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 2022-2023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基础(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机械运动 2022-2023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基础(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2 14:4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机械运动2022-2023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基础(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同学乘坐高铁由孝感北站去往武汉,在车上看到车厢内显示当时车速为288km/h。他估测车厢通过某一隧道用了5s,则该隧道长度约为(  )
A.1440m B.5184m C.400m D.40m
2.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3:2,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  )
A.4:3 B.5:2 C.2:5 D.6:5
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经过5s,丙车前进了20m
B.甲车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C.乙车的速度最小
D.只有丙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4.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以9秒83闯入100m决赛,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苏炳添、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苏炳添
C.羚羊、汽车、苏炳添 D.苏炳添、羚羊、汽车
5.如图所示是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绘制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B.t1~t2时间内汽车做减速运动
C.t1~t2时间内汽车处于匀速状态 D.t2~t3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
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的速度之比为2: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8:3 B.2:3 C.3:4 D.6:1
7.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何物体的静止都是相对的
B.参照物必须选静止的物体
C.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
D.物体运动状态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8.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B.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创造的最新的100m奥运会记录约是6s
C.一张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5m~1.8m之间
D.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大约在120km/h~160km/h之间
9.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  )
A.A出发时间比B出发晚5s B.前5s内,A的路程为25m,B的路程为50m
C.10s末A、B相遇 D.A做匀速直线运动,B静止不动
10.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好成绩,成功晋级决赛,成为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某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自行车1min内通过0.48km的路程。比较他们速度的大小,则(  )
A.苏炳添的最大 B.汽车的最大 C.自行车的最大 D.三者一样大
11.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执行我国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如图为“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过程中,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固定在舱内的情景,在“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以陈冬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
12.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二、填空题
13.甲、乙两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同时匀速直线行驶,两车行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乙车的速度为______m/s;乙车追上甲车需要的时间为______s。
14.小华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A的运动情况时,描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像。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小车运动的距离。根据图象可以计算出小车A在0~1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5.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通车,扬州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大桥主跨长为1092m,一列长280m的高铁匀速通过大桥主跨的时间为70s,则高铁的速度为______m/s,合______km/h。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______的。
1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两车速度之比为 ______;若两车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两车速度之比为 ______。
17.如图所示,甲中刻度尺的读数为 ___________cm;乙中秒表的读数为 ___________s。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 ___________(填单位)。
18.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______。用皮尺测量教室的长度。测量时若过于用力拉皮尺,那么由此可能引起的测量结果是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19.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辆车的行驶情况。看图请回答:
(1)甲车在做 ___________运动,因为它相同的时间内 ___________。
(2)乙车每10s行驶的路程不同,而且行驶得越来越 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从开始到20s末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乙车在行驶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0.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则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秒表的示数为______s;
(2)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3)斜面较缓主要是为了______(填序号)。
A.得到可靠的结论 B.减小时间测量误差
C.增加趣味性 D.减少由于测量工具造成的误差
21.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该实验所用的斜面坡度应 ___________(选“大”或“小”)些较好。
(3)该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4)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___。
(5)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___________。
(6)vAB___________vAC(填“>”、“<”或“=”)。
2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 ;
(2)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滑块、斜面、刻度尺和 ___________;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4)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_______cm;tBC=_______s;vAB=_______m/s;vBC=_______m/s;
(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________,是在做 ________运动;
(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
2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滴滴打车”让的哥用手机等待乘客上门成为可能。如图所示是手机上显示的一辆“滴滴打车”的相关信息,求:
(1)这辆车从现在按预计时间到达莲花山广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在行驶过程中经过汾河大桥,小强注意到车上的车速表稳定在54km/h,小明利用手表记录下在桥上的总时间是30s,请你计算汾河大桥的总长度是多少?
24.如图表格为简化的武广高铁线上某次高速列车时刻表。求:
站名 自武汉起千米数 到站时刻 离站时刻
武汉 0 始发站 12:45
咸宁北 85 13:09 13:15
岳阳东 215 13:46 13:48
长沙南 362 14:22 14:25
末阳西 594 15:14 15:16
郴州西 692 15:37 15:39
广州南 1069 17:02 终点站
(1)岳阳东至广州南的铁路线长为多少km?列车运行的时间为多少?
(2)该次列车从岳阳东运行至广州南的平均速度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D
6.B
7.B
8.A
9.A
10.A
11.B
12.A
13.20 40
14.0.1
15.19.6 70.56 运动
16.3:4 3:4
17.5.20 337.5 m/s
18.3:2 偏小
19.匀速直线 通过的路程相等 快 22.5m/s 30m/s
20.3.80 228.6 B
21. 小 刻度尺 秒表 40.0 25cm/s 小

22. 停表 小 40.0 1 0.2 0.5 大 加速 大
23.(1)20km/h;(2)450m
24.(1)854km,3h14min;(2)264.1km/h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