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23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3 14:2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地上天国梦难圆,
洋务自强甲午殇,
列强瓜分如潮涌,
国家出路在何方?
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方向,中国不再沿着畸形的洋务新政继续前行,而是转身向东,学习日本,开始了自己的维新路径。
——马勇《觉醒:甲午战争中国历史转折》.新星出版社:P1
甲午一战,变局急转而为“世变之亟”。于是,出现了公车上书——强学会——康有为历次上皇帝书——保国会——百日维新。这一连串事件,前后相接,构成了一场社会变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P166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维新运动正式展开。运动共持续了 103 天,史称 “百日维新”。
一、戊戌维新运动——“变政”到“国变”
甲午战争的失败,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①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和位高权重的帝师、户部尚书翁同龢,这两人都提倡以“中体西用”的方式,进行一场以有限行政改组为基础的保守改革。②第三派激进势力由理想主义思想家康有为领导,他提倡效法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模式,进行一场剧烈的制度性变革。③最初在翁同龢的指导下进行保守改革的光绪皇帝(1875-1908年),最终也被精悍的康有为拉拢过去。④另一方面,视激进改革为威胁其权势的慈禧太后,则动用她至高无上的权威来反对改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P263
一、戊戌维新运动——“变政”到“国变”
甲午战争的失败,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①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和位高权重的帝师、户部尚书翁同龢,这两人都提倡以“中体西用”的方式,进行一场以有限行政改组为基础的保守改革。②第三派激进势力由理想主义思想家康有为领导,他提倡效法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模式,进行一场剧烈的制度性变革。③最初在翁同龢的指导下进行保守改革的光绪皇帝(1875-1908年),最终也被精悍的康有为拉拢过去。④另一方面,视激进改革为威胁其权势的慈禧太后,则动用她至高无上的权威来反对改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P263
一、戊戌维新运动——“变政”到“国变”
甲午战争的失败,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①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和位高权重的帝师、户部尚书翁同龢,这两人都提倡以“中体西用”的方式,进行一场以有限行政改组为基础的保守改革。②第三派激进势力由理想主义思想家康有为领导,他提倡效法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模式,进行一场剧烈的制度性变革。③最初在翁同龢的指导下进行保守改革的光绪皇帝(1875-1908年),最终也被精悍的康有为拉拢过去。④另一方面,视激进改革为威胁其权势的慈禧太后,则动用她至高无上的权威来反对改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P263
一、戊戌维新运动——“变政”到“国变”
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两人进行了长达四个小时的谈活。以下为摘录:
康:四夷交迫,分割存至,覆亡无日。
帝:今日诚非变法不可。
康:今岁非不言变法,然少变而不全变,举其一而不改其二,连类并败,必至无功……皇上之圣既见及此,何为久而不举?
帝:乃擎肘何?
康:就皇上现在之权,行可变之事,虽不能变,而扼要以图,亦足以救中国矣。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P273
一、戊戌维新运动——“变政”到“国变”
甲午战争的失败,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①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和位高权重的帝师、户部尚书翁同龢,这两人都提倡以“中体西用”的方式,进行一场以有限行政改组为基础的保守改革。②第三派激进势力由理想主义思想家康有为领导,他提倡效法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模式,进行一场剧烈的制度性变革。③最初在翁同龢的指导下进行保守改革的光绪皇帝(1875-1908年),最终也被精悍的康有为拉拢过去。④另一方面,视激进改革为威胁其权势的慈禧太后,则动用她至高无上的权威来反对改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P263
一、戊戌维新运动——“变政”到“国变”
戊戌维新试图从制度变革入手,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挽救民族危机和实现近代化的历史课题。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局限而未能成功。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P332
戊戌维新特点:
一、戊戌维新运动——“变政”到“国变”
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所学知识思考:
康梁的改革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
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关键是什么?
戊戌维新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一、戊戌维新运动——“变政”到“国变”
一、戊戌维新运动——“变政”到“国变”
1898年,清帝国处于历史的转折点:一场成功的改革可能会延缓它的崩溃,而失败只能预示着王朝的覆灭。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911年,辛亥革命
1912年,宣统退位
二、义和团运动——“扶清”与“灭洋”
义和团运动轰然起于民族矛盾的激化之中……民族矛盾的激化促成了民族对抗意识的强化。于是,“灭洋”作为一个口号引人注目地同时出现于中国南北,表现了民众的认识从个别到一般的深化。在统一的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形成之前,民众的自发认识并不能产生近代意义的民族主义。但是,这个口号已经超越了个人命运、家族命运、乡土命运则是一种明显的事实。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义和团,亦民亦匪的保国群众运动。从星星之火烧成燎原之势,扶清不成,灭洋无功,上演一出纷纷攘攘的人间闹剧。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1999:P352
二、义和团运动——“扶清”与“灭洋”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发展迅猛的一年,
1900年,英、美、法等八国联军侵华,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
1901年,辛丑年: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从“义和团”到“议和谈”
从“闹剧”到“悲剧”
三、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从“闹剧”到“悲剧”
八国联军,各怀鬼胎的国际武装大拼盘,从护卫使馆转为进军北京,奸掳焚杀,人头滚滚,掀起一次世界文明史上的罕见浩劫。虽有李鸿章巧手斡旋,瓜分之祸可免,但丧权辱国难逃……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1999:P352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武力震慑下的变化:拆除沿线炮台,各国派兵驻扎,划定使馆区,改设外务部;
经济上的巨额赔款:赔款多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约9.8亿两;
指名严惩首祸诸臣:共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慈禧同道人,封建旧官僚;
心理精神上的征服:禁止华北科举考试五年,永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
近代最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从“闹剧”到“悲剧”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从“闹剧”到“悲剧”
地上天国梦难圆,
洋务自强甲午殇,
列强瓜分如潮涌,
戊戌维新百日终,
人间闹剧义和团,
八国侵华陷深渊,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先进理论指导
地主阶级新政,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
落后的封建主义遭受先进资本主义文明的侵略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当时中国行不通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国家出路在何方?
敢问路在何方?
材料:中国实舍革命外无别法。
材料:(1902年)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绝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P321
革命,谁来革命?为什么是他来革命(阶级)?
革谁的命?为什么要革命?
有没有革命成功的希望?
革命就能真正挽救民族危亡吗?革命后,会不会出现一个乱象中国?
现在流行一种观点叫“告别革命”,呼吁英国式的渐进的、温和的改革。晚清最后十年,有没有再次改革的可能和必要?
除了革命,还有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挽救近代中国危亡?
还有没有其他阶级可以担当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
晚清中国国家出路的再思考
国家路在何方?
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地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就是希望,更是整个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力量的源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