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杨氏之子》
言必行——
行必果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文言文”,也叫“古文”。
这是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是一篇古文。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把现代人写的文章叫白话文。
短小精悍 意蕴深刻
杨氏之子
“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
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yuē ):“此是
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
夫子家禽(qín)。”
y
. . .
wèi
yìng
.
.
____
/
/
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并思考课文通过一件什么事表现了
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理解句意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甚:非常。
惠:同“慧”,智慧。
句意: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人物
人物特点
作用
总起全文
21. 杨氏之子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拜访。
乃:就,于是。
句意:孔君平来拜访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孔君平和孩子也很熟。
理解句意子
为设果,果有杨梅。
为:替、给。
设:摆放,摆设。
句意:孩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有礼貌
待客热情
理解句意子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示:给……看
曰:说。
此:这。
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理解句意子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应声:随着声音,马上。
未闻:没有听说。
家禽:您家的鸟。
句意:孩子马上回答说:“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理解句意
理解句意
熟读成诵
梁国 ,甚 。
孔君平 ,父 ,乃 。
为设果,果 。
孔指以示儿曰:“ 。”
儿应声答曰(yuē):“ 。”
品读句子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品读句子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应声答曰”说明杨氏之子的回答是马上说出口的,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他的反应之快体会出了他的机智。
熟读而深思:
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在哪里?
言外之意:
如果您认为杨梅是我家水果,那么孔雀也是您家的鸟。
如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水果。 (风趣幽默对答,话含言外之意。)
比一比:
孔雀是夫子家禽。(直接肯定)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否定)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我也会说
梅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马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黄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
课后作业:
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什么?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还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下来。
谢谢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