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开国大典》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 开国大典》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2 22:4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初步训练。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的有详有略地记叙方法。
3.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书的方法,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图片: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师: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 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
2.板书“开国大典”。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扫清字词障碍
1.检查生字词。
(1)正确读生字。
(2)查字典,联系字义,记住字形。
2.检查学生读课文。
(1)听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概括的了解。
(2)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准备讨论。
3.学生讨论。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
(2)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
(3)列出段落提纲。
4.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三、课文内容感知
(一)学习第1部分(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1部分课文。
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1)指出文章开头向我们清楚地交代了哪些问题。
(2)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怎么样
(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 为什么
(4)“到了正午,天安门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学生对第1部分质疑,老师解释。
4.齐读课文第1部分。
5.归纳总结第1部分。
(二)学习第2部分。(5-10自然段)
1.指名读第2部分。
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1)第2部分课文主要写了开国大典进行中的三件事,请说出是哪三件事
(2)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会场上的情形怎样
(3)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意义
(4)当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三十万群众表现得怎样 这说明什么
(5)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当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会场上的情景怎样
3.再读第2部分。
4.归纳小结。
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三)学习课文第3部分。(11-1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部分。
2.文中描写几种兵种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哪三种 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描写海军、陆军、空军的语句。
3.讨论: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2)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四)学习第4部分。(14自然段)
1.读课文。(默读或指名读)
2.说说这段的主要内容。
3.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后,傍晚时天安门广场景色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五)学习第5部分。(15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5段。
2.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的意思。
(六)学生合上书,再次听配乐朗读课文,边听边回忆全文内容,说说本文的中心思想。
四、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