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为依据,立足于新教材,以“主题引领式”教学为指导,立足课堂实践,利用视频、微课、史料、图片等多种方式丰富课堂教学,通过小组合作、主题探究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牵引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共情”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凸显学生在课堂上和学习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利用问题牵引,学生小组合作,更有利于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生生合作等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在主题内容设计方面,打破教材局限,将教材从变成材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增加典型史料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创设历史情景,并将情境与课堂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掌握历史脉络,形成理性认识,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思维和能力的衔接,从直观、鲜活、有趣、动情的角度出发,通过巧妙的设计达到历史思维的升华。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本课共三个子目,分别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如题目所示,讲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前期的概况和中国共产党在危急的情况下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历程。本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共产党由依赖国民党到独立探索属于共产党独特道路的开始,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起点。线索性的把握本课能更好的为后面的课程内容打下基础,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新道路的艰辛,认识体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意义。(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学习对象为高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对本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主要停留在对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故事性认知,对于本课中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都较为生疏,例如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意义以及长征精神的理解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本阶段涉及的线索把握,国民党共产党之间的关系,中外的联系都非常陌生。高一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历史知识的概括、历史相关知识的比较、分析的能力,能够在教师主题引导组织下,问题引领下进行小组交流、协作讨论等活动,但自主学习探究和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需要教师不断地指导与培养。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唯物史观:通过了解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统治上的基本统一,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知道上层建筑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发展。通过了解共产党在井冈山上的实践活动,为毛泽东提出井冈山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不同历史阶段毛泽东诗词,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文化作品与时代息息相关,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提升历史唯物主义素养。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展示历史事件,通过历史地图展示长征路线和过程,提升识图、读图能力,增强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够得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特点,由此理解共产党被迫探索新道路、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原因、意义,以及通过理解红军长征的作为革命新道路探索过程中的考验会发生的原因和伟大意义,借此提高史料实证意识,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历史解释:以史料和教材为依据,对本课内容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学生能够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和历史逻辑,在通过围绕问题与同学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形成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形成属于自己的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通过观看视频、体会材料、观察图片、地图等,学生体会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和过程中无数的共产党人的牺牲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体会伟大的长征精神,感悟长征精神在当代的时代价值,认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今日美好生活的不易,提升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共产党探索新道路的背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含义、原因和意义;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内涵、意义;长征精神。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献材料 视频 多媒体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材料分析法、图示法、小组合作探究学法:合作探究法、主题—情境—问题学习法
板书设计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时代:一个时代的抉择群体:一群人的探索个人:一个人“信仰”的淬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人,人与人,组成了群体,一个个群体,由于不同的利益需求,形成了规则和秩序,形成了社会。社会逐渐发展,推动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了解感悟 用简单的话引起学生关注和思考,也点明本课的思路。
一、时代 一个时代的抉择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事,这个阶段,是国共十年对峙的十年,这是怎样的十年,给了共产党一个怎样的时代呢?(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出示时间轴,展示此阶段国民党政府发生的重要的历史事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根据时间点找出相应的历史事件并梳理重要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师:1924—1927年汪精卫的反革命政变之前都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在这个阶段,国民党政府内部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时间轴的时间点进行梳理。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组织起北伐军队,进行北伐,主要的北伐对象就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北伐顺利进行,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实势力。革命的中心也向被迁移到了武汉,由此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主管武汉国民政府的是汪精卫。之后蒋介石与汪精卫发生分歧,蒋介石在南京另立政府,被称为南京国民政府。至此,与在北方的由日本支持的汪精卫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1927年9月由于宁汉合流,武汉、南京国民政府合并,迁都南京。主导新政府的蒋介石主张继续北伐,消灭张作霖的势力。日本为了震慑住国民政府,阻碍统一,悍然发动了“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日本见张作霖无法满足其侵略要求,在皇姑屯将其炸死,这就是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国仇家恨的刺激之下,迫使张作霖之子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师:1928年12月随着张学良的东北易帜,标志着北伐的结束,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设问:结合教材P127页的内容和以下材料,总结国民政府统治的特点。1.提供第一组材料:通过军阀势力分布示意图和这个时期代表统一政府的蒋介石政权与其他军阀的战争状况,最后凸显蒋介石政权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无法真正表明“统一”,用最后一个材料,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的话,表明统一仅仅是“形式上的统一”。 2.提供第二组材料: 通过1928年《训政纲领》中规定的国家采用三民主义,训政时期的建国大纲,实行无权分立,体现其表面上的民主。同时提供另一则摘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的材料“1929年国民党对中华民国之政治治权负全责”,制造认知冲突,突出国民党政权的专制实质。3.提供第三组材料:提供了湖北省武汉1931年的水灾,面对洪涝灾害、瘟疫等情况,当地官员在有财政预算拨款的前提下挪用、亏蚀救灾款项,置百姓生命如草芥。以小见大,从一个省窥视整个国家的政府官员。4由此紧接第二组材料,进一步凸显不仅国民党政权实质是专制,政府中的官员更是腐败,漠视民生。 师:在经济方面,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基本完成统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提供第四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材料分成两个部分,左边提供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经济上采用的有关的措施,在统一政府制度性措施的推动之下,它的作用是两面的。右边提供了两个材料,第一个材料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这段时间民族工业的发展。而第二则材料可以看出南京国民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力,极力侵蚀民族经济,利用四大银行垄断国内经济,助长官僚资本的疯涨。这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也直接影响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5.提供第五组材料:通过珍贵的典型的图片,真实再现了当时国民政府在外交上主张废除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民众上街游行的情境,结合国民政府的“修约”宣言,综合得出在外交上,南京国民政府在外交上的努力有取得一定的成效,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中国的自主地位,但第二个材料则可以看出其中的保留“……若收回租借,则次第交涉”,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没有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小结:通过第一个资料群,基本展示了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概况,由此总结出其本质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中国广大的劳动群众和农民是采取剥削压迫的态度。这样的阶级属性无法得到人民的支持。为后面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自身道路过程中关注、重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最终赢得了民心奠定基础。师:这样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占据政治、军事的主导,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这样结合的结果是,当国民党叛变革命,对共产党非常不利。国共合作失败 1.提供材料:从1925年孙中山病逝后到1927年7月15日国民党的反革命措施和从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被暗杀的共产党人数以及共产党员总体人数的减少的材料。由此凸显共产党前路的艰辛和无奈,为第二部分共产党独立探索革命道路铺垫。 2.提供以下材料: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或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或是拿起武器,奋起反抗…… 过渡:在这种情形之下,一个在内忧为患背景下挣扎成长起来的新政党——共产党,如何开辟属于自己的革命新道路的,使中国革命迎来曙光,带给中国一个崭新的未来?让我们进入第二部分,群体 一群人的探索。 结合时间轴基本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梳理形成历史线索。带着问题分析材料,思考回答思考回答结合课本,梳理知识点;根据设问,思考问题;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思考。 通过时间轴,标出各个时间点,让学生利用教材内容索引归纳课本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时间线并理解历史名词,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由此形成清晰的历史线索并引导学生渐渐形成利用时间线索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前面三组材料都是从政治角度进行描述,在让学生分组总结的过程中,追问“这是从政治、经济、外交哪个方面进行描述的?”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并形成归纳信息的逻辑。通过第一个资料群,基本展示了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概况,由此凸显南京国民政府的反人民、剥削实质。进而为共产党的独立探索道路奠定基础。通过材料,紧接着第一个材料,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两难情境,学生仿佛自己就是当时的共产党人,设身处地深入思考作为一个新的政党,应该何去何从。
二、群体 一群人的探索 师:中国产党是在这个特殊时代里成才起来的一群人的结合。这“一群人”有着共同的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有着坚定的革命方向:共产主义。目标有了,方向确定了,是否意味着前路坦荡? 过渡:通过对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回顾,我们知道共产党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如何突破当前的困境呢?需要这一群人共同的探索。 (一)探索正确的革命方式:提供材料:展示时间轴,呈现国民党反动派从1927年“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的探索。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应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决定将当时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力量集中到敌人兵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南昌,以便发动起义。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到八七会议毛泽东强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主张武装反抗国民党,并与1927年9月进行秋收起义。课看出共产党探索出的革方式是:武装斗争。(二)探索正确的革命重心:1.展示毛泽东对起义军的讲话。感受革命过程的艰辛和苦难,明确所有的“必然”的历史结果和伟大的历史功绩,不是某位“伟人”的神机妙算,而是无数先烈,无数不知名的人组成的团体不断“试错”之后的结晶。2.提供第一组材料: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里面的关键信息是秋收起义原计划攻打城市长沙,但是遭遇失败,因此毛泽东提出应该去“乡下”,也就是农村。3.提供第二组材料:材料呈现中国前期革命以苏联为指导,学习苏联的“城市中心论”。但是从毛泽东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可以看出经过革命实践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思考后,已经出现了新的思考和定位,出现了以农村为中心据点的想法,即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小结:这是前期探索失败之后的及时调整,也由此为后期正确道路的探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重心:农村。(三)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 本部分从时间轴入手介绍井冈山道路的发展概况,进而从走井冈山道路的原因,内涵、意义三个方面剖析共产党人探索出的革命新道路的内容。1.提供时间轴材料:通过时间轴带领学生梳理重要时间节点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对比国民党和共产党各自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探索提供从时间段到更细的时间点的发展条件。同时也可以看出从时间上了解1927年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星星之火”逐渐旺盛的概况。2.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的原因:提供几组材料,通过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材料解析,引导从经济、群众基础、政治环境、地理位置以及先进政党角度进行探讨。经济:小农经济为主,自给自足,农民普遍贫困,同时受到地主的压迫和剥削。群众基础:农民深受压迫,革命愿望强烈。政治环境:军阀的混战,无暇顾及共产党的发展。地理位置:通过2副地图的对比,看出革命割据势力主要在于几省交界,国民党统治力量相对薄弱。3.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的内涵:提供框架图,教师引导讲解的方式理解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由于课本没有这部分内容,但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涵非常重要,讲课清楚有助于学生理解共产党能够利用本道路最终能够赢得农民支持,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4.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的意义提供两组材料,两组材料是分—总关系。第一组材料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角度呈现井冈山道路实践后的影响。这是分的方面。第二组材料提供了一副地图,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刚建立时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最后提供一组数据,参与共产党工农红军的人数,由1928年的两千多人变成1930年十多万人,革命根据地变成十几个。师:新的道路在这一群无畏艰险、不断探索的共产党人的努力下终于“踏”出了新路的轨迹。从材料看,这样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共产党特色的路,也使农民获得了实惠,赢得了广大老百姓的支持。过渡:但是,这样的道路,真的得到共产党内部的支持,真的能够迎接理论和实践以及时间的考验吗?4.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考验 (1)理论考验:通过2则材料,看出共产党内部对井冈山道路的质疑,仍然坚持走苏联式的城市包围农村道路。看出来自共产党内部对革命道路理论上的质疑。 (2)实践考验:在坚持走井冈山道路,以农村为中心的正确指导下,前面4次围反剿取得成功,而面对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共产党在反围剿的过程中,以“城市”中心的战略整体上颠覆了原来的正确道路,以王明和博古为首的党内领导人开始犯“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这是在实践中对革命道路的考验。共产党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由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通过动态路线图展示红军长征的过程,让学生对过程中的困难有基本的认知。同时点出在长征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主导地位,也验证了井冈山道路的正确性。师:长征,虽然是共产党作为一个群体在探索道路过程中面对的一次重大的生死攸关的考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淬炼的长征精神,确是这个群体的精神结晶,灵魂的升华。长征精神不仅在那个时代成就了共产党,助力共产党实现了战略转移,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大的激励当代人的价值。 从课本中提取信息并在小组合作中展示。梳理重要历史概念的内涵和意义。解读材料信息,共情,思考 学生根据课前小组分组安排,分工协作完成对材料的分析,并选出代表阐述答案根据时间轴进行知识梳理解析材料,体现信息,根据问题角度形成答案感受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复杂性和艰难性分组合作,研读史料,展示。 阅读材料,思考。 通过一个逻辑图,展示共产党探索的几个方面,包括革命的方式、革命的重心、革命的道路三个问题,让学生对本部分内容有整体的认知。结合教材和时间轴,引导学生梳理几个重要历史概念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进行解读,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感受革命过程的艰辛和苦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生生合作的方式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史料解析能力。合作讨论后进行展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分工和展示的能力,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综合能力。通过史料分析掌握认识历史事实的方法与途径通过材料群进行主题探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三、个人 一个人“信仰”的淬炼 师:长征精神是群体精神,群体精神是个人精神的聚集。这个群体中的“个人”又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的?让我们一起从毛泽东的诗词中感悟个人“信仰”在时代中的淬炼。在面对国民党反革命政变,原有的合作和国民党共产党共同构建的前景被无情打破,在大革命失败前夕,毛泽东途经武汉,“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怀以苍凉悲壮之情登上黄鹤楼一吐心曲。这种失望、悲恸无以消解,唯有寄托于酒波滔滔。共产党在寻找自己道路的过程中,创建了自己“工农红军”,但是探索道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走了弯路,“秋收时节暮云愁”可以看出毛泽东作为秋收起义主要领导者的惆怅。试错,是为了最后能够找到“对”的道路。“井冈山道路”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情况下开辟出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争取农民的支持,工农一心“更加众志成城”,由此看出毛泽东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越来越坚定,也越来越充满信心。“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更是展现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复出后,在1929年12月28日至30日召开了古田会议,整顿了红军,整肃了不同意见。在30年初他行事甚为顺利。这首词展现了这段时期心情的愉快。失败?挫折?只是磨炼意志的必修课而已。经历过在中央苏区被夺权后的郁闷和不快,坚持革命信仰的毛泽东终于迎来了复出的一天,心情愉悦,“自己”的心情也将跟革命的形势一样“风展红旗如画”。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误,过程艰苦卓绝,无数共产党人在这个过程中牺牲。1935年终于取得长征过程中第一次重大胜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曾今的失败算什么?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勇于正视失败,勇于面对挫折。跌倒就爬起来,从头越!长征过程中越加艰苦越加锤炼了革命信仰。更不用说毛泽东这首《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间经历的苦难,只为迎来最后的胜利。“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全诗看不到一个“苦”字,仿佛一个局外人在叙述他人的经历。这不是淡漠,是毛泽东作为坚定的革命者挥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师:毛泽东作为革命年代共产党这个群体的重要代表,他在革命实践过程中留下来的诗句,正是他个人的思想的重要体现。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时的悲愤和无措,到革命初期探索革命道路经历挫折时的愤懑和沮丧,到中央苏区被夺权后复出时的淡然,最后在长征过程中面对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展现。这是一个人心智成长,逐渐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群体——共产党,作为一个逐渐锤炼革命信仰和坚定革命信念的过程在个人身上的折射。也是这个时代赋予共产党、赋予每一位共产党人的考验。 理解感悟了解、感悟理解感悟结合背景,感悟观察图片思考、感悟 培养时空定位素养结合地方史讲解有利于贴近学生生活,增强自豪感,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提升家国情怀素养。有助于学生感受长征的漫长与艰难,培养时空定位素养前后照应,升华本课主题,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意识,引发学生共鸣。理解时代造就群体和个人。以及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立志向上,肯定自己的能力并努力拼搏,为所处的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堂小结 带领学生按照时间轴梳理知识点,并从本课小主题入手进一步升华。个人、群体、时代,人的聚合,书写了人的历史,书写了这个群体的历史,也成就了时代的伟大。这个过程中铸造的精神,历久弥新。
教学反思
本课主线采取的是大主题和小主题镶嵌教学。大主题用时代-群体-个人串联。小主题用具体知识点的探究形成线索。本课时间跨度较大,历史概念比较多,学生很多知识点比较陌生,教学难度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时间轴,帮助学生梳理线索并形成基本的历史逻辑。同时精选史料,将具体史料放在小主题下面探讨。帮助学生理解重点概念,培养学生解读历史材料和形成历史解释的能力。上完本课后发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时间分配上略紧,需在再做调整;第二,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材料的时间较长,对问题的思考需加强引导;第三,注意课堂生成的利用,如若利用好将会是出彩之处。
PAGE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