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40分)
1.明万历十年(1582),天主教由耶稣会传教士再度传人,以利玛
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带来了大批西方科学技术与知识文化,推动了中国的天文、历法、水利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文化向西方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利玛窦信奉的宗教是 ( )
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查理大帝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下列史实与他无关的是( )
A.建立法兰克王国 B.命令教区人民缴纳“十一税”
C.鼓励发展基督教 D.罗马教皇为他举行加冕仪式
3.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 )
A.日耳曼民族大量入侵
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D.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
4.对下面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5.下面是世界某一著名宗教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兴起的地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B.它认为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C.它号召信仰唯一的神“真主”
D.它兴起于一个马棚里,传说在那里诞生了救世主
6.“农奴的房舍、可耕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都归领主所有,
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以使用它们。”文中的情景出现于 ( )
A.古代希腊 B.中国夏商时期
C.古代印度 D.中世纪的西欧
7.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下列哪些事项可以
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 )
①佃户之间关于土地问题的纠纷②佃户之间关于婚姻的纠纷③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 ④佃户之间关于借贷的纠纷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 )
A.西欧庄园 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C.租地农场 D.封君与封臣
9.-份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还应缴纳两只母羊两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这表明 ( )
A.节日里领主才收取地租
B.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
C.农奴没有任何人身自由
D.领主与农奴矛盾尖锐
10. 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市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这反映出当时 ( )
A.市民浮躁落后的社会心态
B.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世俗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11. 12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了“市政官”。1200年前后的几年中,马赛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利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国”。这些新事物动摇了旧的封建结构,还奠定了新的制度形式——市政体制。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欧城市的哪一现象 ( )
A.城市自治 B.殖民扩张
C.君权神授 D.三角贸易
12.查理·马特改革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的金字塔形的政治制度。国王是最高的领主,以下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最后是骑士。在这种体系下,各级领主依次从属,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上述材料反映的西欧政治制度是 ( )
A.雅典民主制 B.封建等级制
C.君主立宪制 D.民主共和制
13. 11世纪初,意大利南部创立了萨勒诺大学,1088年,又在意大利的北部创立了博洛尼亚大学,这是西欧最早的两所大学。意大利出现早期大学的根本原因是 ( )
A.教会势力的减弱 B.传统教育的崛起
C.地理位置的优越 D.城市经济的复兴
14.西欧中世纪大学里的学生和老师大多是外来人口,几乎不享有城镇的任何政治和民事权利,他们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材料强调了“同乡会”或行会 ( )
A.维护学生和老师的权益
B.联络同乡之间的友谊
C.开展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D.完全脱离教会的控制
15.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的西欧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
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
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社会集团”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B.“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农民阶级
C.西欧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所有的城市都发动了争取自治的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16.拜占庭帝国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采取的措施包括 ( )
①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②请求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③把行省改为军区④制定《罗马民法大全》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阿拉伯帝国
18.“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是某帝国的历
史命运给予我们的启示。该帝国是 ( )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9.《罗马民法大全》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
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它包括 ( )
①《查士丁尼法典》②《法学汇纂》③《法理概要》④《新法典》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
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 ( )
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C.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D.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
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在古代史上,西欧曾两次处于统一的格局之下,一次是由罗马共和国扩张发展而来的罗马帝国时期,另一次是由法兰克王国发展而来的查理曼帝国时期。
材料二 总有一天,到那时…终有一日,法兰西,和你们俄罗斯,和你们意大利,和你们英格兰,和你们德意志,和你们所有,在欧罗巴大陆上的民族,无需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如同今日法国各省份诺曼底、勃艮第、洛林、阿尔萨斯都融入了法兰西,你们也将届时建立起欧洲兄弟间的友情。
——维克多·雨果
(1)指出材料一中的“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的建立者分别是谁?
(2)罗马帝国分裂于何时?分裂为哪两个国家?查理曼帝国分裂于哪一年?形成了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3)此后西欧长期分裂、相互争夺、动荡不安。针对这种局面,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在材料二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22.欧洲在近代成为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产生了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近代文明,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然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和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材料三
图(b) 教皇为国王加冕
材料四 从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作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3)根据材料四,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港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城市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1)西欧新兴工商业城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请列举出当时意大利、法兰西和英格兰新兴的著名工商业城市各一例。
(3)西欧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反封建斗争最典型的是哪一座城市?
(4)西欧城市兴起和工商业的繁荣,给西欧历史发展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千年帝国的辉煌】
材料一 拜占庭帝国建立后,国家实力迅速壮大。在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成为了欧洲唯一拥有先进文明的地方。公元7世纪国力达到顶峰,与唐帝国、阿拉伯帝国并称为当时“世界三大帝国”,综合国力也位居世界前列。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进入“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文武兼备的帝王】
材料二 查士丁尼雄心勃勃,力图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辉煌。他东征西伐,从蛮族手中一度夺回了不少失地,包括北非、亚平宁半岛、西班牙部分地区。材料三 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成为臣民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单归纳查士丁尼的主要功绩。
【千年帝国的衰亡】
(3)拜占庭帝国最终被哪个国家所灭?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5.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 -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所反映内容的比较)(10分)
参考答案
B 2.A 3.C 4.C 5.D 6.D
A 8.A 9.B 10.D 11.A 12.B
13.D 14.A 15.A 16.A 17.C 18.C 19.D
20.C
21.(1)屋大维;克洛维;查理。
(2)4世纪末。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843年。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
(3)希望欧洲团结、联合、统一。
22.(1)①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②贵族内部没有严格的上下级的制约关系。③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2)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封建等级制度逐渐形成。
(3)①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②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③孕育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
23.(1)原因:西欧生产力提高,手工业发展。
(2)意大利:威尼斯(或米兰);法兰西:巴黎;英格兰:伦敦。
(3)目的:获得城市自治权。琅城。
(4)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24.(1)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因此,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拜占庭帝国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处,既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又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
(2)通过征讨收复了罗马帝国的部分领土;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建了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阿拉伯人等外部军事力量的进攻;西欧十字军东征的打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不断进攻等。
25.【范文】 中西方的分封制
周王根据血缘和功劳,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再分封。法兰克国王对土地进行分封,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封君必须保护封臣。二者都采取了分封的形式,中国的分封是诸侯服从周王;西欧的分封权利和义务交织在一起,具有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