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2 15:0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1.5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教材内容分析: ①本课课题为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但是本节课并没有单独的子目讲北宋的军事,而是将北宋的军事这一内容糅合在本节课的四个子目之中,体现了教材的重点是北宋的政治,北宋的军事是北宋的政治的外延。 ②本节课包含有“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和“南宋的偏安”四个子目,四个子目之间形成紧密的逻辑链,“宋初的专制集权的加强”的措施存在弊端在经过多年的积累后导致了北宋的财政危机和“冗兵”现象,加上北宋被少数民族包围构成了北宋的边疆危机,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内部进行了一些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王安石变法”,但是变法并没有能够扭转北宋的颓势,靖康之变后“南宋偏安”于南方,这四个子目一起搭建了北宋基础的政治框架,讲述了北宋的政治和南宋的军事发展概况。 ③同时,书本的辅助系统也在帮助搭建这一框架,导言部分帮助学生从唐末五代十国的角度理解宋初政治制度的确立,其他辅助系统也帮助学生理解宋代权力的分配、北宋政治制度的弊端、北宋所面临的边疆危机和评价王安石变法等内容。 ④基于本课的重难点和内容分析,我将以北宋的发展过程为主线进行教材整合,加之本课内容较多,时间跨度较大,要引导学生结合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和加强记忆,并通过分析史料与教科书中的历史解释进行辨别和分析,落实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达到水平2: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属于,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 (二)学生情况分析: ①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某班的学生,经过初中的历史学习,大多数同学知道北宋的建立、这一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金灭辽和北宋以及南宋偏安的基本史实,并了解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特点和具体实施内容,对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有一定了解,为学习本课内容做了铺垫,因此这一部分的相关内容在讲授时可简略带过,以突出重点内容的讲授。 ②北宋的边防危机和财政危机以及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高中教材新增的内容,学生对理解这部分的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大部分同学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难以对王安石变法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评价王安石变法。 ③相比初中教材,高中教材更突显了宋初为中央集权和巩固皇权所推行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及其影响的两面性,不少学生对着一方面的认识还较为片面,不够全面和深入,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学习本课其他子目内容的基础,因此在本课的教授中重视引导学生加强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特征和利弊的理解。 ④该班学生通过三年半的历史学习,对历史学习掌握有一定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但是对于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能力稍有欠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培养核心素养能力。
教学目标
①了解两宋的基本时间和空间概念,能够结合地图了解两宋面临的边防危机,能够复述出两宋政治和军事制度内容、王安石变法、南宋灭亡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②通过对阅读分析史料,深入理解北宋政治、军事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通过评价宋初的政治和军事制度以及王安石变法,掌握评价历史事物的正确方法和历史观,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了解北宋为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推行的政治、军事制度。 (二)教学难点:理解宋初政治、军事建设的历史影响,评价王安石变法。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谈话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 在4月23日,我国海军三型主战舰艇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习总书记出席了交接入列活动,并且亲自登上舰艇视察。可见我国对于军事实力的发展还是非常重视的,而这三艘主战舰艇的入列也增强了我国海军的军力。回顾中国的历史,无论是汉还是唐,各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军事实力的发展和培养,但是有一个朝代是例外的,那就是宋朝,宋朝不仅不重视军事实力的发展,反而选择了崇文抑武的政策作为宋朝的祖宗之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到底设立怎么样的祖宗之法,这样的祖宗之法对宋的发展甚至后世又怎么样的影响。 学生听老师导入,进入本课的场景。 通过近期的时事热点导入北宋的祖宗之法,渗透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
一、祖宗之法——立 ①祖宗之法为何立 请同学们看这一幅地图: 教师行为:展示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看到这一幅地图,这是我们在学习五代十国时出现过的地图,这幅地图和唐代全盛时期的地图相比,有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没错,这一时期的特点之一就是小国林立,除此之外,五代十国时期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请同学们结合下图的表格思考这一个特点是什么? 教师行为:展示表格 教师设问:没错,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等国持续的时间都非常短暂,请同学们提取表格中的信息,思考为什么在这一时期建立的国家都比较小,而且都没有办法长时间地存在呢?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从表格中看到这些朝代的建立者他们都有一个怎么样的共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正是他们手中的兵权,让他们登上了皇位,但是这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有比他军事实力更强的人出现,还未等国家发展,他们的皇位就得让给另一个人,而这体现了五代十国时期怎么样的特点? 教师讲述:正因如此,五代十国时期才会出现小国林立,朝代频繁更替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的根源正是唐末藩镇割据时遗留下来的问题,作为通过陈桥兵变夺得皇位的赵匡胤,在他当上皇帝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要阻止“兵强马壮者”的出现。为此,宋太祖在建国初期就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 ②祖宗之法如何立 (1)分化事权 过渡:宋太祖的第一步就是分化事权,这一步主要表现在中央官制的变化。请同学们看到书本第50页的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教师展示: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学过的知识,将宋的中央权力分配和汉、唐的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进行对比,宋的中央权力制度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讲述:同学们都找到了不少信息,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就是增加职位以分化权力,原本由宰相掌握的行政权和财政权被分割,即使宰相唯一留有的行政权也被一分为二,由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共分这一行政权力。除此之外同学们看到军事权力的分配上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教师讲述:没错,我们要注意,宋朝的调兵权和统兵权是分离的,枢密使可以统兵但不能够调兵。这是对将领手中军事权力更深一层的分化。 教师设问:在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原本的监察官变成了一整个监察机构,这说明了什么呢? 教师设问:没错,这体现了宋朝对百官监察的重视,而这又是为什么呢? 教师讲述:同学们的回答还不够完整,监察机构除了防止有异心的官员造反之外,它最重要的是制约如宰相、三司使和枢密使等手中握有重要权力的大臣。是分化事权的重要措施。这是宋初政治和军事制度的第一个特点:分化事权,巩固皇权。 过渡:到这里,宋初用分化事权的方法来巩固了皇权,但是藩镇之祸最关键是在于地方太强,中央较弱,为了避免重蹈唐末的覆辙,宋太祖施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分化地方权力。 (2)守内虚外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看到书本第50页的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教师展示:《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将宋的地方权力分配和其他朝代的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进行对比,思考宋的制度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讲述:同学们都提取到了不少信息,除了最低的县一级的行政长官是县令一人之外,府州军监和路一级的行政长官都不止一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新设置的通判和路一级的四个监司,这样的行政体制和正常的行政区划有什么不一样呢?这样的规划又有怎么样的目的呢?对宋初的政治又怎么样的积极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正常的行政区划需要有一个独立的行政长官和一个常设的行政机构,而宋的体制则恰恰相反,这样在地方就难以形成单一完全的权力核心,无法独立对抗中央,这样就避免了前代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达成了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教师讲述:除了地方官职的设置更加强调分化权力之外,中央还将设置了转运使从经济方面分化地方财力,除必要开支全部上缴国家,地方精兵更是收归中央,充实禁军。这就是宋初政治制度的第二个特点,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教师过渡: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发现宋初这样一套政治制度是需要大量的官员的,那么这些官员来自何处呢? (3)崇文抑武 教师讲述:没错,实际上科举制度的发展在宋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数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取士的特点。 教师展示:《历代科举取士数量统计表》 ————邓小南:《王安石与他的时代(二)》 教师设问:宋朝的科举制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 教师提问:为什么宋要实行文官政治? 教师讲述: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好,宋初为了抑制武将专权的现象,大量重用文官,让文人担任要职,而这样就会增加科举的取士,科举取士的增多意味什么? 教师讲述:没错,这就通过科举获得仕途的机会大大提高,就会鼓励更多人读书以考功名,提高了提高各阶层读书热情和应试勇气。当各阶层的人都有了参与政治的机会对对社会有怎么样的影响? 教师讲述:阶级流动会导致新的阶级变化的诞生,那就是庶族也能够参与政治,政治不再被士族垄断,而这也正是宋初的新变化之一:庶族代替士族。在阶级流动的同时,文化也随着阶级流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社会上就逐渐形成了崇文抑武的风气,这也就是宋初政治和军事制度的第三个特点:抑制武将,崇文抑武。同时这也是造成了宋初的新变化——庶族的上升,获得了参与政治的权力。 (3)如何评价宋初的政治和军事制度 教师过渡:宋初实施的军事和政治措施无疑对唐末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补救,有效地预防了内部的动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宋太祖立下的这样一部祖宗之法在后世归纳其特点为:“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这里的“事”指的是内部大动乱之类的大事,“曲”指的是日常政事,依靠制度约束小事以防止重大变故的发生,这就是宋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教师设问:以这个为特征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对宋甚至后世的影响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学案任务二中的四则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提炼出本组的论点(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三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用合适的论据论证本组所持的观点,或反驳其他组的论点。 教师展示: 材料一:主要是因为宋代完善了文官制度,中国政府相当稳定。赵匡胤 960 年的篡位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在以前,皇帝不断被他的大将、皇后和其他有权的大臣夺去皇位,960年以后,这种情况不再出现。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只能说宋代人为了补救唐代人的毛病,而没有完全把毛病纠正过来······而中国在唐代穷兵黩武之后仍没有垮台,中国的历史文化依然持续。这还是宋代人的功劳。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一官未缺,十人竞逐,纡朱满路,衣紫成林,州县之地广于前,而陛下之官五倍于旧。 ——宋祁《上三冗三费疏》 材料四: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随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弱,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二八 教师总结:从好的方面来说,宋代重文抑武,分化事权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彻底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武将割据的局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而重文抑武政策开创了文官参与国家统治的新局面,使得庶族代替士族成为可能,让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风气,北宋文化的繁荣正是得益于此,对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同时的,北宋的这一套祖宗之法也有他的弊端,文官的过分增多导致了行政机构臃肿和效率低下,逐渐出现了“冗官”的问题。而对地方管控过于严格,导致地方缺乏自主性,财赋兵权收归中央又导致地方过弱,只要中央一旦被攻陷,地方毫无能力持续抵抗,全国便会陷入巨大的危机,而这也使得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边防危机和财政危机。 学生回答:原本唐的疆域被各个小国划分取代。 学生回答: 朝代更替非常频繁。 学生回答: 他们都是节度使;他们手中都掌握有兵权。 学生回答: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学生回答:北宋将行政和财政独立分割出去了;北宋另外增设了一个监察机构;唐代的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都不存在了,合并为中书门下;将宰相的职权分割成了两个职位。 学生回答:军事的权力被分化,原本一个长官掌有军事权力,变成两个长官掌有。 学生回答:体现了皇帝对百官的监察。 学生回答: 以防百官造反。 学生回答:和前朝相比,宋朝地方权力行政机构更多了,长官也更多了;相比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宋的地方制度中多了一级府州军监;路一级多了四个监司。 学生回答:为了实现宋初分化地方长官的权力的目的;为了避免前代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避免地方权力过大,将权力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学生回答:科举取士 学生回答:与历代相比,宋代科举取士人数最多。 学生回答:因为宋实施文官政治,官员较多,需要大量的文人进入政治体制。 学生回答:为了压制武将,避免武将专权。 学生回答:意味着更多文人能够参与政治。 学生回答:促进了阶级的流动。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讨论提炼本组论点,各组自由发言辩论。 存在部分学生对五代十国时期到北宋的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不太清晰,重新强调五代十国时期的内容一方面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另一方面介绍宋初“重文轻武”的特征形成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宋初推行的政治和军事制度。 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开展课堂教学,通过教材展示的两幅权力分配示意图,让学生从图中自行寻找信息,组成能够解决问题的信息链,锻炼学生搜集和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以图表示权力的分配更加直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宋朝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的制度及其目的。 北宋军事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之一。根据学生惯性认知的宋朝的“积贫积弱”对学生提出疑问,宋初创造的政治制度是否一无是处?创造认知冲突。让学生自主辩论,在辩论中提炼和交流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完善对宋初政治和军事制度的认识,客观地评价宋初的政治和军事制度。 本环节指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水平2: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
二、祖宗之法—弊 ①边防压力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1页的《北宋、辽、西夏形势图(111年)》,概括出北宋面临着怎么样的边疆危机。(参考答案:面临着辽、西夏的边防危机,并且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和国家与之对立。) 教师行为:展示《北宋、辽、西夏形势图(111年)》 教师讲述:我们可以看到北宋的疆域四周都被各个少数民族国家包围着,这些国家都对北宋的领土虎视眈眈。但是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我国无论是汉还是唐都同样面临着周边少数民族的威胁,那为何宋的边防压力尤其大呢? 教师行为:展示《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 教师设问:请同学将《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与宋的疆域图作比较,思考同样是与诸少数民族国家对立,为何唐边防压力比宋要小得多? 教师讲述:同学们的答案都有一定道理,宋周边有更多的少数民族国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师讲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北宋弱的军队是边防的军队。我们在学习宋初中央集权的措施的时候,其中有一条就是收精兵,这收的是哪里的兵呢? 教师提问:那这些兵又收到了哪里去呢? 教师讲述:当地方的精兵收归中央,那么地方的军队就怎么样? 教师提问:那这样弱的军队能够承担起抵抗外来侵略的重任吗? 教师讲述:但是相比唐时期的突厥,和汉时期的匈奴,北宋时期的辽和西夏军事实力真的那么强劲吗?请同学们将下面的《中国地形图》和北宋、唐的疆域作对比,思考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导致了北宋巨大的边防压力? 教师行为:展示《中国地形图》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老师这里提示一下,在地形图中,红色的地区为海拔最高,黄色地区海拔次之,这两个都有着大量的高原和山脉。而绿色的地区海拔最低,大多是开阔的平原和丘陵。地形在古代战争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高耸连绵的山脉和连续不断地河流能够为国家抵御外来侵略提供天然的防御壁垒。 教师讲述:可以看到唐代领土内有高山承担了一个天然防御工事的任务,一旦敌人入侵,连绵的山脉能够阻挡或者拖延敌人,但是北宋的领土几乎都是平原,缺少高耸连绵的山脉承担防御的任务,一旦敌人入侵就会怎么样? 教师讲述:而且我们可以从《北宋、辽、西夏形势图》中看到北宋的首都开封距离辽的边境非常近,一旦辽军南下进攻就能够直达首都开封。也正因如此,在辽军兵临澶州之时,就是真的扼住了北宋的咽喉。。所以,北宋边防的天然劣势就是他的地形。 教师过渡:在这样情况下北宋就不得不养兵,以防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那北宋又是如何募兵养兵的呢?请同学们看到书本第51页的历史纵横。 教师讲述:北宋募兵制招来的士兵能够形成较强的战斗力吗? 教师设问:为什么这样的军队不能够形成较强的战斗力? 教师讲述:北宋的养兵政策并不完全出于抵抗外部入侵,更多是为了防止内部动乱。在募兵中,招募而来而士兵直到六十岁都由国家供养,这些老兵无法打仗了,就只能招新兵使得军队越来越庞大。实际上到了北宋中期,士兵的数量已经高达一百二十五万。这也就造成了北宋严重的“冗兵”现象。 教师过渡: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文官的滥用造成了“冗员”的弊端,而募兵过滥则造成了“冗兵”的弊端,这些士兵,官员都由谁供养呢? 教师讲述:没错,正因如此,大量的官员和士兵导致了国家不必要的开始,最后形成了宋初政治和军事制度的第三个弊端:“冗费”。 教师讲述:冗费到了宋中期已经成为了行政开支的大头,到了宋英宗时期已经入不敷出。同样的一套政治军事政策,为什么宋初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到了宋中期就变成了弊端的源头呢? 教师讲述:是的,宋代的政治制度遵循的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宋初设立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已经不适合宋中期的政治社会环境,要想改变宋中期的颓势,就必须要改革制度,使制度适应社会的发展。
学生回答:面临着辽、西夏的边疆危机,并且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和国家与之对立。 学生回答: 因为北宋兵力不足,军队实力较弱;因为西夏和辽实力强大;因为北宋被更多的国家包围。 学生回答:北宋军队弱 学生回答:地方的兵 学生回答:中央 学生回答:弱 学生回答:不能 学生回答:唐代的领土横跨多种地形,有高山有平原,而北宋的领土大部分都是平原。 学生回答:敌人就会长驱直入。 学生回答:不能。 学生回答:因为募兵的真正目的不是招募强壮的战斗力,而是为了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 学生回答:国家 学生回答:因为宋代的制度没有变化,不适合社会的发展。 北宋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对宋朝政权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内容之一。北宋的边防压力不仅有宋初设立的军事制度的造成的“冗兵”还有地形因素给北宋带来的劣势使得北宋处于被动。通过制度分析和地图分析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北宋“不能打却又不得不得养兵”的困境,深刻理解北宋边防压力形成的原因。该环节指向的核心素养为:时空观念水平2:能够利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另外,在介绍了边防压力后,自然地引出“冗兵”这一流弊,结合军事上的边防压力和多则史料,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这些史料对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形成自己的认识,辨别教科书中的历史解释,提升学生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能力。该环节指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水平1: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水平2: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属于,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
三、祖宗之法—变 教师过渡:为了解决 “三冗”的问题,范仲淹和王安石都先后进行了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王安石变法,史称庆历新政。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王安石变法。 教师讲述:宋初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导致的“三冗”问题,王安石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希望能够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教师提问:造成“冗员”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师讲述:没错,为了解决“冗员”的问题,王安石整顿太学,还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精简人员让政府能够任用真正的人才。 教师讲述:除此之外,针对“冗兵”的现象,王安石又应该从何处着手进行改革呢?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冗兵”问题出现的最关键原因是什么? 教师讲述:所以关于军队改革的关键就是改革军队的招募方式,为此王安石颁布了保甲法,规避了募兵法士兵闲置造成国家开支过大的弊端, 建立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教师讲述:无论是关于“冗员”还是“冗兵”的改革,最后指向的目的都是精简结构,削减开支,这是王安石变法中富国强兵策略中的“节流”,要想达到解决“冗费”的目的,就还得“开源”,于是王安石在经济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青苗法,募役法和均输法。 教师讲述:首先我们先来学习青苗法,他的主要内容是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而农民则在夏秋两税时随着税一起归还国家。这一改革对国家和人民有什么影响? 教师提问:那农民呢?农民一旦借了国家的贷款,每半年要还给国家本金的20%-30%作为利息,这样的利息不可谓不高,对于农民来说实际上是怎么样? 教师讲述:没错,青苗法虽然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变成了“高利贷和贪官污吏敛财的工具,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这也为王安石变法最终的垮台埋下伏笔。 教师讲述:接着我们来学习第二个:募役法,主要内容是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一个政策直接作用在农民身上,那么这个政策对农民有什么影响? 教师提问:但是如果人民没钱会怎么办? 教师提问:那对于穷困人民来说,他们的负担是减轻了还是增加了? 教师讲述:没错,对于穷困的人来说,平白无故地要多交一份税收,会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穷困潦倒。这也加速了民心的离散。 教师过渡:王安石变法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有许多问题,比如操之过急,政策施行过于死板,用人不当等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王安石变法最终变成了扰民之法,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要如何去评价王安石变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时候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那就是要用唯物史观作为我们评价的指导。唯物史观要求我们要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什么是阶级分析法呢?第一个就是要将具体的问题联系当时的实际进行分析,也就是说要做到客观评价。第二个就是要看到历史事件的发展的两面性,也就是说要做到全面评价。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唯物史观”对王安石变法做出评价,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任务四,在三分钟的讨论后,各小组将答案写在各组的小白板上并且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答案。(参考答案:积极的:①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②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③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积弱局面有所改观。④使北宋国力有所增强。消极的:①用人不当,危害百姓利益②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③强兵方面,成果甚微。 材料五: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修《国史大纲》
材料六: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日: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教师讲述:我们既要看到王安石变法的措施确实缓解了北宋的财政危机,使得北宋的国力有所增强,也要看到王安石的变法措施终究是不完善的,在变法实行的过程中也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利益,变相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我们要用全面、客观的态度去分析王安石变法。纵使王安石变法使得处于颓势的北宋稍有起色,但是还是没能够力挽狂澜,最终北宋灭亡的命运。靖康之变后,北宋偏安江南,但终究也只是一时的安宁,纵使有岳飞这样忠心耿耿的一心想要光复国土的将领存在,但终究被小人陷害,在偏安了一百五十年后,南宋也被蒙古所灭。 学生回答:滥用文官导致的冗员。 学生回答:从整顿军队入手。 学生回答:募兵制导致募兵过滥 学生回答:使得国家的收入增加 学生回答: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学生回答:减轻了农民的徭役负担。 学生回答:付不起钱代劳役,依然要服劳役。 学生回答:增加了 学生活动: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且将讨论结果写在小白板上并展示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也是宋中期为了解决宋中期的“三冗”问题而施行的改革。因此用“三冗”作为引导介绍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学生构筑起完整的历史脉络,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核心。同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多样的,学生通过解读历史材料和小组讨论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相比学生独自阅读材料分析,能够更为全面和深刻地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渗透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最后向学生讲解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阶级分析法,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该理论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本环节指向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水平2: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历史属于,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唯物史观:水平1、2:能够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四、南宋偏安—亡 四、南宋偏安—亡 (积重难返终亡国) 学生自学 南宋偏安并非本课的重难点,并且在初中教材中有较为详细的讲授,出于课时考虑安排学生自学。
五、结尾 教师提问:从北宋到南宋再到南宋的灭亡,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呢? 教师讲述:没错,习总书记提及我国军队的发展时曾经说过:“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靠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我国之所以有今天如此大的军事成就,离不开我国对军队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在现当代的世界,我们不能够忽视军事实力的培养,也不能够故步自封遵循守旧,我们要主动面向世界,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让我国更加繁荣。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结合所学与课本53页的问题探究中的材料和老师所给的资料,谈一谈你对两宋“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政治制度的看法,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学生自由回答 结尾回应开头,结合习总书记的语录,总结北宋和南宋亡国的经验教训,让学生了解军事实力和改革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性,渗透核心素养:家国情怀:能够具有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教学反思
①本课运用了认知冲突的教学策略,能够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处在较为活跃的状态。 ②本课重难点分配的时间较为充足,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深挖材料,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③本课有许多递进式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学生对本课的重难点形成深刻的认识。 ④本课内容编排较多,尤其是关于王安石变法所列材料较多,学生若未来得及进行课前预习了解相关内容,学生容易跟不上课堂进度。 ⑤本课较多内容由教师讲授,学生课堂参与性仍有待提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