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九上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后练习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九上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后练习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2 09: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九上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九上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金属钛(Ti)是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Ti可以用TiO2与Si共熔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SiO2+Ti.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A.TiO2 B.Si C.SiO2 D.Ti
2、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仪器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B.所制气体的性质
C.所制气体的颜色 D.反应的条件
3、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④组合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中的小试管在实验过程中起液封的作用
C.装置③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速率
D.装置⑤用于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处验满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操作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制气体
C.收集气体 D.验满
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祸首”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6、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2C+O22CO C+O2CO2 2CO+O22CO2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7、下列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A.冰与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 C.干冰与冰 D.干冰与
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9、在WO3+3H2═W+3H2O的反应中,还原剂是(  )
A.WO3 B.H2 C.W D.H2O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不用稀硫酸,原因是( )
  A.反应速度太快 B.不产生
  C.产生硫酸钙阻碍反应进行 D.从经济角度考虑
12、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13、现在中考实行网上阅卷,考生答题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木炭    B.石墨    C.焦炭    D.铅
1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氮气和氧气
C.用眼睛观察木炭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
D.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15、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人工降雨 B.用C还原制CO
  C.作致冷剂 D.灭火
16、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乙瓶中盛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变为红色 B.变为蓝色 C.变为白色 D.不变色
二、填空题。
17、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了生产人造金刚石的工厂,所用的原料是石墨,这个转化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请同学们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写出金刚石的一个用途:   .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   不同.
(3)用石墨来制金刚石,所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和碳酸钠.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___________ 和 _______,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①密度的大小,密度比空气大的,用__________ 法,密度比空气小的,用 ____________ 法;
②在水中的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难(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用 ___________法。
19、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进行CO2性质验证实验时,观察到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
   (用文字表述),C装置中   。D装置中充有某气体的超薄气球由烧杯底部往上升,最后悬于烧杯中。D装置中气球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H2 B.O2 C.NH3 D.SO2
20、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 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下列收集 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 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试根据组成或结构的不同,分析下列各组中物质(或粒子)性质不同的原因。
(1)金刚石和石墨:   ;
(2)钠原子和氯原子:   。
22、实验室制取CO2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收集。
23、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标出反应类型。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1)如图1,收集两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向甲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乙瓶中加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①甲瓶中出现的现象有________.
②由乙瓶中出现的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
(2)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资料:①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体积二氧化碳.
②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将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如图2,丙、丁中分别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向装置中缓慢通入约二氧化碳,丙、丁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

四、计算类综合题。
25、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测定一种大理石样品中杂质的含量。他们称取25.0g大理石样品,放入一个盛有100g一定浓度的稀盐酸(足量)的烧杯中,并且隔一定时间使用精确的电子天平称出烧杯中物质的质量,记录如下表:
时间 t1 t2 t3 t4 t5
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122.8 120.6 118.4 116.2 116.2
(1)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测定过程中产生的CO2是多少
(3)大理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九上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九上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金属钛(Ti)是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Ti可以用TiO2与Si共熔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SiO2+Ti.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A.TiO2 B.Si C.SiO2 D.Ti
【答案】B
2、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仪器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B.所制气体的性质
C.所制气体的颜色 D.反应的条件
【答案】C 
3、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④组合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中的小试管在实验过程中起液封的作用
C.装置③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速率
D.装置⑤用于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处验满
【答案】B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操作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制气体
C.收集气体 D.验满
【答案】A
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祸首”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答案】B
6、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2C+O22CO C+O2CO2 2CO+O22CO2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答案】D
7、下列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A.冰与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 C.干冰与冰 D.干冰与
【答案】D
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D 
9、在WO3+3H2═W+3H2O的反应中,还原剂是(  )
A.WO3 B.H2 C.W D.H2O
【答案】B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答案】C
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不用稀硫酸,原因是( )
  A.反应速度太快 B.不产生
  C.产生硫酸钙阻碍反应进行 D.从经济角度考虑
【答案】C
12、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答案】D 
13、现在中考实行网上阅卷,考生答题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木炭    B.石墨    C.焦炭    D.铅
【答案】B
1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氮气和氧气
C.用眼睛观察木炭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
D.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答案】C
15、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人工降雨 B.用C还原制CO
  C.作致冷剂 D.灭火
【答案】D
16、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乙瓶中盛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变为红色 B.变为蓝色 C.变为白色 D.不变色
【答案】A
二、填空题。
17、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了生产人造金刚石的工厂,所用的原料是石墨,这个转化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请同学们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写出金刚石的一个用途:   .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   不同.
(3)用石墨来制金刚石,所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和碳酸钠.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故填:切割大理石; (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3)化学; (4)3CO2+4Na2Na2CO3+C
18、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___________ 和 _______,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①密度的大小,密度比空气大的,用__________ 法,密度比空气小的,用 ____________ 法;
②在水中的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难(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用 ___________法。
【答案】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向上排空气
向下排空气 排水
19、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进行CO2性质验证实验时,观察到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
   (用文字表述),C装置中   。D装置中充有某气体的超薄气球由烧杯底部往上升,最后悬于烧杯中。D装置中气球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H2 B.O2 C.NH3 D.SO2
【答案】(1) 试管  (2) CaCO3+2HClCaCl2+H2O+CO2↑ 
(3) 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 
20、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 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下列收集 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 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A 
CaCO3+2HCl===CaCl2+H2O+CO2↑
(3)b (4)CO2倾倒过快,先使高处蜡烛火焰附近O2浓度减小
21、试根据组成或结构的不同,分析下列各组中物质(或粒子)性质不同的原因。
(1)金刚石和石墨:   ;
(2)钠原子和氯原子:   。
【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核内质子数不同
22、实验室制取CO2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收集。
【答案】向上排空气
23、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标出反应类型。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点燃CO2 (化合反应)
(2)H2O2 H2O+O2 (分解反应)
(3)KMnO4 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4)Fe+O2Fe3O4 (化合反应)
三、实验题。
2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1)如图1,收集两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向甲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乙瓶中加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①甲瓶中出现的现象有________.
②由乙瓶中出现的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
(2)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资料:①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体积二氧化碳.
②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将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如图2,丙、丁中分别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向装置中缓慢通入约二氧化碳,丙、丁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
【答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变瘪,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实验中通入的气体体积远大于丙中溶液的体积,而丁中的溶液又无明显变化
四、计算类综合题。
25、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测定一种大理石样品中杂质的含量。他们称取25.0g大理石样品,放入一个盛有100g一定浓度的稀盐酸(足量)的烧杯中,并且隔一定时间使用精确的电子天平称出烧杯中物质的质量,记录如下表:
时间 t1 t2 t3 t4 t5
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122.8 120.6 118.4 116.2 116.2
(1)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测定过程中产生的CO2是多少
(3)大理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48%; (2)8.8g;
(3)解: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所以大理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