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导入新课
三分钟搞懂“民国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通过分析材料,了解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以及军阀混战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推行的独裁统治;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护国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3.通过学习宋教仁、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活动与袁世凯的复辟活动,感知近代民主革命的曲折性与艰巨性。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壹·惊天血案再引革命
——“宋案”与二次革命
壹·惊天血案再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1.宋教仁案
袁世凯: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宋教仁:为了维护共和制度,同盟会会员宋教仁等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于1912年8月25日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宋教仁
斗争
袁世凯
壹·惊天血案再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1.宋教仁案
宋教仁为了在未来的国会选举中国民党能争取到多数席位,于1912年10月至1913年3月期间,在安徽、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到处演说,在长江流域刮起一股“宋教仁旋风”。最终,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党名 发起人 在议会中席位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1913年国会中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
壹·惊天血案再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1.宋教仁案
1913年3月20日,奉袁世凯电召北上的宋教仁在上海北站检票口突遭枪击,22日凌晨不治身亡。
袁世凯本想以重金收买宋教仁,但宋教仁不为所动。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年仅31岁。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为宪法流血第一人
壹·惊天血案再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2.二次革命
1913年3月底,孙中山由日本回到上海,召集会议,发动“非去袁不可”的二次革命。
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起义,宣布独立。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
国民党力量涣散,
遭袁世凯镇压
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壹·惊天血案再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1.宋教仁案
材料一:1913年3月,孙中山主张武力反袁。但是只有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等少数人拥护他的主张。……二次革命开始。虽有多省宣布独立讨袁。但革命党人却停留在观望,犹豫的态度上,没有把握形势。
材料二:在军事行动上,他们不善用兵,各地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使本来就不足的兵力更显分散。
材料三:当时由于北南双方在军力对比上敌强我弱,各地讨袁军又仓促应敌,作战缺乏统一指挥和战略协同,再加上一些国民党议员和整个民族资产阶级对这次讨袁不予支持,结果“二次革命”的战局很快就逆转不利,两个多月后即宣告失败。
——《中国近现代史》
(1)革命党仓促应战。
(2)南北双方军事力量悬殊。
(3)革命党内部矛盾重重。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
贰·复辟帝制举国讨袁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贰·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复辟帝制
二次革命被轻易的镇压下去,这使袁世凯得意忘形。私欲无限膨胀,他不再满足于临时大总统的头衔,而渴望担任终身的正式总统以为最终称帝的目标做准备。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1.对内独裁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③ 1914年初,解散国会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贰·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主要内容:
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2.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3.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4.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性质: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当事人曹汝霖回忆:“当时,我心感凄凉,有一种亲递降表的感觉”。国耻面前,凡国人当身同感受。”
2.对外:
贰·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天坛祭天仪式
贰·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2.护国战争
材料一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在耶?既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二 袁氏对于国家,既悍然不自知其职责之所在;对于世界,复懵然不审潮流之所趋……义师之兴,誓以四事:一曰与全国民戮力拥护共和国体,使帝制永不发生……
——梁启超《《护国讨袁檄》
材料研读
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称帝,认为其行为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他誓死讨伐袁世凯,以达到救国救民,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目的。
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贰·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2.护国战争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蔡锷(1882—1916)
李烈钧(1882-1946)
唐继尧(1883-1927 )
护国战争
贰·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2.护国战争
护国运动形势图
1915年,护国军北上讨袁
袁世凯集兵围剿
1916年3月,被迫取消帝制
护国战争结束
贰·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2.护国战争
材料一:“梁启超、黎元洪、段祺瑞等或请辞或告假”“今日要人之辞职,皆托于病。然试究其所患者之病,大抵皆因国体而影响于身体之病也。”
——《申报》1915年9月22日
材料二:“改变国体之计划,在今日尚为时机未熟”。“各国公使之忠告”的初衷,“因恐国体问题而启内乱,将有损之利益。”
——《英俄日之劝告》1915年10月30日
材料三:“人心有至大之势力,决不能以他种势力战胜之”——《人心》《申报》1916年6月9日
③违背人心。
①民主革命派的反对、北洋嫡系部署的阳奉阴违;
②帝国主义态度的转变;
阅读材料,分析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会失败
叁·纷争割据民不聊生
——军阀割据
叁·纷争割据民不聊生——军阀割据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叁·纷争割据民不聊生——军阀割据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列表
军阀 派系 代表 人物 依附 列强 势力
范围
直系 冯国璋 曹锟 英、美 直隶(今北京)湖
北、江苏、江西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安徽、浙江、山东、
福建、陕西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奉天、
黑龙江、吉林)
滇系 唐继尧 美、英 云南、贵州
桂系 陆荣廷 美、英 广西、广东
阅读课本53页,说说1917—1918年,军阀割据的主要派系及其势力范围。
依附帝国主义
出卖国家利益
叁·纷争割据民不聊生——军阀割据
指标 时间 损失
农户 1914~1918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 增加92万人
军费 1916~1918 增加5000多万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造成损失简表
(1914~1919年)
时间 军阀混战
1920年7月 直皖战争
1921年7月 湘鄂战争
1922年4月 第一次直奉战争
1924年9月 第二次直奉战争
1925年10月 第三次直奉战争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列表
(1920~1925年)
连年征战导致社会动荡,阻碍了农业生产,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课堂小结
北 洋 政 府 的 黑 暗 统 治
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制造“宋案”
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袁世凯复辟帝制
对内:建立独裁专制统治
对外: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护国战争
袁世凯众叛亲离,1916年6月在绝望中死去
军阀割据
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随堂训练
1、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护国运动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称帝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2、“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 ( )
A、梁启超 B、黄兴 C、孙中山 D、蔡锷
B
C
随堂训练
3.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努力”( )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为讨伐袁世凯的复辟活动,维护共和制度的护国战争发生在( )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