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基础测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最值得称道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比如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体格风骚”,玲珑洒脱,机智权变,心狠手辣。她对家族的腐朽和衰败看得比谁都透彻,但她绝不肯牺牲自己来维护家族的命运;她不但不相信鬼神报应,连传统的伦理信条也不当一回事。作为一个智者和强者,她在支撑贾府勉强运转的同时,尽量地为个人攫取利益,放纵而又①________地享受人生。
薛宝钗具有封建“妇道”伦理所要求的②________,所以她的言行举止就显得委婉内敛。她有很现实的处世原则,能够处处考虑自己的利益。她同样有少女的情怀,有对于宝玉的真实感情,但她和宝玉的婚姻最终成为空洞的结合,作为一个典型的“淑女”,她并没有获得幸福。而林黛玉的现实性格表现为聪慧伶俐,由于寄人篱下而极度敏感,有时显得尖刻;诗化的她,聪慧和才能也突出地表现在文艺方面。在诗意的生涯中,和宝玉彼此以纯净的“情”来浇灌对方的生命,便是她的人生理想了。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特色的还有许多,可以排列成一条很长的③________的人物画廊。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朽的价值。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她不把传统的伦理信条当一回事,也不相信鬼神报应。
B.她不但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连鬼神报应都不当一回事。
C.她不把鬼神报应当一回事,也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
D.她不但不把鬼神报应当一回事,更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
3.第3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作为“深海一号”大气田的心脏,“深海一号”能源站有一项创新格外引人注目,就是这个庞然大物可以在海上一次性工作30年,( )?在海上航行的普通船舶通常2至3年就要进行一次坞修检验,而“深海一号”能源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意味着这座海上巨无霸要与高温、高湿、高盐雾、超强台风等恶劣环境不间断战斗30年!要实现这一目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材上大规模采用的超高强钢,比常用高强钢强度提高20%。同时,“六横四纵”的主体框架结构如同强有力的脊梁撑起了全球最大的半潜平台桁架式组块;上部组块和船体之间,采用特殊的导向装置确保连接精度,连接后每个支撑结构都可连续使用百年;浮箱与立柱的连接处使用的“最强铁三角”结构,如同“十指紧扣”般把它们交叉锁在一起,设计寿命达百年。除此之外,“深海一号”能源站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压载舱室的内壁上涂覆的特殊防腐涂层,以及遍布在海水浸泡区的铝基牺牲阳极,共同保障了船体经过30年都不会腐蚀损坏。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B.为什么能做到的是它呢
C.为什么只有它能做到呢
D.怎么才能让它做到呢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经史子集原为图书分类,虽然也具有稀薄的学科分类意味,但毕竟和现代学科分类有巨大距离。所以,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无论大小,皆是从无到有一点点取自西方,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五四前后,我们开始了对欧美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第一次大规模移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曾照搬过苏联的学科分类。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再次全盘照搬西方的学科,大规模地从西方移植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这种移植导致中国传统学术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学术革命,填补了现代学术空白,没有这一引进就没有现代学术,其意义不容低估,但“言必称希腊”的弊端也如影随形,相伴而来。经过上百年,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努力,从欧美移植过来的这些学科本身尽管都是在中国语境下由中国人自己在研究,但是这些学科浓厚的西方气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一点几乎表现在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上。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我们通过这些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究竟是想为欧美造就人才,还是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有人尖锐指出过:“中国现在还有许多人不知道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他们的历史是值得研究的,必须研究的,而且是可以研究的……他们看见英美各国的大学有些什么社会科学的课程,也就照样设立这些课程……我们的大学不是在这里为中国造人才,反在这里为英美法造人才。”尽管当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就已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发起过“学术中国化”运动,但将近一百年过去了,这一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正是鉴于这一教训,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过程终于正式开启。在此背景下,当下的中国文科各领域都面临着从西方化的学科体系向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转型的挑战或任务。在笔者看来,所谓新文科与旧文科之间的差异,当然应是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和西方化学科体系之间的差异。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核心内容,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呈现和包含中国经验、中国材料和中国数据的文科,当然就是所谓的“新文科”。
(摘编自王学典《何谓“新文科”》)
材料二:光明智库: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您认为,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新文科承担着哪些使命?
林文勋(云南大学党委书记、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社会科学始终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致力于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为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因而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变革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今时代,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使命。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只有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通过发展跨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知相通。因此,新文科建设要不断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队伍。当前,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新文科应该不断推进跨国研究、合作与交流,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蓄积青春力量。在发展过程中,新文科必须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追踪学科前沿,不断加强资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的贡献度与美誉度。新文科还要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文化育人与文化引领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王博(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新文科建设在坚定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同时,拓展国际视野,秉持天下情怀,更自觉地把中国所处的世界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强化区域国别研究,形成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和不同文明的客观认知。
近年来,北京大学通过南南学院和燕京学堂等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既提供了让不同文明背景的人共处合作的空间,也为未来世界提供了彼此联系的纽带。这提示我们,要让广大青年学子知中国、懂世界,不断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摘编自《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之基》)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之所以都是从西方移植而来,是因为传统的经史子集不具备学科分类的特点。
B.若没有三次对国外学科的移植,中国传统学术不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现代学术也就不会产生。
C.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过程,本质上是利用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的过程。
D.人文社会科学致力于用理论和方法论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说近百年前的“学术中国化”运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文社会学科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但是当时的学界对这一问题已经有了认识。
B.当下的中国文科各领域仍未脱离西方学科体系,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核心内容,建立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是新文科的建设任务。
C.人文社会科学作为思想武器追踪学科前沿,不断提升资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是推进跨国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D.中国未来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为世界做贡献,这对新文科提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要求。
8.根据材料,下列不属于材料论述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将城市规划等优势学科与管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有机融合,其研究成果促进了苏州名城保护相关法规的出台。
B.大数据、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浪潮,正极大地改变着学习和教育方式,应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新文科建设提供高效便利的工具。
C.培养高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不仅要在国际上讲述中国思想、中国制度,还要发出中国学派的声音。
D.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依托本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深厚历史积淀和雄厚师资力量,开设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目,以培养沟通中国与世界的人才。
9.材料二两位受访者有哪些一致的看法?(4分)
10.材料一是如何逐步解答“何谓‘新文科’”这一问题的?(4分)
参考答案:
【基础测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最值得称道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比如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体格风骚”,玲珑洒脱,机智权变,心狠手辣。她对家族的腐朽和衰败看得比谁都透彻,但她绝不肯牺牲自己来维护家族的命运;她不但不相信鬼神报应,连传统的伦理信条也不当一回事。作为一个智者和强者,她在支撑贾府勉强运转的同时,尽量地为个人攫取利益,放纵而又①________地享受人生。
薛宝钗具有封建“妇道”伦理所要求的②________,所以她的言行举止就显得委婉内敛。她有很现实的处世原则,能够处处考虑自己的利益。她同样有少女的情怀,有对于宝玉的真实感情,但她和宝玉的婚姻最终成为空洞的结合,作为一个典型的“淑女”,她并没有获得幸福。而林黛玉的现实性格表现为聪慧伶俐,由于寄人篱下而极度敏感,有时显得尖刻;诗化的她,聪慧和才能也突出地表现在文艺方面。在诗意的生涯中,和宝玉彼此以纯净的“情”来浇灌对方的生命,便是她的人生理想了。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特色的还有许多,可以排列成一条很长的③________的人物画廊。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朽的价值。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案】①不露声色 ②温良贤淑 ③五光十色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她不把传统的伦理信条当一回事,也不相信鬼神报应。
B.她不但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连鬼神报应都不当一回事。
C.她不把鬼神报应当一回事,也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
D.她不但不把鬼神报应当一回事,更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
【答案】B 【解析】对于王熙凤这个连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女子来说,首先对她形成束缚的应该是约束她以及周围人的传统的伦理信条,更深层的才应该是鬼神报应,故C、D项语序不当,可排除。A.“不把……也不……”,句间关系为并列,不符合语境,可排除。
3.第3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答案】构成:薛宝钗的委婉内敛与林黛玉的敏感尖刻,薛宝钗的现实与林黛玉的诗化,薛宝钗、贾宝玉的婚姻空洞与林黛玉、贾宝玉互相浇灌的纯净之情形成鲜明对比。
效果:写出薛宝钗和林黛玉截然相反的特点,更突显出《红楼梦》成功塑造人物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作为“深海一号”大气田的心脏,“深海一号”能源站有一项创新格外引人注目,就是这个庞然大物可以在海上一次性工作30年,( )?在海上航行的普通船舶通常2至3年就要进行一次坞修检验,而“深海一号”能源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意味着这座海上巨无霸要与高温、高湿、高盐雾、超强台风等恶劣环境不间断战斗30年!要实现这一目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材上大规模采用的超高强钢,比常用高强钢强度提高20%。同时,“六横四纵”的主体框架结构如同强有力的脊梁撑起了全球最大的半潜平台桁架式组块;上部组块和船体之间,采用特殊的导向装置确保连接精度,连接后每个支撑结构都可连续使用百年;浮箱与立柱的连接处使用的“最强铁三角”结构,如同“十指紧扣”般把它们交叉锁在一起,设计寿命达百年。除此之外,“深海一号”能源站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压载舱室的内壁上涂覆的特殊防腐涂层,以及遍布在海水浸泡区的铝基牺牲阳极,共同保障了船体经过30年都不会腐蚀损坏。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B.为什么能做到的是它呢
C.为什么只有它能做到呢
D.怎么才能让它做到呢
【答案】A 【解析】根据后文文段内容,主要意思是对“在海上一次性工作30年”原因的分析,而不是强调独特性,因此可以排除B、C;A项与全段陈述对象“深海一号”保持了一致,更为恰当,故选A。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案】①必须做到30年不回坞检验 ②选材和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③还有着自己的防腐秘籍(意思对即可)
【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经史子集原为图书分类,虽然也具有稀薄的学科分类意味,但毕竟和现代学科分类有巨大距离。所以,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无论大小,皆是从无到有一点点取自西方,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五四前后,我们开始了对欧美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第一次大规模移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曾照搬过苏联的学科分类。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再次全盘照搬西方的学科,大规模地从西方移植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这种移植导致中国传统学术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学术革命,填补了现代学术空白,没有这一引进就没有现代学术,其意义不容低估,但“言必称希腊”的弊端也如影随形,相伴而来。经过上百年,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努力,从欧美移植过来的这些学科本身尽管都是在中国语境下由中国人自己在研究,但是这些学科浓厚的西方气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一点几乎表现在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上。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我们通过这些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究竟是想为欧美造就人才,还是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有人尖锐指出过:“中国现在还有许多人不知道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他们的历史是值得研究的,必须研究的,而且是可以研究的……他们看见英美各国的大学有些什么社会科学的课程,也就照样设立这些课程……我们的大学不是在这里为中国造人才,反在这里为英美法造人才。”尽管当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就已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发起过“学术中国化”运动,但将近一百年过去了,这一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正是鉴于这一教训,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过程终于正式开启。在此背景下,当下的中国文科各领域都面临着从西方化的学科体系向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转型的挑战或任务。在笔者看来,所谓新文科与旧文科之间的差异,当然应是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和西方化学科体系之间的差异。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核心内容,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呈现和包含中国经验、中国材料和中国数据的文科,当然就是所谓的“新文科”。
(摘编自王学典《何谓“新文科”》)
材料二:光明智库: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您认为,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新文科承担着哪些使命?
林文勋(云南大学党委书记、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社会科学始终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致力于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为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因而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变革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今时代,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使命。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只有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通过发展跨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知相通。因此,新文科建设要不断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队伍。当前,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新文科应该不断推进跨国研究、合作与交流,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蓄积青春力量。在发展过程中,新文科必须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追踪学科前沿,不断加强资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的贡献度与美誉度。新文科还要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文化育人与文化引领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王博(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新文科建设在坚定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同时,拓展国际视野,秉持天下情怀,更自觉地把中国所处的世界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强化区域国别研究,形成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和不同文明的客观认知。
近年来,北京大学通过南南学院和燕京学堂等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既提供了让不同文明背景的人共处合作的空间,也为未来世界提供了彼此联系的纽带。这提示我们,要让广大青年学子知中国、懂世界,不断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摘编自《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之基》)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之所以都是从西方移植而来,是因为传统的经史子集不具备学科分类的特点。
B.若没有三次对国外学科的移植,中国传统学术不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现代学术也就不会产生。
C.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过程,本质上是利用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的过程。
D.人文社会科学致力于用理论和方法论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答案】B 【解析】A.“传统的经史子集不具备学科分类的特点”说法有误,原文材料一是说“经史子集原为图书分类,虽然也具有稀薄的学科分类意味,但毕竟和现代学科分类有巨大距离”。C.“本质上是利用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的过程”说法有误,“利用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过程”的目的。D.“用理论和方法论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说法有误,据原文“致力于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为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可知。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说近百年前的“学术中国化”运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文社会学科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但是当时的学界对这一问题已经有了认识。
B.当下的中国文科各领域仍未脱离西方学科体系,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核心内容,建立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是新文科的建设任务。
C.人文社会科学作为思想武器追踪学科前沿,不断提升资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是推进跨国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D.中国未来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为世界做贡献,这对新文科提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要求。
【答案】C 【解析】“是推进跨国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说法有误,应表述为“是落实国家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8.根据材料,下列不属于材料论述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将城市规划等优势学科与管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有机融合,其研究成果促进了苏州名城保护相关法规的出台。
B.大数据、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浪潮,正极大地改变着学习和教育方式,应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新文科建设提供高效便利的工具。
C.培养高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不仅要在国际上讲述中国思想、中国制度,还要发出中国学派的声音。
D.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依托本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深厚历史积淀和雄厚师资力量,开设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目,以培养沟通中国与世界的人才。
【答案】B 【解析】B项内容是强调新文科建设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属于材料论述的内容。
9.材料二两位受访者有哪些一致的看法?(4分)
【答案】①两位受访者均提出新文科建设要注重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青年学子。②新文科建设要拥有天下情怀,推进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文明的研究。③新文科要发挥自身在中国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0.材料一是如何逐步解答“何谓‘新文科’”这一问题的?(4分)
【答案】作者首先指出,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取自西方的历史事实;然后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问题,即其浓厚的西方气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才培养的方向模糊不清;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指出新旧文科之间的差异,从而明确了“新文科”概念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