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2 16:4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传授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培养的学生方能不千篇一律;介绍一本好的书籍,比起教师滔滔不绝的向学生灌输知识,更能让学生体会读书的快乐,获得学习的乐趣。《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巨著,是学界公认的一本经得住考验的明史书籍。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根据高中学生的心里特征,本课教学设计打破教材的顺序,紧紧围绕课标要求,以《万历十五年》开篇,以书中几个历史人物为线索,以他们的事迹为主要题材,从他们的身世经历出发,分析其行为的大历史背景,既能降低抽象的历史背景概述,又能帮助学生在历史情景中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本课使用的课件多配有图片,辅助多媒体资料,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通过这本历史书的介绍,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不拘泥从课本中获取知识。课堂最后,开放性的“历史是否重复上演?”也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纲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上第四单元第13课,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为《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是中国古代历史重要的一部分。课程包含了明朝史及明清易代。教材分为3个子目: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第一子目突出明朝的建立及政治制度较之前朝代的不同,第二子目从沿海的地理方位介绍明朝的海外拓展及内政外交问题,第三子目从内陆边疆的地理方位介绍明朝面临的民族矛盾及明清政权的更迭。本设计打破了教材的顺序,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程标准为核心,选择了《万历十五年》一书为载体,以其中的三位主人公:万历皇帝、张居正、戚继光的身世经历为线索,与教材联系,将本课设计为三章:爱恨交织万历帝、世间再无张居正、名扬千古戚继光。前两章通过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的经历展示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第三章通过戚继光的功绩说明沿海及内陆边疆的问题,并延伸到海外拓展及明清易代。以人物为线索,从他们的身世经历出发铺陈开来讲历史,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培养出阅读的好习惯。学生情况分析认知情况: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对史料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能够归纳和提炼出史料的有效部分。但学生自主分析历史背景的能力欠缺,从众多历史史料中剥丝抽茧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抽象的历史词汇需要教师通俗的解释来加深理解。这一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知识面,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自己的见解,在教师积极调动下愿意表达个人观点。课堂特征:高一阶段学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来接受新课教授。对课件的音频、视频更为感兴趣。对小组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模式较为熟悉,可以利用这一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习惯于听教师讲,偏向于识记“流程图”形式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
通过明朝政府解决边疆民族纷争和沿海倭寇问题,能够认识明朝对多民族统一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通过郑和下西洋认识到明朝国力强盛,通过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行径认识到中国政府的海上活动和西方殖民者的海上活动本质上的不同,也是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转折点。(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通过明朝中枢机构的变化认识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特征。(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明朝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教学难点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从《万历十五年》看明朝爱恨交织万历帝世间再无张居正名扬千古戚继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一本书《万历十五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入新课。导言:万历皇帝饱受历史争议的即创造了三十年不临朝的纪录,而他在位期间涌现了多位历史名人,这些历史名人的身世经历看似平淡无奇,却暗藏了明朝的兴衰史,今天我们就通过《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走进万历皇帝所在的大明朝,一探明朝的究竟。 以书为友,以书中历史人物为线索来了解明朝历史更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
一、爱恨交织万历帝 简单介绍《万历十五年》一书的内容,了解学生对明朝历史的认知情况。提问:左侧图片的人物,简单介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明朝的建立。提问:经过十二皇帝治理,到第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位皇帝万历继位,此时的明朝是什么样的?对这段历史不是很了解的同学在学习完此课再给出答案。(不用立即回答,在课堂尾声阶段再回答)【探究一】是什么机制即使缺少皇帝的参与依旧能维持着朝政的运转?展示明朝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运转图。 根据已有知识回忆明朝开国皇帝及明朝建立。带着问题学习本课。合作探究,阅读教材思考明朝的政治制度。了解明朝行政机构运转过程并识记。 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历史知识储备量大的学生的带动作用,联系课内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问题贯穿课堂,使课堂结构紧凑。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二、 世间再无张居正 材料展示,万历年少时在内阁和太监的帮助下“批红”,展示了皇帝的什么地位?材料中可知实际上行政首脑是谁?由上一个问题引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内阁的形成过程。与内阁相辅相成的司礼监太监地位也得到提高。【探究二】:张居正受到待遇转变说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认识历史史实。阅读教材,提取关键信息。探究问题,认识内阁的实质,比较内阁首辅和丞相的本质不同。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三、名扬千古戚继光 通过图文和文字资料介绍戚继光抗倭的背景。【探究三】:明后期东南沿海海盗倭寇猖獗的原因?插入视频,介绍戚继光战术鸳鸯阵。通过地图展示明朝欧洲殖民者在沿海的活动。介绍戚继光在蓟州履职,引出明朝内陆边疆的民族纷争和解决的办法。了解郑和下西洋,认识其历史意义。万历皇帝之后,明朝各种隐藏的危机暴露出来,明朝也终于被崛起的清朝取代。 阅读材料,分析明朝东南沿海海盗倭寇猖獗的原因。观看视频,感受戚继光的军事才能。了解明朝边疆民族纷争的解决对中华民族版图的奠基意义。了解明朝灭亡,清朝取代的史实 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树立正确民族观念,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国际纷争的观念。
课堂小结 万历皇帝在位48年,其在位前十年兢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业,在首辅张居正的辅佐下,明朝可谓是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在人生导师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本想显示出自己的治国技巧,却因立太子一事意识到君主也无法对抗整个官僚集团,继而开始了三十年不临朝的消极抵抗。而张居正死后被参,地位的反转及与之牵扯的人的遭遇都显示了皇帝的爱恨是身为臣子荣宠的关键。一朝名将戚继光因抗倭而身居高位,又因戍守北方而深得民心,却因受张居正牵连下场暗淡,书中其他几位人臣的遭遇看似毫无关联,却是大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回到开篇的问题,万历皇帝接手时的江山应该还是一个不好不坏的江山,而其后两任皇帝荒淫无度,最后一位勤政的崇祯帝也无力回天,大明王朝终于走向落幕。而白山黑水中走出来的女真族随后崛起,建立新的王朝,留给大家一个开放性问题:新的政权崛起,历史会不会重现?
课后作业 1、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万历十五年》;2、选择《万历十五年》中的某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本设计要求教师对《万历十五年》一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常熟悉,能够提取相关文字资料与本课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历史,反思历史。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前两章是一个主题——明朝政治制度,后一章主题明线是戚继光,暗线是明朝沿海和边疆的政治举措,但其中穿插了郑和下西洋和明清换代,需要教师用语言过渡一下,方不显突兀。本课设计引入的书籍内容超出高中学生的知识范围,需要学生课前预先了解此书。通过本课学习,不仅教授了学生相关历史知识,也使学生通过历史人物的了解更愿意去学习相关历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