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全章教案共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全章教案共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11-06 10:40:52

文档简介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授 课 时 间 设 计 人 范春炜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目 标 :观察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法,知道火线和零线。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方法。能 力 目 标 :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知识,增强安全用电意识。情 感 目标 :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知识,增强安全用电意识。
教学重点 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各部分的作用,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 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各部分的作用,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过程】: 1、提问,引入新课问:我们教室里各盏灯是怎样连接的?问:我们家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由哪些部分组成?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家庭用电。2、进行新课(1)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法出示家庭电路示教板。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每个器材的名称,当学生说到插座时,出示灯座实物和挂图,对照挂图讲解。演示:给示教板通电,并闭合、断开开关,让学生观察灯与开关的连接方法,灯与灯间的连法,插座和电灯的连法。让学生观察后回答: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2)家庭电路的几个重要部分介绍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电灯、开关、插座的作用(3)测电笔展示挂图,介绍构造、作用及使用,让学生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并在“交流与讨论”中学习知识的迁移运用。(4)电灯在“安装模拟家庭电路”中,让学生思考:①为什么熔断器只安在火线上?②开关接在了哪里?③电灯与插座是怎样连接的。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价后让学生读信息窗《灯光辉煌的世界》(5)注意用电安全①引导学生看图14—19家庭电路中常见的触电事故,归纳a.什么是触电b.安全电压 c.触事故的原因;②引导学生观察14—20电路安装要规范,图14—21一些与电有关的不安全现象;③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④触电急救3、巩固小结:找一生小结,师生补充。4、布置作业:课本课后作业1、2、3第三节 家庭用电一、家庭电路的组成 灯座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 插座供电 量度用户 控制整 电流过大 给可搬动用电消耗电能 个电路 时自动切 器供电的仪表 断电路二、测电笔1、构造2、使用方法三、安全用电1、触电及原因2、安全用电原则3、触电急救 差 异 个 性 设 计实验器材:用实物制成的如课本图示的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收录机一台,螺丝口灯座、卡口灯座、闸刀开关、三孔插头插座各一个,测电笔二只,灯座挂图二幅,安全用电知识挂图,保险丝,铜丝,铁丝,火柴,写有例题的小黑板。学生用器材:每张课桌发一只测电笔,学生自带的灯座,保险盒等。板书设计: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阻丝、滑动变阻器课 后 回 顾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授 课 时 间 设 计 人 李文婷
教 学 目 标 1、知识和技能: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过程与方法了解并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讲明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它不仅是安全用电的基础,又是安全用电的基本保障;2、讲解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在于对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1、讲解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2、阐明今后工作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形式 1 什么是触电?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2 电流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电击和电伤. 1).电击 是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破坏,使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2).电伤 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A 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伤及人体组织深层,伤口难以愈合。 电弧灼伤:发生在短路或高压电弧放电时,电弧像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烧坏,同时还会造成眼睛严重损害。 B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和被接触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觉。 C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使得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肤表层而使皮肤金属化。 注意:电击与电伤往往同时发生,同时还会引起二次事故。二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人体也是导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1 电流的大小:人体对电流反响一览表:100-200微安对人体无害反而能治病1毫安左右引起麻的感觉 感知电流不超过10毫安时人尚可摆脱电流 摆脱电流超过30毫安时感到剧痛,神经麻痹 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 安全电流达到50毫安时很短时间使人心跳停止致命电流结论: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强,触电死亡越快. 2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1)时间越长,电流所积累的能量越多,引起心室颤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2)时间越长,电流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会使人体出汗、组织电解,从而使得人体的电阻逐渐减小,流过人体的电流逐渐增大。绪论:时间越长,危害越大。3 电流的频率 人体对不同频率的电流的生理敏感性是不同的,因此不同频率的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有区别的。直流电的伤害程度较轻工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较重。4 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 电流通过人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致人死亡,但以通过心脏、中枢神经、呼吸系统最为危险。5 人体的状况 触电者的伤害程度还与其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有关。三 常见触电的原因与触电方式 1 触电的原因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2).设备不合格;3).违反操作规程;4).管理制度不严格。 2 触电方式触电的方式: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三种情况:1)、单相触电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 理想情况下,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由于触电电流不能构成回路,通过人体的电流为零,不会出现触电现象,如图1所示。图1 单相触电的理想情况实际情况下,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触电时,触电者会死的很惨。多数情况下,强大的触电电流会将人体烧焦。触电电流的形成:在三相交流电网中,每一条输电线与大地之间都存在分布电容C,电容值的大小与线路的分布情况有关,架空线路、线路分布越长,其分布电容值就越大。并且线路与大地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绝缘电阻R。这样,每根导线与大地之间可以组成一个等效阻抗Z(Z=R//jwc)。当发生单相触电,触电电流Ib构成的回路如图2所示。例如:在10KV的电网中,如果采用16mm2铜芯电缆输电,该电缆每千米对地分布的电容值大约为是0.22μF,线路总长假设为1000m,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是几千M,可以忽略不计。发生单相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Ib约为1.171A,Ib 远大于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流(10mA),使人致命。 可见,供电线路越长,供电的面积越大,单相触电的后果愈加严重。
图2 单相触电的实际情况 (2)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如图3所示,在三相四线制(380/220V)电源电路中,触电电流的路径为:从电源火线通过人体、大地、接地体、变压器中性点再回到电源火线,构成了回路。假如人体电阻按1K计算,人体承受的电压几乎是电源的相电压220V,则通过人体的电流大约220mA。这个电流远远大于致命电流,因此这种触电情况是十分危险的。 图3 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单相触电2)、两相触电指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时,电流从一相导体经人体流入另一相而发生的触电。如图4所示,此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与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无关。假如仍在三相四线制(380/220V)电源电路中,人体电阻按1K计算,则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达380mA,足以使人死亡。图4 中性点接地系统两相触电3).跨步电压电击当带电体有接地故障时,有故障电流流人大地,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即为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电击事故为跨步电压电击。范围:高压故障接地处或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在距离接地故障点8~10m以内,电位分布的变化率较大,人在此区域内行走,跨步电压高,就有电击的危险;接地故障点4m以内(因室内狭窄,地面较为干燥,离开4m之外一般不会遭到跨步电压的伤害);在室外人体不得接发生高压设备、导线接地故障时,在室内人体不得接近近故障点8m以内。如果要进入此范围内工作,为防止跨步电压电击,进入人员应穿绝缘鞋。 安全电压一般情况下,36v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但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是24v,特殊的甚至在12v以下.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学生阅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根据以自主学习为主不会的在讨论完成本内容,然后回答然后出示正确答案从而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学生读题讨论、板演然后由其他学生纠正错误 让学生学习严格的解题步骤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纠错学生猜想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精神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并且思考结论的依据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小灯泡电脑平台、小灯泡、 门铃、 电源、导线课 后 回 顾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授 课 时 间 设 计 人 李文婷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目 标 :1通过演示实验和电路分析,使学生理解家庭电路中总电流随家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2通过推导把实验结论从理论上加以验证.3通过演示保险丝被烧断的实验,加深学生对保险丝作用的理解.能 力 目 标 :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 感 目标 :建立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推导把实验结论从理论上加以验证
教学难点 通过演示保险丝被烧断的实验,加深学生对保险丝作用的理解.
教 学 过 程(一)复习提问   1.三盏灯在图9甲、乙两电路中,连接方法是否相同?  2.乙图中的保险丝和闸刀开关如何在甲图的相应位置上表示出来?(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一  1. 展现示教板(与(甲)电路图相对应).   2.在干路上串入大电流表.   3.先后闭合 、 、 开关,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提问: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提问:为什么电路中并联用电器越多,总功率越大电流就越大呢?  分析:在电路总功率过大情况下:  据并联电路: 又据: ,所以 .  所以   因为 一定,所以 增大,则 增大.演示实验二  ①(甲)电路干路上加保险丝.  ②在灯 两端并联一段导线.  ③闭合干路开关,观察电流表指针示数很大,保险丝烧断,三灯熄灭.  提问:这个实验又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家庭电路中出现短路也引起电流过大.  提问:为什么出现短路,电路中电流就很大呢?  在短路情况下,据 因为 一定, 很小;所以 就很大. 探究活动【课题】  调查家里的用电器【组织形式】  个人、学习小组【活动方式】  1. 制定子课题.  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  它们的功率各是多大?  电能表的铭牌.  实际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实际生中如何防止电流过大.  2. 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说明书. 差 异 个 性 设 计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课 后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