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24岁中进士
25岁拜师曾国藩
37岁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
49岁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洋务运动。
72岁代表大清国与伊藤博文签《马关条约》
78岁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
李 鸿 章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李鸿章的仕途与帝国的黄昏(第一课时)
时空坐标
太平天国运动
壹 太平天国
——李鸿章之崭露头角
太平天国运动
1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2
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3
两广地区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阶级矛盾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加剧
外国侵略
激化
自然灾害
时间 过程 纲领 失败 原因 意义
1851
1853
1855
1856
1861
1864
失败:天京城破
爆发:金田起义
建都:定都天京
全盛:西征北伐
转折:天京变乱
湘淮军的崛起
《资政新篇》
内部争权夺利
清政府雇佣洋枪队
打击清朝统治
权力下移
地方崛起
重创:安庆失守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太平军中也有一首歌说:“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回到家乡去,仍旧做长工。”
——曹立前编著:《简明中国近代史》
阅读以下材料,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湘淮系官僚集团形成,汉人权力增长,中央权力下移
贰 自强求富
——李鸿章之救国道路
材料一:“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2年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政治军事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兵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武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先进机器),师其法(先进术),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1862年
阅读以下材料,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福州船政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天津机器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开平煤矿
安庆内军械所
军事
民用
(自强)
(求富)
江南制造总局
北洋水师
汉阳铁厂
京师同文馆
“日本近在肘腋,永为中土之患。闻该国自与西人定约,广购机器兵船,仿制枪炮铁路,又派人往西国学习各色技业…” ——李鸿章
材料:“舰体巨大、机器完备、士兵熟练等,值得一观之处颇多。”
——【日】福泽谕吉《时事新报》
阅读以下材料,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中国 日本
两千吨位以上战舰 7艘(27000多吨) 5艘(17000多吨)
巨舰 7335吨(定远、镇远) 4278吨
铁甲舰 5艘 3艘
大口径火炮 23门(210毫米以上) 11门(210毫米以上)
平均航速 14.5-15.5节 15-16节
最大航速 (致远、靖远)18节 (吉野)22.5节
舰只配备火炮数 195门 268门
叁 边疆危机
——李鸿章之严峻考验
1865-1877年英国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
1871年,沙俄占领伊犁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陆上:法军败退
海上:马尾海战战败
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1875年左宗棠入疆平叛
1884年建省
1885年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同年清廷宣布停战,签订中法《越南条款》
1885年台湾建省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承认朝鲜独立;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2亿两白银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宗藩体系解体,东亚格局巨变。
肆 历史反思
——李鸿章之时势困局
材料: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自述中说:“(拜上帝会)有读书明白之士子不从。从者,具(俱)是农夫之家、寒苦之家,积多结成聚众。”
——《中国近代通史》第 2 卷
人物 出身
左宗棠 15岁中秀才
李鸿章 17岁中秀才
郭嵩焘 18岁中秀才
胡林翼 16岁中秀才
骆秉章 19岁中秀才
曾国藩 21岁中秀才
人物 出身
洪秀全 落第秀才
杨秀清 贫苦农民,烧炭为业
萧朝贵 贫苦农民,烧炭为业
冯云山 私塾先生
韦昌辉 家境殷实
石达开 富裕农民
阅读以下材料,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反思一:农民阶级寻找国家出路的探索
项目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不同点 经济主张 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小农经济 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群众基础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未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缺乏群众基础
相同点 都具有反封建的历史作用,有鲜明的革命性;都缺乏实行的社会条件,具有空想性;都是为了巩固农民政权
材料:“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轮船、大炮、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与?”
——两广总督张树声《遗折》,1884年
反思二: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救国尝试
洋
务
运
动
现代化
的尝试
工业文明
向
西
方
学
习
资本主义制度
保留现有的封建制度
民族资本主义
企业诞生
军事
工业
教育
(2017·全国Ⅱ卷)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2015·江苏高考)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