年来为何一直打
动人心,让人产生心灵共鸣的根本原因,看到了这一点,你就走进了《红楼梦》的艺术世界。
记者:今天的年轻人,应从什么价值角度来读《红楼梦》?
张庆善:我认为欣赏、审美、感悟,是年轻人阅读《红楼梦》的主要追求。首先要把《红楼梦》当
成一部文学作品阅读,而不要总是去猎奇、猜测是不是映射当时的政治,甚至将其当成了“清宫秋史”,
这些都是不正骑的。其次,对当代读者来讲,伟大文学经典给予你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
两点,即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阅读《红楼梦》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情世故的认识,
可以提高你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当然,也不要把《红楼梦》仅仅看作是一部爱情小说,尽管它描写
了缠绵的爱情故事。
(摘编自《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谈<红楼梦〉:一幅完备的社会历史画卷》)
材料二:
今日“文化自信”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自信的底气尽管来自多方面,但不可否认,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来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红楼梦》在推动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
价值。因此,文化自信视城下的《红楼梦》的当代传播,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如何让《红楼梦》
这部古代作品融入当代读者中,从而激活经典呢?
首先,使《红楼梦》“融进去”,为文化自信注入活力。所谓“融进去”,就是让《红楼梦》这部
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融进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融入当代社会中去,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呼吁和顶
层设计的层面。《红楼梦》是了解封建社会、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子,通过《红楼梦》的阅读和学
习,可以让读者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看清历史的沧桑与人间的正道。要将《红楼梦》融入人们的生活,
把阅读、学习、领悟《红楼梦》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追求。让读者进入传统文化的辉煌殿堂,
激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进而增强读者的文化自信。
其次,让《红搂梦》“活起来”,为文化自信厚植底蕴。所谓“活起来”,就是重拾红学经典,深
入挖掘《红楼梦》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厚植底蕴。习近平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
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造产,书写在古藉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加强对《红
楼梦》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普及,让这部经典“活起来”,通过对《红楼梦》的研究增加对其他传统文
化的了解,建立起既有中国特色又适应新时代特点的文化体系,这定将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
文化自信。审题: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
首先是审题。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成长阶段。“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
好明天”,文章的指向明确,立意应是积极乐观的。“站在青春的门口”,
表明是对
即将到来的青春的思考展望,用勤奋,合作,实干,创造等积极的态度去迎接青春,
去度过青春。补题可以填写“奋斗、勤奋、拼搏、理想”等抽象的词语,也可以填写
“合作、实干、创造、自律”等表现度过青春具体方式的词语。
其次是选材。可以通过一景、一物、一事、一人来触发对青春的展望。如在百无聊赖
的暑假,每天浑浑噩噩的,没有目标,很是迷茫。在一次刷小视频时,看到一个讲
座,讲述的是如何做好青春期的人生规划。先要定下一个长远目标,再制定好阶段性
目标。每天一个KPI,不实现就不放过自己。豁然开朗,立刻按照讲座实施,坚持两个
月后,进步很大,重拾信心,就此明白要以目标绘青春。可以用大量的典型事例论证
关于青春的看法,如疫情中的“90”后、“00”后,北斗团队,奥运会上的苏炳添、
女排,冬奥会上的苏翊鸣等。
最后是写法。本文应用第一人称来写。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最适合写散
文。写作时可以运用情景交融、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等写作手法。注意写作时,不要
泛泛而谈,感情要真挚,议论要有理有据。
立意:
1.
我用挑战绘青春。2.我用担当绘青春。3.我用梦想绘青春。
1.C2.03.C6.B7.C
10.B
11.A
12.D
15.C19.D
20.C
4.
①了解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历史底蕴;
具备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帮助我们加深对社会
对人生,对人情世故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
和人文素养;③反映民族心灵和民族精神,增强民
族凝聚力、自信力。(1点2分,
答对任意2点满分。)
5.①端正阅读态度和方法,我们应该以欣赏、审美、感
悟的眼光去阅读并领悟《红楼梦》的文学价值;
②我们应在生活中阅读、学习、领悟《红楼梦》,:
并将之
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追求,激发对以《红楼梦》
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③我们应通过阅读《红楼梦》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传
统文化,并向身边的同学、亲友普及介绍《红楼梦》,让
《红楼梦》“活起来”
④我们要充分发挥好《红楼梦》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传播
作用,借助《红楼梦》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为
文化自信增添底气。1点2分,答对任意2点满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