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2 16:0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乾隆时期访华的英国使团代表马戛尔尼、斯当东、巴罗和亚历山大等人的回忆录、绘画为贯穿全课的线索,以“鼎盛”和“危机”为全课关键词。教师通过展示英国使团的回忆录、随行绘画等史料,并补充清朝的相关史料,让学生更好地神入当时的历史事件,在创设情境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同时本课贯穿了三大问题探究,学生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一点点攻破重难点知识。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中,上承接辽宋元时期的历史,下启晚清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容。教材将本课分为三大子目,分别是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出现。本人结合课标要求与学生情况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调整为清前中期的鼎盛、危机和盛衰反思三部分。通过补充清前期出使中国的马戛尔尼使团的相关史料,让学生全方位地理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重要变化及所面临的危机。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初中时已对清前中期的历史有初步学习,且相关的影视剧较多,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兴趣度。但因初中学习的知识仍相对零散,未建起系统的抽象思维体系。对于军机处的影响、疆域奠定的意义与中国面临危机的原因等抽象性知识仍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认识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与社会所面临的危机。能通过展示地图、补充相关文字、图片材料等途径,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归纳出清前中期治理边疆的措施,进而归纳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通过文字、图片等史料,认识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发展的特点,认识明清封建专制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通过分析马戛尔尼使团的史料与清朝本国的史料,认识中西方不同的历史发展趋势,认识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从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君主专制的措施,分析特点与影响。教学难点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措施与意义;清前中期鼎盛与危机并存的社会状态。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透过马戛尔尼使团看清朝乘兴而来——享誉全球的鼎盛败兴而归——无法掩饰的危机盛衰反思——鼎盛与危机并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通过英国使团代表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的对比性文字引入新课:材料一:科学家、艺术家和博物学家如果走遍这个辽阔的国家,除了好奇心得到满足之外,很可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何英国使团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2.向学生阐述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在清乾隆时期访华的相关史实,并简单介绍代表们各自的回忆录与绘画,引导学生接下来透过他们的作品来感悟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1.思考问题,带着疑问展开本课的学习。2.了解使团代表及其回忆录与绘画,带着疑问沉浸式感受使团代表们所描绘的清朝社会。 抛出矛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与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内容。
一、乘兴而来——享誉全球的鼎盛 本模块导入:展示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的节选内容。材料一:少数有幸被接纳为英国使团成员的人,因为要出使这个宫廷,就属于掌握这个非凡国家之统治大权的君主,一定应该沾沾自喜和感恩戴德了……总体而言,英国使团是怀着将要访问民族的好感起程的。—— 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问题探究一:为何英国使团是乘兴而来的?从疆域面积、城市状况、白银状况和人口数量,向学生阐述清前期鼎盛的基本概况。(1)疆域面积:比明朝扩大一倍以上,达到1316万平方公里。(2)城市状况:当时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全世界有10个,中国占6个。(3)白银状况: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中国。(4)人口数量:明初6600余万,清道光增至4.1亿,全世界占三分之一。展示图片材料,并从含义、特点两方面阐述奏折制度,并让学生思考奏折制度的影响。材料二:雍正帝批阅过的奏折。 (1)含义: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2)特点:迅速、保密性强。(3)影响:皇帝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决策效率,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展示教材内容,向学生解释何谓军机处。材料三: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主要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中外历史纲要上》补充唐、清两朝中枢机构的结构图。引导学生对比中枢机构的不同之处,并思考军机处的特点。答案:军机处完全处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中央集权不断集中,标志着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补充两则军机处的相关史料,并根据史料提出问题。材料四: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宜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赵翼《檐曝杂记》①材料五: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②注①:赵翼,乾隆年间曾任军机章京,办理军机处日常工作。《檐眼杂记》是笔记随礼,内容大部分是作者亲历亲见,也有一些失实传闻。注②:《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正史。根据史料思考问题:(1)军机处有何职责?答案:处理军国要务。(2)指出两则史料的差异,分析其史料价值。答案:材料四:军机大臣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材料四为亲历者,具真实性,但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材料五:军机处具较大的参考决策权力。材料五为政府编修正史,是为后世主流认识,可信度较高。补充教材中关于田亩制度的内容。明—一条鞭法:明嘉靖年间首府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规定农民不再为官府服役,改交役银。据每户人丁、土地两项标准算出役银的具体数目,与该户的天赋合并,折银征收。清—摊丁入亩:清康熙年间实行摊丁入亩,宣布以后每年的丁银都以康熙五十年 (1711年)的全国人丁总数为标准征收,此外多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年间将这笔数额固定的丁银完全分摊到田赋当中,每田赋银一两附带征收丁赋银若干(数额因地而异),称为“摊丁入亩”。由此人头税得以真正废除。思考问题:明清田亩制度有何异同?答案:(1)明-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制度,标志赋税由实物为主转向货币为主。(2)清-摊丁入亩:把人丁、土地为主的二元税制改为单一的土地税制,人头税得以废除,促进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根据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和南方地区几大分类,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清朝奠定疆域的表格。地域成就内容东南统一台湾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家族战败投降。清朝台湾设府,属福建省。东北抗击沙俄康熙前期组织雅克萨自卫战,1689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东部边界。西北稳定新疆平定准噶尔叛乱、大小和卓叛乱。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盟、旗进行统治。新疆设伊犁将军。西南管辖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改土归流土官改为流官,强化对西南各民族的管理。南方地区平定三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吴三桂守云南,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守福建),巩固统一。 补充清朝版图,根据标识向学生解释清朝如何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思考:版图奠定有何意义?答案:清朝版图奠定了近现代中国基本疆域,稳定 了社会生活,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边疆开发。补充斯当东在回忆录中的话,让学生感悟康乾盛世在世界上的地位。材料六:……从中国这个历史最久、人口最多的国家获取更多和更有价值的东西。——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结合本子目内容,反思问题探究一:为何英国使团是乘兴而来的?答案:政局稳定;疆域广阔;经济繁荣、耕地面积扩大,国家收入增加;人口大量增加。 1. 感悟英国使团来华前的兴奋之情,并带着问题分析原因。2. 品读数据并结合教师讲授,感受清期前中期的鼎盛状况。3.根据图片与教师讲述了解奏折制度,并思考奏折制度的影响。4. 根据结构图与教材内容思考军机处的不同之处与特点。5. 阅读材料,根据教材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听讲清朝摊丁入亩的具体内容,通过对比明清田亩制度的差异,思考摊丁入亩的特点与影响。7.根据教材内容完成表格,思考清朝是如何奠定现代中国版图,且有何意义。8.感悟斯当东在回忆录中对清朝的称赞,结合第一子目内容,思考为何英国使团乘兴而来。 1.通过展示使团代表的回忆录以引入本模块内容。进而形成本子目的问题探究。2.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概括及分析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3.奏折制度的影响相对简单,学生在观察图片史料与听教师讲解后,自主探究完成对奏折制度影响的分析。4.展示教材与结构图,通过直观对比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5.学生通过自主解读两则文字史料,全面理解军机处的职责特点与影响。两则不同时段史料的对比,让学生在思考中建立史料实证素养,进而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6.引导学生提炼信息,培养他们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通过对比新旧知识以强化学生对摊丁入亩这一难点知识的理解。7.阅读教材内容后填表,可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多方位地感受清朝疆域的辽阔。补充清朝疆域图,将直观图像与教师解释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8.通过补充英使团的回忆录,让学生深入历史场景中感受康乾时期的鼎盛,并与问题探究一相呼应。
二、败兴而归——无法掩饰的危机 本模块导入:展示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的节选内容。材料一: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任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假如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完了……虽然船不会立刻沉没,他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岸上撞得粉碎……它将永远不能修复。——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问题探究二:为何英国使团败兴而归?展示约翰·巴罗、马戛尔尼对于政治危机的描述。材料二:中国政府在世界历史上空前成功地治理百姓,采取措施克服种种灾难,保持国家稳定。——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材料三:皇帝被捧为众黎庶共同之父,因此也赋于统治百姓的权利,犹如一家之主。——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材料四:政府虽是独裁统治,至少施政井井有序。威猛而无害,镇压虽可怕,但打击面不大。——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五:现今在位的皇室是在中国掌权的第二十三个新王朝。目前是一小撮鞑靼人对3亿多中国人的彻底独裁统治。——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清朝军机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思考问题:如何评价军机处的设立?答案:优点:办事效率高;维护统治。缺点:皇权发展到顶峰;政治僵化。展示约翰·巴罗、马戛尔尼对于社会危机的描述。材料六:我们喝过的茶叶,(百姓)贪婪索取,烧开后使用。他们的主食包括一点米饭,一些菠菜和炒过的葱,一天只吃两顿。——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材料七:(官员)对湖里的鳝鱼和准备供应的好吃东西感兴趣,对植物却兴趣索然,无意为花草停留下来。——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材料八:尽管宫廷内气氛平静,一片祥和,但不能掩盖全国远非安宁融合的形势。——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九:遥远省份频繁的起义是百姓真实感情和愤怒的明确警示。——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根据教材内容补充白莲教起义的相关解释: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领导的。四川、湖北、陕西3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10年之久。嘉庆后期,支派天理教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北京皇宫。展示斯当东对人口激增的描述。材料十:在中国,平均每一平方哩所有的人数比欧洲最集中的国家平均一平方哩所有的人数多三百人以上,也就是三分之一的比例。——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补充清朝前期人口增长速度与人均田数的表格材料十一:——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绘制思考:人口激增会带来什么问题?答案: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加剧破坏生态环境,人口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展示马戛尔尼对清朝商业贸易的描述。材料十二;将近40年过去,我们知道的中国对外开埠贸易地点仅限于广州。欧洲人常光临该港,主要在当地进行买卖。——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补充清朝君王重农抑商政策的相关史实。材料十三: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之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清世宗实录》卷五七思考:如何看待清朝的经济政策?答案:闭关锁国、一口通商和重农抑商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国贸易不受外来侵扰,稳定了清朝的统治与社会稳定,巩固了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但这些政策扼杀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落后于世界之林。展示亚历山大在《中国衣冠举止图解》中关于中国军人的画像——《拿火绳枪的兵勇》,并补充陈璐对这一军人画像的解释。材料十四:亚历山大《拿火绳枪的兵勇》材料十五:画家在对其进行细致描绘后,揭露画中兵勇的胸铠与护肩只是用棉絮填充而成,看似威武的头盔也只是用硬纸板制成。其军事状况虚弱的一面在英使团成员面前已暴露无遗。而士兵的枪看上去很像葡萄牙人的老式火绳枪,因此中国的火绳枪被认为是由葡萄牙人传入的。 ——陈璐《乾隆晚期的视觉图像》思考:如何评价清朝的军事状况?答案:军事实力下降,落后于世界军事的发展(仍以冷兵器为主)。展示斯当东回忆录的内容,并补充教材对文字狱的描述。材料十六:在中国的政治、伦理和历史的文献中找不到任何自由色彩的理论,他们认为这种理论最后一定导致犯上作乱。……统治者永远受到出版物上所宣传的道德准则的支持。他可以利用印刷按照自己的意图指导人民的思想。——斯当东《我看乾隆盛世》材料十七: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从压制汉人的民族意识发展到对诗文字句望文生义,吹毛求疵,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 ——《中外历史纲要上》引导学生思考清朝思想控制的情况。展示由乾隆帝复信整理而成的表格、补充清朝外交状况的相关解释和斯当东的回忆录。材料十八:此表根据乾隆帝给英王的复信整理而成。——丁水娟《一曲难以忘却的悲歌》英国派出以马戛尔尼为特使的代表团访华,提出贸易通商等要求。但清政府断然拒绝了英国的要求,错失与西方接触的良机。材料十九:中国政府还按照各国使节迁就中国的妄自尊大的种种要求的不同程度,来确定这些国家的重要性。今天的世界贸易日益发达,国际交通日益频繁,任何一个小国的重要性都不应当忽视。一个国家的富强程度不只依靠本国的发展,而且也有赖于它的外交事业。——斯当东《我看乾隆盛世》思考:如何评价清朝的外交态度?答案:清王朝处于农业文明的鼎盛时期,长期闭关锁国,沉醉于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中,对近代国际准则、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潮流所知甚少,对即将到来的危机茫然不觉。清政府虚骄自大、固步自封的心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1. 感悟英国使团来华后的失落之情,并带着问题学习本子目内容。2.根据回忆录材料,归纳清朝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军机处设立所带来的影响。3.根据回忆录材料,感悟清朝贫富差距之大,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危机。4.阅读文字材料,对比分析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人口激增所带来问题。5.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思考清朝重农抑商、限制海外贸易的状况。6.仔细分析《拿火绳枪的兵勇》,结合文字材料分析清朝的军事状况。7.仔细分析斯当东的回忆录,结合教材分析清朝的思想状况。8.根据表格内容与文字解释,思考清朝的外交态度。 1.通过展示使团代表的回忆录以引入本模块内容,进而形成本子目的问题探究。2.引导学生辩证性看待历史事件,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思考问题,培养良好、全面的历史事件思考能力。3.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其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素养。4、5.通过史料解读与数据分析等形式,全面呈现清朝人口激增的社会现状与商业发展不畅的史实。在史料解读中培养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的素养。6.绘画的运用一方面能吸引学生注意,多元化呈现清朝的军事状况,文字解释的辅助让学生更全方位地了解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解释素养。7、8. 运用史料解读与表格分析等形式,全方位呈现清朝思想、外交领域的状况。在史料解读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的素养。
三、盛衰反思——鼎盛与危机并存 展示亚历山大在《中国衣冠举止图解》中所画的两名中国人。材料一:《被扣押的贫民》。材料二:《穿便服的官员》。对比分析这两名中国人有何不同之处,并思考造成差异的原因。问题探究三:使团来华前后的对比给我们什么启示?展示中英两国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和外交上的差异,并补充相关史料。材料三:正是在同一个时间, 在地球的另一端尤 其是在英国 一种新的文明——挑战全球的工业文明正在萌发;一场伟大的革命——最终改造了整个旧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一个新的运动——冲决中世纪封建神学桎梏束缚的思想启蒙运动正在蓬勃发展。由此以降仅100多年历史,就彻底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的格局中的地位,中国由一个洋洋自得的天朝大国急剧地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而一蹶不振。 ——《学习时报》编辑部《落日的辉煌——十七、十八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反思为何英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展示亚历山大在《中国衣冠举止图解》中所画的两个不同阶级的人群,引导学生感悟清朝鼎盛与危机并存的社会现实。材料四:《大运河旁用餐的纤夫》。材料五:《中国妇人和她的儿子》。补充马克思对清朝的相关评价。材料六:一个人口几乎占全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事,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精选集》思考:清朝最终被打垮的原因。答案: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府僵化;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一口通商政策;思想上文字狱盛行,钳制百姓思想;军事上军备力量落后;外交上沉醉在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中,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社会动荡,农民起义屡发,人口激增导致加剧人口贫困化,人地矛盾突出。通过展示习近平的讲话,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思考:材料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反思问题探究三:使团来华前后的对比给我们什么启示?答案:居安思危、忧患意识、以民为本、主动迎接 挑战、改革开放创新…… 1.通过绘画感悟清朝鼎盛与危机并存的社会现状,并带着问题探究学习本子目内容。2.根据课件思考英国使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原因。3.通过绘画感悟清朝不同社会阶层生活差异之大,并分析马克思的话。4. 阅读材料,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启示。 1.多彩、矛盾的图片史料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清朝鼎盛与危机并存的社会现状。进而引出第三个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子目内容,培养他们的问题探究能力。 2.结合之前学过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取、总结知识点,并通过对比分析、提炼史料来得出结论。3.矛盾性图片史料的选用,更具冲击性地反映清朝鼎盛与危机并存的状态。文字史料的补充引发思考,使学生深入分析清朝衰败之因。4.运用材料和小组讨论,学生在分析英国使团与清朝盛衰现状的同时吸取历史教训,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在情感的升华中落实家国情怀培育的这一任务。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全课以乾隆时期访华的英国使团代表马戛尔尼、斯当东、巴罗和亚历山大等人的回忆录、画像等作为线索,以“鼎盛”和“危机”作为本课关键词展开教学。其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从中西方的不同发展轨迹中感悟居安思危、改革创新的重要性,进一步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由于本节课采用《中外历史纲要(上)》这一新教材,教师要在一节课中讲授极大容量的内容,但上课时间却极其有限。在教学环节的优化、选用史料的精炼和对学生思维的调动与点拨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吾定虚心接受意见并修改不足!
PAGE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