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第15课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中的最后一课,在第四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明朝到清前中期统一全国和边疆建制的措施和影响,认识明朝到清前中期政治面临的危机,下启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的进一步加深及中国近代史的开启。 该课内容四个子目,分别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思想领域的变化、小说与戏曲、科技。四个子目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社会经济的新变化和新发展促使了市民阶层的壮大,从而导致小说、戏曲等方面出现适应市民需求的新变化,也引发了倡导个性自由等一系列新思想的诞生。同时,明清时期的科技进入总结性阶段,而西方科技的传入也带来了一些新因素。但是总体而言,这些新变化的产生并没有足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力量,仍然处于明清统治者压制下的萌芽,与世界大势相比,表现出转型的困境。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新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思维水平已逐步发展为以抽象思维为主,辩证逻辑思维逐步趋于优势地位。从知识上而言,高一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已对明清时经济与文化的基本史实有所了解,但未能建构起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未能从宏观上把握整个明清时期的发展特征,对于思想领域新增的如陆王心学、离经叛道的思想等的理解和把握也较为困难。在此基础上,高中教学要避免与初中教学的简单重复,在同一知识点上拓宽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做好主题引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明清历史的理解和对知识体系的建构。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文字、图片等史料重现明清时期的经济与文化,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能够分析和梳理明清时期在经济、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理清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和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 2.通过把明清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置于东西方文明的具体时空下进行考查、分析、理解,学生能够从世界的角度更加客观地理解明清时期所处的地位与面临的危机,理解明清时期未能发生社会转型的原因和局限性。 3.通过对东西方文明发展的比较,学生能够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与规律,做到以史鉴今,联系现下中国的发展道路,为祖国未来的进步与发展出一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明清时期在经济、文化、思想、科技领域的新变化。 (二)教学难点 明清社会在世界背景下的地位与面临的危机。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视频、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史料研习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关于明清时期来华传教的传教士卜弥格的简介和材料,引入新课。 材料1: 卜弥格其人:17世纪来华波兰天主教传教士;第一个将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文化成果介绍给西方的欧洲人,被誉为“波兰的马可·波罗”;著有《中国地图册》、《中国植物志》等。 材料2: 当罗马教廷质询卜弥格“何不多带中国侍从俱来?”这一疑问时,卜弥格解答原因有三:其一,“盖因华人体质不强,不适于长途旅行。当时被指派随行者甚众,仅有两人愿往;而此两人中之一人因病止于中途,别一人在道数濒于死”;其二,“中国人之自尊心,使之自负其政治、其学识、其财富皆优于他国;则其不愿声称求救他国可知也。是故不愿遣华人赴欧洲”,其三,“中国商人不甚解葡萄牙语,如何能用此种语言与之交谈国事”。 ——欧阳哲生《盛世下的忧患——中西关系视角下的康雍乾盛世》 设问: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中国人不赴欧洲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人有这样的认知? 答: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对本国的政治、学识及财富都十分自信。(由此引出明清之盛导致) 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带着疑问进入本课学习。 引导学生从世界视角审视明清时期的中国,带着疑问进入本课学习。
一、明清之盛 (一)思想之盛 1.明清思想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有何特点?(引导学生根据教材P85内容,自主完成明清思想出现新变化的表格。) 时间人物思想思想特点明朝中期明朝后期明末清初
2.借助明清时期思想家的典型语录,让学生讨论明清时期思想的共同特点。 材料1: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 ——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2: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 材料3: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4: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5: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顾炎武《日知录》 答:共同特点: (1)追求自由、平等,强调主观能动性 (材料1、2得出) (2)反对专制制度,具有重商思想 (材料3、4、5得出) 3.进一步完善明清时期新思想的表格。 (二)文艺之盛 4.明清文学艺术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有何特点?(根据教材P85-86内容,自主完成关于明清时期文学和艺术方面新变化的表格。) 领域时间作者名称地位小说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中期清中期清中期戏曲明朝清朝明清道光年间
感悟京剧之美 品一品:播放关于国粹京剧的简介影片,时长约4分钟。 辨一辨:根据影片介绍辨别京剧中的经典扮相“生旦净丑”。 (三)科技之盛 6.明清科技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有何特点?(根据教材P86内容,完成表格,并小组合作讨论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 时间领域作者作品特点明后期明清
1.阅读教材,自主完成表格内容。 2.讨论归纳出明清时期新思想的共同特点。 3.将表格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4.根据教材内容填写表格。 5.观赏影片,了解京剧的基本信息。 6.根据教材填写表格,并进行小组讨论。 1.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收集、整理能力,让学生在整理中大致把握明清出现了哪些新思想。 2.帮助学生理解明清时期的关键思想,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历史解释素养。 3.培养学生养成归纳总结信息的习惯。 4.这部分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详细学习过,较为简单,只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和归纳。 5.让学生感受作为国粹的京剧之美,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兴趣与热爱。 6.对初中阶段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同时凝练出特点。
二、盛世之因 1.合作探究: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请你用图示的方式展示这些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1: 这一时期(明清)大为繁荣的小说、戏剧也竞相以普通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追求作为题材,屠夫、小贩、商人、妓女、牧童、村姑、绿林好汉,以至三教九流进入文学殿堂,成为文学中的主人公,“好货”“好色”成为许多作品的共同主题。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明史》 材料2: 与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只是限于几个大众城市不同,明代中叶以后的商品经济浪潮已经突破了大中城市的局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市民阶层人士变得庞大复杂起来,它包括了商人、店员、贩夫、手工业者、游民、士卒,下级官吏、下层文人、妓女等各色人物。......加上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工商业者已日益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 ——王言锋《中国十六—十八世纪社会心理变迁与白话短篇小说之兴衰》 答: (1)历史现象:思想文化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2)内在关系图: 2.根据教材P93-94内容,请你填写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具体表现有哪些? 【概念解析】 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 领域新变化农业手工业商业
农业: 美洲作物的传入和哪一事件有关?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3: 番薯“或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素,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龚不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少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答:(1)新航路开辟。 (2)影响:粮食产量增加,缓解人口压力;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推动农产品的商品化;过度垦荒,造成生态恶化。 手工业: 阅读材料4、5,在农业和手工业领域产生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 材料4: 近镇人家多业机杼,间有业田者,田事皆雇西头人为之。西头,谓石(门)、桐(乡)邑界,其地人多而田少,往往佃于他处,每于春初挈眷而来,年终挈眷而去,名曰种跨脚田。 ——沈廷瑞《东畲杂记》 材料5: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 ——《明神宗实录》 答:产生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近似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 材料6: 中国的这种全球化贸易,使大量生丝、丝绸、棉布流向各国,由于海外各国始终处在结构性贸易逆差之中,导致白银货币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在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将近48000吨白银,通过马尼拉获得10000吨甚至更多的白银。这些加起来,中国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 小结: 1.小组合作探究,找出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关系。 2.查找教材内容完成表格。 3.结合材料进行自主探究。 4.剖析两则材料找出新型生产方式。 5.阅读材料及图片。 6.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及整理表格信息。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史料解读,学生能够明确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理解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习惯,形成论从史出的意识。 4.运用材料让学生加深对新出现的史论概念的理解。 5.让学生通过材料了解明清时期白银通过对外贸易大量流入的史实,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3.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概括能力。
三、盛而实危 1.合作探究:明清时期在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都出现了新的因素,为什么最终没有推动社会转型? (一)经济层面 材料1:(明清时期) 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二)政治层面 材料2:在晚明“经世致用”学风盛起和西学东渐之后,清廷仍未注入科技实学新知识,继续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朱熹集注为依据,“代圣贤立言”。非但未能利用统一、规范、高效率的教育选拔机制为促进工业化和社会转型开路;反而脱离社会发展大势,顽固复制旧官僚、旧体制,严重阻碍近现代化进程。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政治:①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 ②文化专制政策束缚人们思想。 (三)外交层面 材料3: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也曾提供打开视野、融入工业文明潮流的机遇。明末徐光启不失时宜地提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通过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赶超西方的主张。清统治者则只留意历法、火器、地理等局部器用层面,固守华夷之分、西学中源的千年古调,最终随着雍正年间耶稣会士被逐出国门而中断中西文化往来。清朝闭关自守的消极防御对策,并不能从根本上抵挡住殖民势力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更加远离世界潮流。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外交:闭关自守,固步自封。 2.明清时期在经济、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看似昌盛的明清社会实际上是被裹持在日益僵化的体制下的。同时期的西方社会,已然渐行渐远...... 领域中国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
1.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史料的解读。 2.自主填写表格。 1.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解读史料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能力,进一步认识明清社会的危机和困境。 2.引导学生把明清时期的中国与同时期西方进行对比,进一步理解明清时期社会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四、反思与展望 反思与展望:学完这一课,你认为对今天的国家治理有什么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对我国的影响,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善于积极应变,既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国内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要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 ●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善于预见和预判各种风险挑战,做好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预案,不断增强发展的安全性。 从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谈启示。 将历史教训与当下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引起学生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课堂小结 教师进行全课知识点的小结和梳理。 倾听,进一步进行知识巩固。 帮助学生架构知识框架,进行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