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2 07:3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 的 组 成
目录
01
课程要求
03
知识点精讲
04
课堂检测
02
课前预习
1.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认识到氢气是一种环保燃料。
2.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
3.了解电解水实验,并通过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
课程要求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课前预习
氧化铁
高锰酸钾
五氧化二磷

氢气
氧气
氧化钙

Fe2O3
KMnO4
P2O5
H2O
H2
O2
CaO
Fe
知识点精讲
知识点1
氢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____________溶于水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_法收集),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
【提示】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排水

向下排空气
2. 化学性质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用途
产生________火焰,烧杯内壁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气的燃烧产物为水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 ________) 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注意事项 混有一定量空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 此点燃氢气之前必须________。检验氢气纯度 的方法如右图所示: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 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如果听到 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 就说明氢气较纯
淡蓝色
有水珠(或有白雾)
点燃

验纯
课堂练习
1. 氢气是目前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下列有关其性质及实验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D.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则表明氢气较纯
D
思路点拨 知道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且会区分。知道不纯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知识点2
水的电解
3. 完成课本P80“探究水的组成”,并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两个电极均_________________,正极与负极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_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切断装置中的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的尖嘴口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1∶2
木条燃烧得更旺
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氧气
氢气
水 氢气+氧气
通电
4.观察课本P81“图4-26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电解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没有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______个氧原子构成的。
【归纳】①水是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②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________而原子____________。
水分子
氧原子和氢原子
2
1
氢、氧
可分
不可分
课堂练习
2. 水是生命之源。如图4-3-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
B.正极所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氢气
C.b中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
D.实验过程中漏斗内液面高度不变
A
3. 电解水实验如图4-3-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氢气
B.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约为1∶2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D
思路点拨 要掌握好实验中的现象、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气体的验证方法及实验结论。记住“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不能混淆质量比和体积比。注意:实验中使用的是直流电源,向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加导电性。
知识点3
物质的分类
5. 单质:由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铁(Fe)和碳(C)等。
6. 化合物:由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和高锰酸钾(KMnO4)等。
7. 氧化物:由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________元素的叫做氧化物,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和氧化钙(CaO)等。

不同


8.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关系: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故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纯净物混合而成的。
课堂练习
4.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氨气、空气
B.稀有气体、干冰、液氧
C.水银、冰水混合物、石灰水
D.水蒸气、蒸馏水、石灰水
C
5. 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关于该物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纯净物 B. 一定是单质
C. 一定是混合物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D
思路点拨 熟记各物质类别的定义。注意: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有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O2)和臭氧(O3)混合在一起,虽然只含有氧元素,但却是混合物。电性。
课堂检测
1. 下列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密度比空气小 B. 能燃烧
C. 难溶于水 D. 无色、无臭的气体
2. 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C.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
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B
C
3.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H2O B. O2 C. Na2SO4 D. H2CO3
4. 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D
5.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 二氧化碳、可乐 B. 氢气、净化后的空气
C. 珠江水、氧气 D. 液氧、冰水混合物
C
6. (实验情境)根据图4-3-3所示的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宏观现象: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
比约为____________,检验b中气体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观分析:该反应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
____________。
(3)结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1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分子
氢、氧两种元素
(4)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
(5)科学家们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电解时,水中需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a、b两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分解
增强水的导电性
在相同条件下,氧气较氢气稍易溶于水
H2O H2 +O2
通电
【实践活动·跨学科融合】
7. 如图4-3-4所示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关系图(横坐标表示通入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的气体的体积,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气体恰好完全反应
B. 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氧气
C. 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氢气
D. 反应中消耗氢气2 mL
D
8.(生活场景)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1)已知某水循环反应的示意图如图4-3-5甲所示。
①写出示意图中水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水循环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多选);
A. 分子的种类不变 B. 原子的种类不变
C. 元素的种类不变 D. 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③该循环反应实现了能量转化:光能→化学能→____________。
BC
电能
水 氢气+氧气

催化剂
(2)为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我市校园安装有直饮水设备。图4-3-5乙为校园直饮水工艺流程图。
①“砂罐”通过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原水中的泥沙、铁锈等杂质;
②图中可以与“臭氧”一样起到杀菌作用的设备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 砂罐 B. 碳罐 C. 紫外线灯 D. 精密过滤器
③从饮水机中流出的水是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④检验直饮水是否为硬水,可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过滤
C
混合物
肥皂水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