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10.4电容器的电容
新知导入
如何“储存”电?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任务一、认识平行板电容器
1.平行板电容器:在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电介质,就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叫作平行板电容器。
绝缘介质
空气也是绝缘介质
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都能构成电容器
极板
新知讲解
h=1cm
h=2cm
V=1Sdm3
V=2Sdm3
与成正比
是定值:水桶截面积
任务二、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新知讲解
电容器带电与水桶盛水类比:
h=1cm
V=1Sdm3
V=4Sdm3
水桶越大,容纳水的本领越强
与无关
h=1cm
任务二、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新知讲解
容纳储存水
容纳储存电荷
电荷量Q
水量V
电势差U
水位差h
横截面S
电容C
+ + + + + + + + +
- - - - - - - - -
电容器
水容器
任务二、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定义: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用C表示;
2.定义式:
电容C与电荷量Q成正比与电压U成反比吗?
在数值上等于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V所需要增加的电荷量。
新知讲解
任务二、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4.物理意义: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电容越大,表明在相同电势差情况下,电容器所带的电荷越多。
3.单位:法拉(F)
1F=1C/ V 1F=106μF=1012pF
新知讲解
任务二、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微法
皮法
新知讲解
任务三、平行板电容器的充放电
1、充电现象: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充电。
新知讲解
2、放电现象:已经充电的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的中和过程,叫放电。
新知讲解
一个电容器放电的I-t图像
Q=I1t1
I
t
I-t图像“面积”表示电荷量
I
t
I1
t1
(1)、电容器的击穿电压
3、电容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电容器的额定电压
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损坏,这个极限电压称为击穿电压。
电容器正常工作时两极板上的最大电压。
电容器外壳上标的就是额定电压,它比击穿电压要低。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有机玻璃板
+
+
+
+
+
+
-
-
-
-
--
改变d
改变S
改变
电介质
多媒体实验室
说明: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来测量导体间的电势差,从指针的偏转角度就可以知道两个导体间的电势差的大小。
任务四、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影响因素
新知讲解
保持电量Q不变时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板间距离d;
正对面积S;
介电常数 r;
r=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2
r=1
反比于
正比于
正比于
新知讲解
d增加
C减小
Q=CU
Q减小
E=U/d
E减小
S减小
U不变
C减小
Q=CU
Q减小
E不变
E=U/d
电容器始终与电源连接,U保持不变。
任务五、平行板电容器动态分析
新知讲解
C减小
U=Q/C
U增加
E不变
C减小
U=Q/C
U增加
E增加
电容器始终与电源断开,Q保持不变。
d增加
S减小
Q不变
新知讲解
动态分析:电势变化
A
B
+
-
如图,在电容器断开电源状态下,Q不变,改变两极板间距,E不变。
P
d
若负极板B接地( B=0),则两板间电势处处为正。
移动正极板A,P点与零电势点距离(d)不变,由U=Ed知,P点电势不变。
B板上移,P点与零电势点距离(d)减小,P点电势减小,同理B板下移,P点电势增大。
新知讲解
d
动态分析:电势变化
A
B
+
-
若正极板A接地( A=0),则两板间电势处处为负
移动负极板B,P点与零电势点距离(d)不变,由U=-Ed知,P点电势不变。
A板下移,P点与零电势点距离(d)减小,P点电势增大(因均为负值)。同理A板上移,P点电势减小。
P
如图,在电容器断开电源状态下,Q不变,改变两极板间距,E不变。
新知讲解
动态分析:电势变化
A
B
+
-
如图,在电容器连接电源状态下,U不变
P
d
若负极板B接地( B=0),则两板间电势处处为正。P点电势 P=Ed。
正极板A上移,E减小,P点与负极板距离(d)不变,由 P=Ed知,P点电势减小。
正极板A下移,E增大,P点与负极板距离(d)不变,由 P=Ed知,P点电势增大。
新知讲解
动态分析:电势变化
A
B
+
-
如图,在电容器连接电源状态下,U不变
P
若负极板B接地( B=0),则两板间电势处处为正。P点电势 P=U-U2。
负极板B上移,E增大,P点与正极板距离(d)不变,由U2=Ed知U2增大,P点电势减小。
负极板B下移,E减小,P点与正极板距离(d)不变,由U2=Ed知U2减小,P点电势增大。
d
U2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例题】有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电势差为3 V,现使它的电荷量减少3×10-4 C,于是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降为原来的,则此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大?电容器原来带的电荷量是多少?若将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全部放掉,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大?
课堂练习
【练习】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放电过程中发现,开始放电前电容器两级板间的电势差为8.0V,当电容器带的电荷量减少 C时,两级板间的电势差减小为6.0V,则实验所使用的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 )
A.
B.
C.
D.实验前后电容发生变化,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C
课堂练习
【练习】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源对电容器充电。充电结束后,断开开关,用绝缘手柄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过程中,有从A到B的电流通过电阻
B.充电过程中,有从B到A的电流通过电阻
C.断开开关后,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
D.断开开关后,电容器放电,极板上不再带电
【正确答案】B
课堂练习
【练习】据报道,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案例高达55万,而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抢救方式是尽早通过AED自动除颤机给予及时治疗。某型号AED模拟治疗仪器的电容器电容是15μF,充电至9kV电压,如果电容器在2ms时间内完成放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放电过程的平均电流强度为67.5A
B.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9kV
C.电容器充电后的电量为135C
D.电容器充满电的电容是15μF,当放电完成后,电容为0
【正确答案】A
【练习】如图所示,四个图像描述了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电容器电量Q、电压U和电容C三者的关系。正确的图像有( )
A
B
C
D
【正确答案】CD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练习】某电容器上标有“20μF 100V”,则( )
A.该电容器加的电压可以长时间高于100V
B.该电容器加上50V电压时,其电容为10μF
C.该电容器加上100V电压时,其所带电荷量为2×10﹣3C
D.该电容器最大电容为20μF,当其带电荷量较少时,电容小于20μF
【正确答案】C
新知讲解
【练习】(动态变化)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保持d不变,增大S,则θ变大
B.若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C.若保持S、d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薄玻璃板,则θ变大
D.该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新知讲解
【练习】两个较大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分别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正、负极上,这时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油滴恰好静止在两板之间,如图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B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该过程中( )
A.油滴将向上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
B.油滴将向下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
C.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
D.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
新知讲解
【练习】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正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U表示电容器的电压,Ep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
A.U变小,E不变 B.E变大,Ep变大
C.U变小,Ep不变 D.U不变,Ep不变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