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科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 第三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临海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分别用背、抱、平拉、滚拉的方式运水(塑料桶中间带有转轴,桶中装满水),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相同路程,他对水做功最多的是( )
A. B.
C. D.
2.(2021九上·舟山月考)如图,AB、AC、AD为三个光滑斜面,其中AD为曲面,小球M从A点分别沿三个面自由滑下,撞击放在B、C、D三点完全相同的物块上,物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同一水平面上移动相同距离停下,则( )
A.物块克服阻力做功一样多 B.小球M对B点的动能最大
C.物块克服阻力做功C点最大 D.小球M对D点的动能最小
3.(2021九上·海曙期中)李阳同学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为6N的足球,球离开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2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李阳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
A.2000J B.600J C.120J D.0J
4.(2021九上·舟山期末)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向上运动t1、t2时间(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的s-t图线①、②分别表示这两次运动情况。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W1=W2 B.F1=F2 W1>W2
C.F1>F2 W1>W2 D.F1
5.(2021九上·义乌期中)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A点从静止开始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6.(2021九上·绍兴期中)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 m、2m 的两个物体在大小都为 F 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F 做的功小于乙图中 F 做的功
B.甲图中 F 做的功等于乙图中 F 做的功
C.甲图中 F 做的功大于乙图中 F 做的功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7.(2021九上·淳安期中)以下估测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 B.某同学跳绳时功率约1kW
C.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D.把两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约1J
8.(2021九上·淳安期中)如图,用F=1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2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对物体做了2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
A.物体运动了2m B.物体运动了1m
C.物体受到10N的摩擦力 D.重力做的功为20J
9.(2022九上·安吉期末)如图所示为我国第一部物理学著作《远西奇器图说》所记载的一机械装置,书中对小球A、B的质量大小关系作出了正确的推测。若小球A的质量为10克,不考虑摩擦和绳重,则两小球匀速移动时,小球B的质量可能为( )
A.14克 B.12克 C.10克 D.8克
10.(2021九上·绍兴期中)如图五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F1B.F1 >F2 ,W1>W2 , P1 >P2
C.F1 D.F1P2
11.小球从某高度由静止下落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在这个过程中,物体下落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为h=gt2,能正确描述重力对该球做功大小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2.(2021九上·镇海期末)某航模兴趣小组操控的一架重 20N 的小型无人机,让其在 10s 内先匀速水平前进了 10m ,再竖直下 降了 10m,该无人机在水平前进时重力做功 J。在 10s
内,该无人机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W。
13.工人用水平推力F,推动重为200牛的物体。在4秒内,水平推力F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水平推力做的功为 焦,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瓦。
14.如图所示,某举重运动员在0.5秒内由支撑到起立将杠铃快速地举过头顶,运动员在这个过程中对杠铃 做功;运动员在起立状态保持3秒,在这3秒内运动员对杠铃 做功。(填“有”或“没有”)
15.(2021九上·舟山月考)如图所示,蚂蚁用10-3N的力拉着树叶,20s内沿拉方向前进了30cm,则蚂蚁对树叶做功为 ,此时的功率为 。
16.(2021九上·绍兴期中)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 A 点自由下落, 相继经过B、C 两点,已知 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 AB 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 P1;在 BC 段重力做功 W2,做功功率P2,则 W1 W2,P1 P2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在下落过程中,若重力突然消失, 则物体将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17.(2021九上·诸暨期中)九年级的同学即将面临体育中考。下面是体重为50千克的小徐在备考中的一些场景。(g取10N/kg)
(1)小徐跳绳跳起高度约为5厘米(人整体上升,如图甲所示),一分钟180次,一分钟内他跳绳的功率为 。
(2)在练习实心球时,小徐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弧线,如图丙。这个过程中,小徐对实心球有做功的是( )
A.用力将实心球抛出 B.实心球在空中飞行
C.实心球掉到地上 D.实心球在地上滚动
18.(2021九上·椒江期中)如图所示,斜面长度为4m,高度为1.5m,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50N,将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 J,拉力做总功 J,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N。
三、实验探究题
19.(2018九上·杭州期中)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亮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小红同学想测量小亮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1)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磅秤、皮尺,还需要 。
(2)小红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
A.测出箱子的质量m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D.测出小亮上楼所用的时间t
E.算出小亮搬运箱子的功率P
(3)用所测物理量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P= 。
20.(2020九上·镇海期末)风车是利用风力做功的装置。小科制作了一架小风车,他想粗略测定风车在一定风速下做功的功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有:天平、 和 ;
(2)实验时,逐渐增加挂在细线下的回形针数量,直到细线恰好缓慢匀速提升回形针为止。若测得回形针匀速上升的高度 h、所用的时间 t、回形针的总质量 m,则风车做功的功率 P= (表达式中的物理量均用符号表示);
(3)如果选用较 (填“粗重”或“细轻)的线做实验,则测得风车的功率值将偏小;风车做功过程中,回形针获得了动能和 能。
四、解答题
21.(2022九上·金东期末)如图所示,小金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已知小金的体重为500N,每次引体向上的距离为0.6m,完成4次引体向上所用的时间为10s。求:
(1)小金完成1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
(2)10s内小金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22.(2021九上·临海月考)为响应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号召。质量为60kg的小明同学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他所骑自行车质量为15kg,轮胎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cm2,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g取10N/kg)。求:
(1)小明和自行车的总重力;
(2)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3)若他在水平路面上5min内匀速骑行了1500m,则他骑行时的功和功率是多大。
23.(2021九上·台州期中)我市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中,体重为500N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4m,用了0.5s,轨迹如图所示。
(1)起跳后运动员还能继续前进是因为 。
(2)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为多少焦?
(3)重力的平均功率为多少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Fs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在A和B中,人对水桶的作用力竖直向上,而水桶却在水平方向上通过距离,即在竖直方向没有通过距离,因此它们对水桶都不做功。C中的滑动摩擦力肯定大于D中的滚动摩擦力,根据W=fs可知,C中做的功最多。
故选C。
2.【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1)根据W=fs判断;
(2)(3)(4)根据W=Gh比较小球的重力做的功,即确定重力势能的大小,再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比较动能的大小。
【解答】物块完全相同,则它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f相等,且三个物块移动的距离s相等,根据W=fs可知,物块客服阻力做功一样多,故A正确;
小球M的重力相同,下落的高度相同,根据W=Gh可知,重力做功相同,则小球到达三个位置时的动能相等,故B、C、D错误。
故选A。
3.【答案】D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根据功的公式W=Fs计算即可。
【解答】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虽然球运动了距离,但是李阳并没有力作用在足球上,根据W=Fs可知,李阳同学对足球做功为0J,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4.【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拉力的大小,根据W=Fs比较拉力做功的大小。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都是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因此二者为正比关系,即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都等于摩擦力,因此拉力相等。两次物体运动的距离s相等,根据W=Fs可知,两次拉力做的功也相等。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Gh比较做功的大小,根据P=Fv比较做功的功率。
【解答】(1)AB和BC的高度相等,且重力保持不变,根据W=Gh可知,做功W1=W2;
(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则速度逐渐增大,即v1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6.【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Fs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W=Fs可知,做功的大小只与物体受到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根据题目描述可知,两个物体受到的力F大小相等,且运动的距离s相等,因此对两个物体做的功相等,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对速度、功率、体重和功的认识判断。
【解答】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m/s左右,故A错误;
B.某同学跳绳时,体重大约500N,每次跳起10cm,每分钟跳100次,那么功率为:,故B错误;
C.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故C错误;
D.两个鸡蛋的重力大约1N,举高1m做的功为:W=Gh=1N×1m=1J,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2)根据功的计算式W=Fs计算;
(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
(4)根据W=Gh计算重力做的功。
【解答】根据W=Fs可知,物体运动的距离:,故A正确,B错误;
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f=F=10N,但是题目没有注明运动状态,故C错误;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物体没有在这个方向上通过距离,根据W=Gh可知,重力做功0J,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不考虑摩擦和绳子重力,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和功的原理分析解答。【解答】不考虑摩擦和绳重,定滑轮即不省力又不省距离,则绳子对A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当B下降时,B下降的高度hB等于A沿斜面上升的距离LA大于A竖直上升的高度hA,根据功的原理可知,重力对B做的功等于绳子的拉力对A做的功,也等于克服A的重力做的功,即mAghA=mBghB,因为hA<hB,所以mA>mB,因此B的质量肯定小于10g。
故选D。
10.【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斜面的表面光滑,即没有摩擦力,因此不会克服阻力做额外功,根据W总=W有+W额比较拉力做功的大小,再根据比较拉力的大小,最后根据P=Fv比较拉力的功率大小。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斜面光滑,则不会克服阻力做额外功,
根据“W总=W有+W额”可知,二者做的总功W总=W有;
根据W有=Gh可知,两次做的有用功相等;
则二者做的总功相等,即W1=W2。
根据图片可知,斜面的长度s1>s2;
根据公式可知,斜面上的拉力F1根据公式P=Fv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P1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C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关系式分析下落高度和时间的数量关系,并确定图像的形状即可。
【解答】根据关系式h=gt2可知,物体下落的高度和时间的关系相当于数学上的二次函数y=ax2,它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而不是直线,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2.【答案】0;20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Gh计算出重力做功大小,再根据计算出无人机重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1)无人机在水平前进时,重力竖直向下,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根据W=Gh可知,此时重力做功0J;
(2)在10s内,无人机下降了10m,则重力做功W=Gh=20N×10m=200J;
这段时间内重力做功功率:。
13.【答案】120;30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Fs计算推力做的功,根据计算推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水平推力做的功为W=Fs=60N×2m=120J;
推力做功的功率。
14.【答案】有;没有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举重运动员在0.5s内由支撑到起立将杠铃快速地举过头顶,运动员在这个过程中对杠铃施加了力的作用,杠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运动员在这个过程中对杠铃有做功;运动员在起立状态保持3s,在这3s内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了力的作用,但杠铃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在这3s内运动员对杠铃没有做功.
15.【答案】3×10-4J;1.5×10-5W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Fs计算出拉力做的功,根据计算拉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蚂蚁对树叶做功W=Fs=10-3N×0.3m=3×10-4J;
它做功的功率:。
16.【答案】等于;小于;作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W=Gh比较做功的大小,根据P=Fv比较功率的大小;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已知AB=BC,且重力保持不变,根据W=Gh可知,物体在两个阶段做功相等,即W1=W2。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快,即v1(2)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只受到向下的重力,如果重力突然消失,那么物体将以最后消失时刻的速度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7.【答案】(1)75W
(2)A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G=mg计算出小徐的重力, 然后根据W=nGh计算出一分钟内所做的功, 最后根据公式计算跳绳的功率;
(2)做功的两个因素: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解答】(1)W=180Gh=180mgh= 180x50kgx10N/kgx0.05m=4500J
(2)球离开小徐的手之后,小徐的手对球无作用力,不再做功,则用力将实心球抛出过程中小卜徐对实心球做了功,故选A。
18.【答案】150;200;12.5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1)知道拉力的大小和斜面的长度,根据公式W=Fs可求拉力所做的总功;
(2)已知物体的重力和提升的高度,根据公式W=Gh可求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解答】W有用=Gh=100Nx1.5m-150J
W总=Fs=50Nx4m=200J
W额=W总-W有用=200J-150J=50J
19.【答案】(1)秒表
(2)B
(3)mgh/t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P=,可以求出小亮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小亮同学对箱子做的功为W=mgh;
【解答】根据P=可知,要想求出小亮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磅秤、皮尺,还需要秒表;小亮同学对箱子做的功为W=mgh,只需要测出箱子的质量m、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小亮上楼所用的时间t,进而算出小亮搬运箱子的功率P,因此,多余的步骤为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根据P=和W=mgh测出小亮同学对箱子做功的功率的表达式是P=;
故答案为:(1)秒表;(2)B;(3)。
20.【答案】(1)刻度尺;秒表
(2)
(3)粗重;重力势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风车旋转,将下面的重物吊起,克服重物的重力做功。根据W=Gh=mgh可知,要计算出风车做的功必须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上升高度;根据可知,要计算出风车做功的功率,就必须测量重物上升的时间,据此确定所需器材;
(2)根据功的计算式W=Gh=mgh和功率的计算式分析推导即可;
(3)当风车旋转时,风车对重物和细线都做功,即W总=W线+W物。如果细线的重力较大,那么对细线做的功就较大,而对重物做功变小,自然计算出的功率就变小。回形针向上运动具有动能,位置升高而具有重力势能,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刻度尺和秒表;
(2)风车克服回形针的重力做功,那么W=Gh=mgh;
风车做功的功率为:。
(3)如果选用较粗重的线做实验,则测得风车的功率值将偏小;风车做功过程中,回形针获得了动能和重力势能。
21.【答案】(1)小金完成1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W=Gh=500N×0.6m=300J;
(2)小金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W=Gh计算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
(2)根据公式计算出引体向上的功率。
22.【答案】(1)解:小明和自行车的总重力G=(m1+m2)g=(60kg+15kg)×10N/kg=750N
(2)解: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3)解:阻力为f=0.02G=0.02×750N=15N
因为匀速,所以动力等于15N,速度为
他骑行时的功率是P=Fv=15N×5m/s=75W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G=mg计算出小明和自行车的总重力;
(2)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小明和车的总重力,再根据压强公式 计算车对地面的压强;
(3)首先根据f=0.02G计算出自行车受到的阻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自行车受到的牵引力,接下来根据计算出行驶的速度,最后根据P=Fv计算骑行时的功率。
23.【答案】(1)运动员具有惯性
(2)W=Gh=500N×0.4m=200J
(3)P= =40W
【知识点】惯性;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根据W=Gh计算重力做的功;
(3)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解答】(1)起跳后运动员还能继续前进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科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 第三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临海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分别用背、抱、平拉、滚拉的方式运水(塑料桶中间带有转轴,桶中装满水),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相同路程,他对水做功最多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Fs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在A和B中,人对水桶的作用力竖直向上,而水桶却在水平方向上通过距离,即在竖直方向没有通过距离,因此它们对水桶都不做功。C中的滑动摩擦力肯定大于D中的滚动摩擦力,根据W=fs可知,C中做的功最多。
故选C。
2.(2021九上·舟山月考)如图,AB、AC、AD为三个光滑斜面,其中AD为曲面,小球M从A点分别沿三个面自由滑下,撞击放在B、C、D三点完全相同的物块上,物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同一水平面上移动相同距离停下,则( )
A.物块克服阻力做功一样多 B.小球M对B点的动能最大
C.物块克服阻力做功C点最大 D.小球M对D点的动能最小
【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1)根据W=fs判断;
(2)(3)(4)根据W=Gh比较小球的重力做的功,即确定重力势能的大小,再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比较动能的大小。
【解答】物块完全相同,则它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f相等,且三个物块移动的距离s相等,根据W=fs可知,物块客服阻力做功一样多,故A正确;
小球M的重力相同,下落的高度相同,根据W=Gh可知,重力做功相同,则小球到达三个位置时的动能相等,故B、C、D错误。
故选A。
3.(2021九上·海曙期中)李阳同学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为6N的足球,球离开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2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李阳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
A.2000J B.600J C.120J D.0J
【答案】D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根据功的公式W=Fs计算即可。
【解答】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虽然球运动了距离,但是李阳并没有力作用在足球上,根据W=Fs可知,李阳同学对足球做功为0J,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4.(2021九上·舟山期末)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向上运动t1、t2时间(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的s-t图线①、②分别表示这两次运动情况。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W1=W2 B.F1=F2 W1>W2
C.F1>F2 W1>W2 D.F1【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拉力的大小,根据W=Fs比较拉力做功的大小。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都是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因此二者为正比关系,即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都等于摩擦力,因此拉力相等。两次物体运动的距离s相等,根据W=Fs可知,两次拉力做的功也相等。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2021九上·义乌期中)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A点从静止开始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Gh比较做功的大小,根据P=Fv比较做功的功率。
【解答】(1)AB和BC的高度相等,且重力保持不变,根据W=Gh可知,做功W1=W2;
(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则速度逐渐增大,即v1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6.(2021九上·绍兴期中)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 m、2m 的两个物体在大小都为 F 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中 F 做的功小于乙图中 F 做的功
B.甲图中 F 做的功等于乙图中 F 做的功
C.甲图中 F 做的功大于乙图中 F 做的功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Fs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W=Fs可知,做功的大小只与物体受到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根据题目描述可知,两个物体受到的力F大小相等,且运动的距离s相等,因此对两个物体做的功相等,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2021九上·淳安期中)以下估测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 B.某同学跳绳时功率约1kW
C.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D.把两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约1J
【答案】D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对速度、功率、体重和功的认识判断。
【解答】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m/s左右,故A错误;
B.某同学跳绳时,体重大约500N,每次跳起10cm,每分钟跳100次,那么功率为:,故B错误;
C.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故C错误;
D.两个鸡蛋的重力大约1N,举高1m做的功为:W=Gh=1N×1m=1J,故D正确。
故选D。
8.(2021九上·淳安期中)如图,用F=1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2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对物体做了2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
A.物体运动了2m B.物体运动了1m
C.物体受到10N的摩擦力 D.重力做的功为20J
【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2)根据功的计算式W=Fs计算;
(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
(4)根据W=Gh计算重力做的功。
【解答】根据W=Fs可知,物体运动的距离:,故A正确,B错误;
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f=F=10N,但是题目没有注明运动状态,故C错误;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物体没有在这个方向上通过距离,根据W=Gh可知,重力做功0J,故D错误。
故选A。
9.(2022九上·安吉期末)如图所示为我国第一部物理学著作《远西奇器图说》所记载的一机械装置,书中对小球A、B的质量大小关系作出了正确的推测。若小球A的质量为10克,不考虑摩擦和绳重,则两小球匀速移动时,小球B的质量可能为( )
A.14克 B.12克 C.10克 D.8克
【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不考虑摩擦和绳子重力,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和功的原理分析解答。【解答】不考虑摩擦和绳重,定滑轮即不省力又不省距离,则绳子对A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当B下降时,B下降的高度hB等于A沿斜面上升的距离LA大于A竖直上升的高度hA,根据功的原理可知,重力对B做的功等于绳子的拉力对A做的功,也等于克服A的重力做的功,即mAghA=mBghB,因为hA<hB,所以mA>mB,因此B的质量肯定小于10g。
故选D。
10.(2021九上·绍兴期中)如图五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F1B.F1 >F2 ,W1>W2 , P1 >P2
C.F1 D.F1P2
【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斜面的表面光滑,即没有摩擦力,因此不会克服阻力做额外功,根据W总=W有+W额比较拉力做功的大小,再根据比较拉力的大小,最后根据P=Fv比较拉力的功率大小。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斜面光滑,则不会克服阻力做额外功,
根据“W总=W有+W额”可知,二者做的总功W总=W有;
根据W有=Gh可知,两次做的有用功相等;
则二者做的总功相等,即W1=W2。
根据图片可知,斜面的长度s1>s2;
根据公式可知,斜面上的拉力F1根据公式P=Fv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P1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1.小球从某高度由静止下落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在这个过程中,物体下落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为h=gt2,能正确描述重力对该球做功大小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关系式分析下落高度和时间的数量关系,并确定图像的形状即可。
【解答】根据关系式h=gt2可知,物体下落的高度和时间的关系相当于数学上的二次函数y=ax2,它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而不是直线,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2.(2021九上·镇海期末)某航模兴趣小组操控的一架重 20N 的小型无人机,让其在 10s 内先匀速水平前进了 10m ,再竖直下 降了 10m,该无人机在水平前进时重力做功 J。在 10s
内,该无人机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W。
【答案】0;20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Gh计算出重力做功大小,再根据计算出无人机重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1)无人机在水平前进时,重力竖直向下,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根据W=Gh可知,此时重力做功0J;
(2)在10s内,无人机下降了10m,则重力做功W=Gh=20N×10m=200J;
这段时间内重力做功功率:。
13.工人用水平推力F,推动重为200牛的物体。在4秒内,水平推力F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水平推力做的功为 焦,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瓦。
【答案】120;30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Fs计算推力做的功,根据计算推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水平推力做的功为W=Fs=60N×2m=120J;
推力做功的功率。
14.如图所示,某举重运动员在0.5秒内由支撑到起立将杠铃快速地举过头顶,运动员在这个过程中对杠铃 做功;运动员在起立状态保持3秒,在这3秒内运动员对杠铃 做功。(填“有”或“没有”)
【答案】有;没有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举重运动员在0.5s内由支撑到起立将杠铃快速地举过头顶,运动员在这个过程中对杠铃施加了力的作用,杠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运动员在这个过程中对杠铃有做功;运动员在起立状态保持3s,在这3s内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了力的作用,但杠铃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在这3s内运动员对杠铃没有做功.
15.(2021九上·舟山月考)如图所示,蚂蚁用10-3N的力拉着树叶,20s内沿拉方向前进了30cm,则蚂蚁对树叶做功为 ,此时的功率为 。
【答案】3×10-4J;1.5×10-5W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Fs计算出拉力做的功,根据计算拉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蚂蚁对树叶做功W=Fs=10-3N×0.3m=3×10-4J;
它做功的功率:。
16.(2021九上·绍兴期中)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 A 点自由下落, 相继经过B、C 两点,已知 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 AB 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 P1;在 BC 段重力做功 W2,做功功率P2,则 W1 W2,P1 P2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在下落过程中,若重力突然消失, 则物体将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答案】等于;小于;作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W=Gh比较做功的大小,根据P=Fv比较功率的大小;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已知AB=BC,且重力保持不变,根据W=Gh可知,物体在两个阶段做功相等,即W1=W2。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快,即v1(2)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只受到向下的重力,如果重力突然消失,那么物体将以最后消失时刻的速度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7.(2021九上·诸暨期中)九年级的同学即将面临体育中考。下面是体重为50千克的小徐在备考中的一些场景。(g取10N/kg)
(1)小徐跳绳跳起高度约为5厘米(人整体上升,如图甲所示),一分钟180次,一分钟内他跳绳的功率为 。
(2)在练习实心球时,小徐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弧线,如图丙。这个过程中,小徐对实心球有做功的是( )
A.用力将实心球抛出 B.实心球在空中飞行
C.实心球掉到地上 D.实心球在地上滚动
【答案】(1)75W
(2)A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G=mg计算出小徐的重力, 然后根据W=nGh计算出一分钟内所做的功, 最后根据公式计算跳绳的功率;
(2)做功的两个因素: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解答】(1)W=180Gh=180mgh= 180x50kgx10N/kgx0.05m=4500J
(2)球离开小徐的手之后,小徐的手对球无作用力,不再做功,则用力将实心球抛出过程中小卜徐对实心球做了功,故选A。
18.(2021九上·椒江期中)如图所示,斜面长度为4m,高度为1.5m,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50N,将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 J,拉力做总功 J,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N。
【答案】150;200;12.5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1)知道拉力的大小和斜面的长度,根据公式W=Fs可求拉力所做的总功;
(2)已知物体的重力和提升的高度,根据公式W=Gh可求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解答】W有用=Gh=100Nx1.5m-150J
W总=Fs=50Nx4m=200J
W额=W总-W有用=200J-150J=50J
三、实验探究题
19.(2018九上·杭州期中)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亮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小红同学想测量小亮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1)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磅秤、皮尺,还需要 。
(2)小红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
A.测出箱子的质量m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D.测出小亮上楼所用的时间t
E.算出小亮搬运箱子的功率P
(3)用所测物理量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P= 。
【答案】(1)秒表
(2)B
(3)mgh/t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P=,可以求出小亮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小亮同学对箱子做的功为W=mgh;
【解答】根据P=可知,要想求出小亮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磅秤、皮尺,还需要秒表;小亮同学对箱子做的功为W=mgh,只需要测出箱子的质量m、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小亮上楼所用的时间t,进而算出小亮搬运箱子的功率P,因此,多余的步骤为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根据P=和W=mgh测出小亮同学对箱子做功的功率的表达式是P=;
故答案为:(1)秒表;(2)B;(3)。
20.(2020九上·镇海期末)风车是利用风力做功的装置。小科制作了一架小风车,他想粗略测定风车在一定风速下做功的功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有:天平、 和 ;
(2)实验时,逐渐增加挂在细线下的回形针数量,直到细线恰好缓慢匀速提升回形针为止。若测得回形针匀速上升的高度 h、所用的时间 t、回形针的总质量 m,则风车做功的功率 P= (表达式中的物理量均用符号表示);
(3)如果选用较 (填“粗重”或“细轻)的线做实验,则测得风车的功率值将偏小;风车做功过程中,回形针获得了动能和 能。
【答案】(1)刻度尺;秒表
(2)
(3)粗重;重力势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风车旋转,将下面的重物吊起,克服重物的重力做功。根据W=Gh=mgh可知,要计算出风车做的功必须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上升高度;根据可知,要计算出风车做功的功率,就必须测量重物上升的时间,据此确定所需器材;
(2)根据功的计算式W=Gh=mgh和功率的计算式分析推导即可;
(3)当风车旋转时,风车对重物和细线都做功,即W总=W线+W物。如果细线的重力较大,那么对细线做的功就较大,而对重物做功变小,自然计算出的功率就变小。回形针向上运动具有动能,位置升高而具有重力势能,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刻度尺和秒表;
(2)风车克服回形针的重力做功,那么W=Gh=mgh;
风车做功的功率为:。
(3)如果选用较粗重的线做实验,则测得风车的功率值将偏小;风车做功过程中,回形针获得了动能和重力势能。
四、解答题
21.(2022九上·金东期末)如图所示,小金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已知小金的体重为500N,每次引体向上的距离为0.6m,完成4次引体向上所用的时间为10s。求:
(1)小金完成1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
(2)10s内小金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答案】(1)小金完成1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W=Gh=500N×0.6m=300J;
(2)小金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W=Gh计算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
(2)根据公式计算出引体向上的功率。
22.(2021九上·临海月考)为响应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号召。质量为60kg的小明同学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他所骑自行车质量为15kg,轮胎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cm2,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g取10N/kg)。求:
(1)小明和自行车的总重力;
(2)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3)若他在水平路面上5min内匀速骑行了1500m,则他骑行时的功和功率是多大。
【答案】(1)解:小明和自行车的总重力G=(m1+m2)g=(60kg+15kg)×10N/kg=750N
(2)解: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3)解:阻力为f=0.02G=0.02×750N=15N
因为匀速,所以动力等于15N,速度为
他骑行时的功率是P=Fv=15N×5m/s=75W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G=mg计算出小明和自行车的总重力;
(2)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小明和车的总重力,再根据压强公式 计算车对地面的压强;
(3)首先根据f=0.02G计算出自行车受到的阻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自行车受到的牵引力,接下来根据计算出行驶的速度,最后根据P=Fv计算骑行时的功率。
23.(2021九上·台州期中)我市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中,体重为500N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4m,用了0.5s,轨迹如图所示。
(1)起跳后运动员还能继续前进是因为 。
(2)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为多少焦?
(3)重力的平均功率为多少瓦?
【答案】(1)运动员具有惯性
(2)W=Gh=500N×0.4m=200J
(3)P= =40W
【知识点】惯性;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根据W=Gh计算重力做的功;
(3)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解答】(1)起跳后运动员还能继续前进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