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2 17:4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陈独秀小传(1879—1927)安徽安庆人
1896年 17岁考中秀才 赞同康梁维新
1902年 先后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多次流亡留学日本
1915年 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开启新文化运动
1917年 到北大任教 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1919年 五四运动总司令 营救学生被捕
1920年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返回上海继续新文化运动
1921年 中共一大起连续五届总书记 领导工人罢工
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
1927年 大革命失败后与中共渐行渐远 后被捕入狱
抗战后被释放,晚年客居四川
1942年 病逝四川江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19——1927
目录
PART
01

五四惊雷
新式思想兴起与传播
1919
PART
02

日出东方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921
PART
03

洪波涌起
国共两党合作与破裂
1924
五四惊雷
PART
01

新式思想兴起与传播
1919
五四惊雷
五四前的时代背景
1918.02.01
1918.05.15
1918.09.05
1918.11.15
1918.11.28
皖系引奉军入关
劫走大批直系军火
军阀混战
北洋政府统治黑暗
《新青年》发表
鲁迅《狂人日记》
新文化运动
推动思想解放
上海永安公司
南京路正式开业
民族工业
壮大工人阶级
李大钊发表
《庶民的胜利》
十月革命新方向
一战胜利庆典
中国是战胜国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五四惊雷
五四运动的发展
1919.05.04
北京学生街头游行请愿
1919.05.09
1919.06.03
蔡元培辞任北大校长
1919.06.05
上海工人罢工,蔓延150多个城市
1919.06.10
北京学生有大量学生被捕
1919.06.06
北京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
1919.06.11
1919.06.28
宣布曹、章、陆三人 “辞职”
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陈独秀派发《北京市民宣言》被捕
五四惊雷
工人阶级的力量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人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工人阶级
前期 5.4-6.3 学生 北京 罢课 失败
后期 6.3以后 工人 上海 罢课 罢工 罢市 胜利
五四惊雷
工人阶级的力量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五四爱国运动有何历史意义呢?
五四惊雷
历史意义
性质
政治革命
精神传播
社会运动
01
02
03
04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
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
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奠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基础
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孕育出伟大的五四精神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中国人民第一次全面觉醒
日出东方
PART
02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921
五四惊雷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有何联系?
1920年,全国工人发展到194.60万人,其中上海有近51.38万人,占全国工人总数四分之一。
——《上海劳动状况》1920年
工人阶级
思想基础
1920年
陈望道翻译
《共产党宣言》
1919年
《新青年》
马克思主义专号
组织基础
五四运动促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1917.11
十月革命
1919.05
五四运动
1920初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20.08-10
上海 北京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 07.23
中共一大召开 上海→嘉兴
1922.07.16
中共二大召开
日出东方
1920.04
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商议建党
李大钊
陈独秀
日出东方
姓名 年龄 出生年份 职业 文化程度 属地 籍 贯
李达 31 1890 留日学生 回国后从教、编辑、翻译 日本第一高等学校 上海 湖南零陵
李汉俊 31 1890 留日学生 回国后从教、编辑、翻译 东京帝国大学 湖北潜江
董必武 35 1886 留日学生 回国后从教 中学校长 东京私立日本大学 武汉 湖北黄安
陈潭秋 25 1896 师范生 从教 中学教师 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湖北黄冈
毛泽东 28 1876 师范生 从教 小学校长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长沙 湖南湘潭
何叔衡 45 1893 清末秀才 师范生 从教 小学教师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湖南宁乡
王尽美 23 1898 学生 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读 济南 山东诸城
邓恩铭 20 1901 学生 济南省立第一中学在读 贵州荔波
张国焘 24 1901 学生 北京大学在读 北京 江西萍乡
刘仁静 19 1902 学生 北京大学在读 湖北应城
陈公博 29 1892 北大毕业 从教 教授、主编 北京大学 广州 广东南海
周佛海 24 1897 学生 日本第七高等学校在读 日本 湖南沅陵
包惠憎 26 1894 北大旁听生 记者 从教 编辑 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指定 湖北黄冈
年轻的知识分子 文化素养好 接受新思想的能力高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革命对象
革命纲领
资本家阶级
军阀、国际帝国主义
最高 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 打倒军阀、反帝;建立民主共和国
日出东方
旗帜鲜明的纲领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4)联合第三国际。
——节选《中共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1)党的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2)党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节选《中国共产党宣言》
日出东方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毛泽东选集》
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习近平在中共成立95周年大会的发言
日出东方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新”在哪里
革命面目焕然一新
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社会基础
广泛群众基础 工农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奋斗目标
民主共和国 实现共产主义
日出东方
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
1921.8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922.1
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5
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
1923.2
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
100 次
爆发的罢工斗争
30万 人
参加罢工的工人
遭遇联合镇压,革命转入低潮
数次工人罢工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日出东方
1921
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独立
——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1922
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
联合
——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
1923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因此必须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
加入
——中共三大《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态度为何在3年中有如此大的变化?
洪波涌起
PART
03

国共两合作与破裂
1924
洪波涌起
国共合作背景
1922
第二次护法运动
失败
1923
中共领导27罢工
失败
1924
共产国际
帮助
1923
直奉战争
军阀混战
北洋政府反动
共产国际帮助
共产党的弱小
国民党的挫折
洪波涌起
国共合作实现
政治
基础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
一大
1924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中共
一大
1923 决定和国民党合作
新三民主义
方式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 “反满”清王朝 反帝;国内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 资产阶级 普遍平等的民权工人农民
民生 平均地权 核地价涨价归公 节制资本
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
认识 新三民主义核心是三大政策联俄 联共 辅助农工
洪波涌起
势如破竹的北伐
1925
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 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
1924
国民党一大 国共都一次合作实现
1926--1927
北伐战争打败军阀吴佩孚、孙传芳,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基本推翻北洋政府;汉口、九江人民收回了英租界
1927
“412” “715”大革命失败
广州
浙江
福建
郑县
北京
南昌
桂林
南京
直隶
广州
长沙


山东



武昌


湖南

西


湖北
浙江






上海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1928
国民政府二次北伐 东北改旗易帜形式统一中国
洪波涌起
客观因素
失败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
主观因素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共产国际错误指挥
应该坚持掌握革命和军队领导权
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立革命之武装


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中国共产党吸取教训 该如何继续革命?
国民大革命最后的结局:对国民党而言,是掌握了全国政权并且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对共产党而言,是经过大革命的实践锻炼和教育,党的力量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党在工农群众中的影响得以日益扩大,党也因此成熟起来,为其后中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共产党在大革命中“遭到严重挫折”,比说“失败”更符合历史实际。
——陈廷湘《新时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课程小结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五四运动的爆发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想基础
早期共产小组成立
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诞生
领导工人运动
沉重经验教训
国共首次合作
势如破竹的北伐
令人震惊的转折
革命道路
新思考
中国革命新面貌
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领导核心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聚焦高考
1、(2017 北京卷 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B
2、(2018 全国卷Ⅰ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C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
9
1
9
1
9
2
7
五四前的时代背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