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2 15:4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根据课标要求以及知识的连贯性我以“岳飞必死”为主线把本课设计分为四个部分:一、死于祖宗之法——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二、死于弱宋强番——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三、死于朋党之争——王安石变法;四、死于赵构偏安——南宋的偏安。旨在帮助学生利用熟悉的历史人物梳理历史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探究历史的精神。借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历史解释能力与家国情怀。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教材的四个子目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递进关系:宋初统治者鉴于唐末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但矫枉过正导致了严重的边防危机和财政危机,进而演化成全面的统治危机。为挽救危机,范仲淹、王安石相继主持变法,虽取得一些成效,但导致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加速了北宋的灭亡。北宋灭亡后,南宋继续秉持崇文抑武的方针,对外求和,偏安一隅。故无须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但本课内容过多,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本课教学,同时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须对知识性要点进行简单梳理,以“岳飞必死”为主线进行具体探究,不仅可以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同时又较为自然地落实了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学生虽然对两宋基本的历史史实有所了解,但多数是处于只言片语阶段,不具备系统化。所以在知识讲授时还是应该注重知识体系化的构建教学,让学生在高一阶段就养成学史的基本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了解,理解北宋初年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背景及各项措施。2.结合历史地图和文字史料等,分析两宋时期面临的内忧外患,从而认识到王安石变法的必要性和重要影响。3.了解两宋时段的历史变迁(尤其是政治方面的新变化),认识其对中华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4.通过对两宋历史的学习和岳飞等伟大历史人物的了解,激起学生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忧患意识,升华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教学难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意义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板书设计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从“岳飞必死”说起一、死于祖宗家法——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二、死于弱宋强番——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三、死于朋党之争——王安石变法 四、死于赵构偏安——南宋的偏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答与岳飞有关的关键词。 思考并回答与岳飞相关的关键词:抗金英雄、莫须有、秦桧、精忠报国、满江红…… 以“岳飞必死”为线索展开教学,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一、死于祖宗家法——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展示材料,说明岳飞违背祖宗之法的表现材料:南宋初年的兵权经历了一个由分到专的过程,日渐集中到少数将帅的麾下。这些将帅把官军变为私兵,众军相称必曰某姓某家之兵……凡此不无表明军队国家化的性质正在淡化,私家武装的性质却日益强化。……武将势力的坐大是建炎绍兴之际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与太祖以来抑制武将的祖宗家法是格格不入的。 —虞云国《细说宋朝》设问:宋太祖为什么要设立抑制武将的祖宗家法?具体措施是什么?展示“五代部分政权建立方式统计表”及“赵匡胤雪夜访赵普”材料。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地方权力过大,皇权旁落。做法:在政治权力、经济利益、武装军队等方面进行干涉,加强中央集权。自此具体说明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1)收精兵(军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守内镇外定期换驻地。①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削减节度使的实权;②设枢密院,使禁军的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都直接对皇帝负责;③实行更戍法;④各地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一半拱卫京师,一半驻守地方,达到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目的。(2)削实权(行政):中央派文官出任各州长官,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展示北宋地方政治架构图,说明宋朝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3)制钱谷(财政):设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赋税大部分上交朝廷。2.分散机构权力展示“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说明北宋时期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从而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三权分立。重文抑武展示《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历代开科取士人数统计图》说明宋代完善科举制,扩大考试人数,从而做到重文抑武的目的。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崇文抑武,文官政治;分化事权,中央集权;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展示材料,请学生思考宋太祖赵匡胤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措施有何影响?归纳总结:预防内部动乱,巩固国家统一,强化中央集权。“岳家军”的组建与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抑制武将的祖宗家法相违背。所以,岳飞必死。 阅读材料,并分析宋初祖宗家法制定的背景?依据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依据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以及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思考并回答宋初加强专制集权的具体措施。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依据图片史料概况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让知识构建体系化
二、死于弱宋强番——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展示材料,说明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大力消弱武将的兵权,使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导致宋军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签订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形成积弱的局面。展示材料说明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岁币,给北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积贫积弱的弱宋在强金的威胁下,岳飞之死已成定局。 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 培养学生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死于朋党之争——王安石变法 死于“莫须有”罪名的岳飞,实质是死于宋代的党争。以此引入北宋变法与党争。变法背景:展示材料,讲述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情况,说明范仲淹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基础。1069年熙宁二年,宋神宗任王安石“参知政事”,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主持变法。变法内容:①富国: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作用:缓和阶级矛盾、抑制豪强兼并、促进生产发展、增加财政收入。②强兵:措施: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保甲法、保马法等。作用:节省政府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增加武器装备。③教育:措施:科举改革、整顿太学作用:培养革新人才宣传革新思想。评价:展示材料,请学生结合变法内容思考其变法的利弊都有哪些。说明王安石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但是,变法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根据材料对王安石变法做出客观的评价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史实的能力,提升唯物史观
四、死于赵构偏安——南宋的偏安 材料:靖康二年(1127)四月初一,金军押解被俘虏的徽、钦二帝及宗室、嫔妃、大臣、工匠等3000余人撤离汴京,返回北方,同时掠走金帛财宝、法驾仪仗、天文仪器、图书乐器等,史称“靖康之变”。——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公元1127年,赵构南渡称帝,改元建炎,即历史上的宋高宗,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展示材料解释南宋偏安的表现:南宋建立后,逐渐形成几支主力军团。岳飞主战,反对和议。高宗重用秦桧,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并违背“不杀大臣”的祖宗家法,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他亲自下旨,岳飞以毒酒赐死。所以,岳飞死于赵构偏安。设问:岳飞之死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学生讨论回答:1.岳飞之死的根源在于国家的积贫积弱,连一个战功赫赫的英雄都保护不了,由怎么等保护好人民呢?所以我们要为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让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这样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了解南宋偏安的具体表现。通过小组讨论完成问题 培养家国情怀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1.践行立德树人首先要从教学设计入手。优秀的教学设计要从研读课程标准、深挖教材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确立教学目标做起。本课内容的设计就是在认真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史实掌握情况相结合,进而突出学习目标与德育目标。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采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岳飞之死为主线。让历史课更有历史味儿,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2.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有效的教学过程实施。利用岳飞必死为线索,勾起学生的学史热情。所以在内容讲授时更多的采取史料教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史料,得出结论。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历史的发展与流变是有继承性与发展性的。同时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PAGE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