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3.4 机械摆钟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3.4 机械摆钟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12 14:3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3.4 机械摆钟
第3单元 计量时间
科学概念目标
摆具有等时性,即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根据摆的这种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比较准确地重复观测钟摆及自制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2)能根据钟摆的特点动手制作一个摆。
科学态度目标
(1)准确地测量摆的摆动次数,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
(2)发展研究计时工具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目标
摆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计时的呢?
聚焦问题
交流:在前面几课中,我们了解了哪些古老的计时方法?
探索: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
了解摆钟的结构
你知道摆钟是怎样计时的吗?
探索: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
测量钟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怎样算摆动1次?
探索: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
测量钟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①确定钟摆摆动的起始位置,如一侧的最高点。
②测量钟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注意往返1次才算摆动1次。
③重复测量3次,做好记录(右表为实验记录表)。
钟摆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日期:___________ 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动次数/次
探索: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
研讨1:你的测量结果是怎样的?根据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探索: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
研讨2:我们还观察到摆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探索:自制一个摆,观察其运动特点
认识简易摆,明确制作方法
探索:自制一个摆,观察其运动特点
制作和观测
①小组成员合作,一人报时(发口令开始计时和结束计时),一人操作摆,一人数摆动次数,一人及时做记录。
②操作摆的同学将摆自然拉直,听到计时口令的同时轻轻放开摆锤,注意不能用手推动摆。
③摆的角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不能超过90度。
④如果摆锤碰到铁架台或其他东西,要重新开始。
⑤测量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并做记录(右表为实验记录表)。重复3次。
钟摆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日期:___________ 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动次数
探索:自制一个摆,观察其运动特点
统计数据
组号 自制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 90次 90次 90次
2 72次 72次 72次
3 56次 56次 56次
…… …… …… ……
探索:自制一个摆,观察其运动特点
研讨:观察每个小组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吗?
拓展思考
拓展思考:摆的快慢能改变吗?什么因素会影响摆的快慢呢?
(1)填空题。
①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根据这种性质,人们制成了_________,使时间计量的误差更小。
(2)自制的摆开始摆动后,摆动幅度会越来越________。
(3)将一根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螺母,就做成了一个简易摆。其中,________是摆绳,________是摆锤。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①同一个摆,摆幅越小,1分钟摆动的次数越多。 ( )
②摆从一边摆到另一边算摆动一次。 ( )
③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 )
④机械摆钟是一种利用摆的等时性来计时的时钟。 ( )
⑤观察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是否相同时,需要多次记录摆动次数。 ( )
基础达标
相同
摆钟

细绳
螺母
×
×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如右图所示,一个摆从甲位置开始,按( )的顺序运动记作摆动一次。
A.甲→乙 B.甲→乙→丙 C.甲→乙→丙→乙→甲
②关于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们根据摆的等时性制成了摆钟
B.因为摆具有等时性,所以每个小组制作的摆1分钟摆动次数都相同
C.摆钟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时间计量的精确度
③在自制一个摆并观察摆运动的特点的实验中,我们发现( )。
A.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每次摆动的时间保持不变
B.摆动幅度保持不变,每次摆动的时间越来越短
C.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每次摆动的时间越来越短
④如果一个摆摆动80次需要1分钟,那么这个摆摆动40次需要的时间是( )。
A.30秒 B.1分钟 C.2分钟
基础达标
C
B
A
A
⑤下列关于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顺序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摆钟→日晷→水钟
B.水钟→机械摆钟→日晷
C.日晷→水钟→机械摆钟
(4)我们自制的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动幅度为什么会越来越小?
摆的摆动需要消耗能量,摆在摆动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所以摆幅会越来越小。
基础达标
C
(1)某小组测量自制摆动1分钟摆动的次数,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①根据第一次和第二次1分钟摆动次数,将第三次摆动次数填在表中。
②该小组发现,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
③测量3次的目的是什么?
综合探究
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分钟摆动次数 60次 60次
60次
相同
减小误差
(2)A小组和B小组各制作了一个摆绳长度不同的摆,每隔10秒钟记录一次摆的摆动次数。
①请根据他们第一个10秒测量的数据将表格补充完整。
②发现1:同一个摆在每个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
③发现2:摆绳长度不同的摆在每个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
综合探究
时间 第一个10秒 第二个10秒 第三个10秒 第四个10秒
A小组次数 15次
B小组次数 18次
15次
15次
18次
18次
18次
18次
相同
不同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世纪的西欧,时间测量始终是一个难题。当时的计时装置如水钟、沙漏等都不能在原理上保持精确,直到伽利略法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即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后来,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并指导钟表匠成功制造了第一个摆钟。这架钟由大小、形状不同的齿轮组成,利用重锤做单摆的摆锤,因为重锤可以调节,所以计时比较准确。这架钟的问世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计时时代。
①摆钟与水钟、沙漏相比,( )。
A.更容易制作
B.出现的时间更早
C.计时更准确
②摆钟的制作利用了( )的理论。
A.伽利略 B.惠更斯 C.钟表匠
综合探究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