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九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或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宋朝内政最腐朽,外患最强烈,成为历史上怯弱可耻的一个朝代。”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一个太太平平的统一政府, 正如犯上了肺痨, 虽无大病, 却日就死路, 这是宋朝的一个绝症。”
宋朝到底是怎样的呢?
问题一:武功还是文治?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
“上(宋太宗)览兵法《阴符经》,叹曰:‘此诡诈奇巧,不足以训善,奸雄之志也。’至论《道德经》,则日:‘朕每读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为规戒。’”
宋太宗赵光义
“(隋大业)八年春正月辛已,大军集于涿郡。……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其馈运者倍之。”
一个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必然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是宋朝的态度却不同于秦、隋等前朝。宋朝为什么视兵法为“奸雄之志”、兵者为“不祥之器”呢?
武功与文治:前车之鉴
政权 建立者
后梁 唐宣武节度使朱温
后唐 后梁河东节度使李存勖
后晋 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
后汉 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
后周 后汉邺都留守郭威
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王朝建立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
“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陈桥兵变
武功与文治:防弊之策
寻治国良策
赵匡胤看到了王朝建立之初出现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雪夜访谱图》
“天下自唐季以来……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故?”
太祖赵匡胤
宰相赵普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武功与文治:防弊之策
抑武崇文
杯酒释兵权
文官掌枢密
更戍法
分散军权
“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时代 时间(年) 科举次数(次) 录取进士总数(人) 平均每榜(人)
唐朝 290 268 7448 28
宋太祖 17 15 188 13
宋太宗 21 8 1487 186
宋真宗 25 12 1760 147
宋仁宗 41 13 4561 351
唐与宋初科举次数和录取进士人数基本情况简表
抑武
崇文
武功与文治:防弊之策
削弱地方
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
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集权
分权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 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夺其权
制钱谷
收精兵
中央
路
府州军监
县
安抚司(帅司)
转运司(漕司)
提点刑狱司(宪司)
提举常平司(仓司)
知州(或知府等)
通判
知县(或县令)
四监司
制衡
“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
——苏洵:《审势》
中央掌握地方的行政、军政、财政权,有效避免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弊端
武功与文治:防弊之策
分散相权
皇权加强,有效的监察和牵制官员,以防权臣篡权
度支
盐铁
户部
中书门下
政事堂
侍卫马军司
殿前司
侍卫步军司
台谏
(统兵)
(调兵)
三司
二府
财政
行政
军事
监察
枢密院
三衙
皇帝
武功与文治:祖宗之法
定制确立
材料:宋人心目中的“祖宗之法”,是一动态累积而成、核心精神明确稳定而涉及面宽泛的综合体。它既包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包括统治者应该循守的治事态度;既包括贯彻制约精神的规矩设施,也包括不同层次的具体章程。从根本上讲,它是时代的产物,是当时的社会文化传统与政治、制度交互作用的结晶;其出发点着眼于“防弊”,主要目标在于保证政治格局与统治秩序的稳定。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结合材料和前面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祖宗之法”及其效果的理解?
效果:新型士大夫的崛起;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稳定;但也造成了“积贫积弱”现象的发生
“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邓广铭
“宋代对外既如此不振,而内部又终年闹穷。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的不可支持。”
——钱穆
宋初统治者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在另一方面,宋又向人们呈现出一种军力羸弱、政府入不敷出的面貌,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二:繁荣还是贫弱?
清明上河图(局部)
繁荣与贫弱:边患频仍
统一战争
主要包括慕容延钊、李处耘率军平定武平周保权(963年),同时荆南高继冲主动投降归顺;王全斌率军平定后蜀孟昶(965年);宋太祖率军征讨北汉(968年);潘美率军平定南汉刘鋹(公元970年);曹彬、潘美率军平定南唐李煜(975年);之后,吴越钱俶、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主动投降归顺(978年);宋太宗率军平定北汉刘继元(979年)。
收复燕云十六周——失败
(979年高粱河之役 986年雍熙北伐)
“先南后北”方针——统一
(963—979年)
边境危机——议和
(1004年澶渊之盟 1044年庆历和议)
繁荣与贫弱:边患频仍
复土失利
收复燕云十六周——失败
(979年高粱河之役 986年雍熙北伐)
“先南后北”方针——统一
(963—979年)
高梁河之役:宋军三面受敌,军队大乱,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乘驴车逃走。辽军追至涿州(河北涿县)为止。
雍熙北伐:辽朝获胜,宋军东西路军皆败,杨业被俘,杨延玉战死 。宋对辽的战略关系由进攻转为防御,从而使在对辽关系上“终宋不振”。
边境危机——议和
(1004年澶渊之盟 1044年庆历和议)
繁荣与贫弱:边患频仍
议和求安
收复燕云十六周——失败
(979年高粱河之役 986年雍熙北伐)
“先南后北”方针——统一
(963—979年)
边境危机——议和
(1004年澶渊之盟 1044年庆历和议)
澶渊之盟:宋真宗与辽圣宗、萧太后订立。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庆历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北宋付出岁币成为“君”,保一方“国泰民安”。
繁荣与贫弱:弊端再现
积弱不振
回顾宋的军事政策及其影响?
精锐部队编入禁军,轮换屯驻
军权三分:枢密院、三衙、兵部
抑武崇文:兵将分离,大开科举
军事
积弱不振
兵不识将
将不专兵
守内虚外
武将位低
“屯二十万重兵,只守界壕,不敢于敌。中夏之弱,自古未有。”
繁荣与贫弱:弊端再现
积贫难疗
北宋禁军人数的变化
材料一:“12世纪中期, 每年参加州试者约10万人, 至13世纪中期, 每年应试人数增至40万, 甚至更多。据方志资料统计, 整个宋朝的进士总人数近3万, 北宋约占三分之一, 南宋约占三分之二。”
——摘编自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材料二:“辽、夏的压迫愈甚,则宋室为要养兵,筹饷,派役以抗敌,自然日趋贫困。宋室既日趋贫困,则愈感觉辽、夏压迫之甚。”
——周谷城:《中国通史·下册》
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冗兵:实行募兵制,管理混乱,战力低下
冗官:宋朝官僚队伍膨胀,行政效率低下
冗费:冗兵、冗官造成巨大朝廷财政压力
+
繁荣与贫弱:再度认识
各抒己见
材料二:“军力不振的关键在于最高统治层的战略决策失误,也可以说是太宗以来“守内虚外”“强干弱枝”政策以及猜忌方针带来的严重后果。就军队的作战——尤其是守御战——能力来看,实际上不似通常想象的那般不堪。许多军将士兵在艰苦卓绝的情势下,用自己的脊梁撑持着两宋的防卫格局,使当时的经济、文化能有机会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邓小南:《宋代历史“再认识”》
材料一:“唐宋两朝蓬勃兴起的中国文明,似乎超越欧洲是毫无疑问的。”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你认为宋代繁荣与贫弱的问题,是人们思考方式不同造成的,还是历史中实际存在的?
“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令存可也。汉武帝取高管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 ,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脱脱等:《宋史·王安石列传》
真宗即位以后,宋初以来固有的社会矛盾也不断加剧,北宋的统治危机正在酝酿之中。由于北宋开国以来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至太宗时期土地兼并就已经相当严重,“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至仁宗庆历(1041-1048)初年,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已是此起彼伏,并表现出从统治薄弱的边示地区向官府重兵镇守的“脚心”地区发展和与哗变士兵的斗争相结合的新特点。
问题三:变还是不变?
变与不变:庆历新政
一、明黜陟。二、抑侥幸。三、精贡举。四、择官长。五、均公田。六、厚农桑。七、修武备。八、推恩信。九、重命令。十、减徭役。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夭折告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整顿吏治(核心)
富国强兵
厉行法治
“由于这些法令侵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反对派诬范仲淹等人为朋党。庆历五年初,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相继被罢官出朝,他们的新政只推行了一年零几个月,便宣告天折。新政失败了,但社会矛盾并未缓和,财政危机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士大夫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邓广铭:《邓广铭全集·第六卷》
变与不变:熙宁变法
变风俗 立法度
富弼:“陛下即位之始,当先布德泽,愿二十年口不言兵。”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作于熙宁二年
即位之后,血气方刚的宋神宗开始广泛征询大臣的意见。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踌躇满志,开始着手改革。
司马光:“国库之所以不够用,是由于花钱过于奢侈,朝廷赏赐不知节制,宗室数量太大,官员过多,军队素质不够精良。”
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王安石画像
变与不变:熙宁变法
主要内容
富国之法
青苗法
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均输法
农田水利法
强兵之法
保甲法
裁兵法
保马法
军器监法
将兵法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
整顿太学
惟才用人
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52页
变与不变:熙宁变法
各抒己见
材料一:“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九月,行将兵法。九年(1076) 十月,王安石罢相。”
——摘编自脱脱:《宋史·王安石列传》
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根据材料,结合前面所学及课本内容,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
变与不变:熙宁变法
惨淡收场
宋神宗去世后,宋哲宗即位时年仅10岁,由反对变法的代表人物高太后临朝听政,她召司马光入朝为丞相,变法派官员相继被逐出朝,在数月之间,新法被废除殆尽,史称“元祐更化”。
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亲政,重新起用变法派曾布、章淳为相,恢复了部分新法,而曾、章等人更专注于对反变法派的打击报复,把元祐年间得势的官员打成“元祜党人”,新法已经成为各派政治势力互相倾轧的口实。
1100年,宋哲宗卒,宋徽宗即位,皇太后向氏主政,保守派势力再起。
1102年向太后卒,宋徽宗亲政,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变法派将司马光、文彦博、苏轼等309人列为奸党,颁刻“元祐党籍碑”,新旧党争告一段落。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北宋政治形式一落千丈。
1127年(靖康二年),北宋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钦二帝被掳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康王赵构南渡,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陆游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林升
文人之思与政治现实
问题四:北伐还是偏安?
北伐与偏安:武穆御金
直捣黄龙
岳飞北伐示意图(红色实线为北伐路线)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52页
北伐与偏安:武穆御金
英雄冤死
材料一:“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怜,风波狱!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文征明:《满江红·拂拭残碑》
岳飞墓
材料二:(宋太祖告诫群臣)“国家若无外忧, 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 皆可预防, 惟奸邪无状, 若为内患, 深可惧也。帝主用心常须谨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宰相张浚)“以诸大将久握重兵难制, 欲渐取其兵属督府, 而以儒臣将之”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材料四: “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 而岳飞方为河北图, 必杀飞, 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 已必及祸, 故力谋杀之。”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谁害死了岳飞?
北伐与偏安:偏安一隅
宋金和议
尽管南宋在地理上偏安一隅,朝中主和派与主战派亦争论不休,但总的来说比北宋时期更为繁荣。它占据了中国经济的中心地带,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南宋大大缩减了兵费开支,同时扩大了官僚队伍……
南宋150年间同样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循环。南宋政权始终积弱难振,但凭其坚实的财政基础与强大的官僚机器,并未因内部的压力而立呈败相。和北宋一样,南宋多年后亡于强大的异族入侵者(蒙古人)之手。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南宋临安城
和议 时间 主要内容
绍兴和议 1141年 称臣、缴纳“岁贡”
隆兴和议 1164年 称叔侄、缴纳岁贡、割地
嘉定和议 1208年 称伯侄、缴纳岁贡
课堂总结: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
回望历史,对中国历朝历代的评价,很少有像宋朝这样争议不断、趋于两个极端的。究其原委,一方面在于历史事实的复杂性,宋代处于历史大转折的时代,国策的形成、变法与否、是偏安还是北伐,都是时人所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于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难以割舍,人们的着眼点不同,看待历史的角度有别,就会对宋到底是繁荣还是贫弱等问题产生迥异的历史解释。
总而言之,宋代历史上的种种“问题”,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作用的结果,也是历史观察者多元解释的结果;我们要学会用多元化视角,在史料实证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历史。
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
善于拨云见日,
把握历史规律,
认清世界大势。
——习近平
本堂作业:查阅总结不同时期史学家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给出自己的评价。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