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2课时)
学习目标
推导并联电路分流的规律.
(重难点)运用并联电路分流的规律解决电学问题.
知识链接: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课前预习
在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值对应于_____导体在_____时刻所具有。
同一
同一
公式:
变形式: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导体的电阻成
正比
反比
I =
U = IR
R =
知识点 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如图,在并联电路中,支路电阻分别是R1、R2.求:
(1)R1、R2并联的总电阻R与R1、R2的关系式;
(2)通过R1的电流I1与通过R2的电流I2之比.
(用R1、R2表示)
课堂导学
解:根据欧姆定律:I1= ,I2= ,I= ,
由于I=I1+I2,因此= + .
又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可得:= ,I1∶I2= = .
【思路点拨】(1)对于n个电阻R0并联,同理可以得到:R= .
(2)利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来解释:把几个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 ,总电阻也叫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3)并联电路分流的规律:= ;该式子表明,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 比.
反
小
横截面积
【例1】现有R1=1 000 Ω,R2=1 Ω的电阻,将它们并联起来使用时并联总电阻R的阻值范围( )
A.大于1 000 Ω B.在1 Ω与1 000 Ω之间
C.小于1 Ω D.无法确定
C
【变式训练1】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6 Ω和9 Ω的电阻,
将它们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
,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如果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 ,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
1∶1
3∶2
2∶3
1∶1
【变式训练2】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 Ω;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 V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约为 A,流过元件乙的电流约为 A,电路中的并联总电阻为 Ω;
将元件甲、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4 V
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
是 A,电路中的串联总电阻约
为 Ω.
13.3
0.3
3.125
0.3
0.5
5
【例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 V且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 Ω.
(1)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A的示数是多少
(2)当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求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要使得电路中的电流表的读数最小,则开关
S1、S2、S3应分别处于何种状态 当电流表的读数最小时,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解:(1)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电路中的电流为I==0.3 A,即电流表A的示数为0.3 A;
(2)当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不变,为0.3 A.通过R2的电流为I2=I-I1=0.4 A-0.3 A=0.1 A,由I==30 Ω;
(3)根据I=
=0.075 A,R1两端的电压是U1=I'R1=0.075 A×10 Ω=0.75 V.
答:(1)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A的示数是0.3 A;
(2)当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30 Ω;
(3)要使得电路中的电流表的读数最小,则开关S2应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和S3,当电流表的读数最小时,R1两端的电压是0.75 V.
【变式训练3】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6 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6 Ω,定值电阻R2=4 Ω,则:
(1)只闭合S1,通过R1的电流是多大
(2)只闭合S2,R2两端的电压是多大
(3)从只闭合S2和S3的状态到只闭合S1和S3
的状态,干路中的电流变化了多少
解:(1)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只有电阻R1接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可得,通过R1的电流为I1==1 A;
(2)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2,两电阻串联,R1、R2串联的总电阻为R=R1+R2=6 Ω+4 Ω=10 Ω,电路中的电流I2==0.6 A,
R2两端的电压U2=I2R2=0.6 A×4 Ω=2.4 V;
(3)只闭合S2和S3,R1被短路,此时:干路中的电流为I3==1.5 A,
只闭合S1和S3,R1、R2并联,并联总电阻:R'==2.4 Ω,
此时,干路电流I4==2.5 A,干路中电流变化量
ΔI=I4-I3=2.5 A-1.5 A=1 A.
答:(1)只闭合S1,通过R1的电流是1 A;(2)只闭合S2,R2两端的电压是2.4 V;
(3)从只闭合S2和S3的状态到只闭合S1和S3的状态,干路中的电流变化了1 A.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是什么?
(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_________;
(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________。
之和
相等
I1
I2
R1
R2
I
U
U
S
I = I1+I2+...+In
U = U1 = U2 = ... = Un
知识点二 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电阻规律呢?
I1
I2
R1
R2
I
U
U
S
R
I
U
S
电阻R是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等效电阻)
根据 得: 、
并联电路: I = I 1+ I 2= + =U(+ )
I =
I 1 =
I 2 =
I =
U(+ =
= +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有什么特点?
特点是: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小。
若有两个电阻R1、R2并联,则总电阻等于多少?
R总=
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并联,总电阻 R总=R/n
(总电阻变小)
······
R
R
R
R
n个
= + =
= +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有什么比例关系?
总结:并联分流,电流之比为电阻的反比
I1
I2
R1
R2
I
U
U
S
根据 =I 得:
=
=II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分流作用
A.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
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 A
B.在导体甲的两端加上3 V的电压时,
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为0.6 A
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 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0.7 A
1.小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随堂检测
2.电阻甲和乙的阻值分别为20 Ω、40 Ω,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则甲、乙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通过甲、乙的电流之
比为 .
2∶1
1∶2
3.如图所示,甲为电路的连接情况,R1=20 Ω,R2为滑动变阻器,乙为R3的I-U图象,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1闭合,S2断开时,若滑片P在a端,则电流表示数为0.6 A;若滑片P在b端,则电压表示数为8 V.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3)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在
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
解:(1)当S1闭合,S2断开时,滑片P在a端,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源电压:
U=IaR1=0.6 A×20 Ω=12 V;
(2)当S1闭合,S2断开时,滑片P在b端,R2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R1两端的电压:
U1=U-U2=12 V-8 V=4 V,
Ib==40 Ω;
(3)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在a端时,R1与R3并联,由图乙可知,当R3两端的电压U3=6 V时,通过的电流I3=0.3 A,R3==0.6 A
I=I1+I'3=0.6 A+0.6 A=1.2 A.
答:(1)电源电压为12 V;(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40 Ω;(3)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 A.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
串、并联电阻
串联电路总电阻:R=R1+R2
并联电路总电阻:
串联分压规律
电阻两端电压之比等于电阻阻值之比
U1:U2=R1:R2
并联分流规律
通过各支路电流跟支路电阻成反比
I1:I2=R2:R1
= +
A.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
B.R串>R并>R1>R2
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
D.R串>R1>R并>R2
【重难易错】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象如图所示.如果R1、R2串联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易错辨析
错因分析:没有弄清串并联电阻的大小关系及图象中横纵坐标的物理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