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21世纪教育网
植树的牧羊人
第1课时
一个种树人的故事,被写成文字,被画成绘本,被制成动画片,一时间风靡多国。故事的魅力何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让·乔诺的文字,探寻“人”的奇迹。
学习目标
体会牧羊人慷慨无私、不求回报的精神
叁
能梳理课文内容,准确概括故事要点
贰
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壹
21世纪教育网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植树的牧羊人》,体会牧羊人以非凡的毅力植树造林,种植希望和幸福的坚强决心,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语言运用: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和精彩语段,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有效沟通,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指导学生通过摘录和勾画,自己读懂课文,复述课文;领悟并学习传神的肖像描写。
审美创造:抓各段的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21世纪教育网
了解作者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曾应征入伍,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和平信念。让 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植树的牧羊人》《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这部短篇原是让·乔诺在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专题约稿而写的。编辑被这个故事所打动,由此派人调查,结果发现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存在过名叫布菲的牧羊人,于是退回了稿子。事后,让·乔诺发表声明,说本文写的是故事,艾力泽·布菲是虚构的。1954年,小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21世纪教育网
本文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武娟译,崔维燕校译。有删改。选入课文时改为现在的题目。课文原来的题目是《种植希望与幸福的人》。这篇短篇小说原是1953年作者让·乔诺应美国《读者文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专题约稿而写的。事后让·乔诺发表声明说,写的是故事,艾力泽·布菲是虚构的。
21世纪教育网
文体知识
小说
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篇幅长短可以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字音字形
坍 塌
隙
废 墟
琢 磨
慷 慨
酬 劳
流 淌
干 涸
浇 灌
tān
xì
xū
tǎng
zuó
kāng kǎi
hé
chóu
guàn
硬 朗
戳
刨 根 问 底
山 毛 榉
光 秃 秃
薰 衣 草
帐 篷
lǎng
chuō
jǔ
páo
tū tū
xūn
péng
( )挨家挨户
( )翻卷
( ) 难挨
( )试卷
挨
卷
难
琢
( )困难
nán
( )琢磨
zuó
( )灾难
nàn
( )雕琢
zhuó
ái
āi
juǎn
juàn
多音字
戳
戮
锢
涸
chuō( )穿
杀lù( )
干hé( )
禁gù( )
拔
拨
海bá( )
bō( )动
形近字
https://book.21cnjy.com/store/155797.shtml
理解词语
1
干枯,没有水。
干涸
2
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坍塌
3
深沉而少言语。
沉默寡言
4
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
不毛之地
5
散步,闲走。
溜达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酬劳: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琢磨:思索,考虑。
慷慨:大方,不吝啬。
硬朗:(老人)身体健壮。
刨根问底:盘问事情的根源底细。
https://book.21cnjy.com/store/155797.shtml
听范文
听课文朗读,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新课讲解
1.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有什么含义?
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的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饱含赞美之情。
https://book.21cnjy.com/store/155797.shtml
2.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语言的概括。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坚持不懈、慷慨无私地为荒漠种树创造绿荫的故事。
3.本文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3.本文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议论
叙述
议论
本文的写作思路是“议论—叙述—议论”。文章主体为叙述,按照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
慷慨无私、难得的好人
1
2-12
1913年初见牧羊人
一个人住,沉默寡言,牧羊种树,一丝不苟
一片废墟,不毛之地,狂风呼啸,毫无生气
13-17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再见牧羊人
身体硬朗,改养蜜蜂;一直种树,沉默寡言
树木茂盛,鲜嫩挺拔;有了溪水
18
1920年开始屡见牧羊人
一直种树
—
19、20
1945年6月最后一次见牧羊人
已经87岁,和一万多人共同生活
微风飘着香气、泉水源源不断
21
伟大、敬佩
课后作业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https://book.21cnjy.com/store/155765.shtml
素材积累
在海拔近2400米的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的“渣子山”“石头山”上,“陆良八老”——云南省8位普通的老人,用11年时间建成7400亩林场,带领乡亲们累积承包造林13.6万亩,让大山披上了绿装,又用20年时间守护着这片繁茂的森林。30多年来,八老无怨无悔地植树造林,克服了各种困难。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壮汉如今已白发苍苍。他们种下的这片森林,既改善了环境,也
涵养了水源。调节了小气候,更是为后人创造了
巨大的财富。“陆良八老”是当代愚公,是高原
情怀、大山品质的典型代表。
杨善洲:植树造林,感动中国
杨善洲,退休后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在荒山上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多年,把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今朝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并把辛苦经营的林场的经营权无偿交给了国家。
大亮山林场的建立使周边多个自然村受益,提高了当地的粮食亩产,也使得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护。
杨善洲种的是树,体现出来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是一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他被评为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
https://book.21cnjy.com/store/155765.shtml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