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评”等10个生字。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感情,理解"端详、收检"等比较难理解的词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指导学生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感悟爸爸的话蕴含的深刻道理,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三、教学准备:课件PPT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新朋友,她也很喜欢画画。请齐读课题,你们通过题目知道她的名字了吗?(玲玲)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听课文范读,注意字音及长句子的断句,同时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语,指名小老师教读。交流识字方法。
4.出示含有生字的课文句子,朗读巩固。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齐读展示,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小组逐段读,请同学说说读懂了什么。
3.交流讨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规范书写,巩固识字
1.出示会写字,观察字形、结构、位置。
2.按结构归类,结合各类识字方法加深记忆。
3.教师书写示范,对“玲”等易错字和“幅”等难写的字重点讲解。
4.巡视指导学生书写,选取典型评议。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出示生字,指名复述回顾字形、结构、易错点。
(二)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玲玲,她很喜欢画画,可是她参赛的画不小心弄脏了,该怎么办呢?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三)自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请自行朗读课文,将表现玲玲心情变化的词语勾画出来。(预设:得意——哭出来——笑了)
2.交流汇报,教师追问:到底什么原因让玲玲心情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呢?
(四)逐段研读,体会道理
1.学习1-4段。体会“得意”一次,想象玲玲捧着画“端详”的得意表情,进一步探究“哭起来”地原因。
2.学习5-8段。玲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笑了?爸爸给玲玲出了个什么主意?
3.学习9段。指名读爸爸最后说的话,说说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通过交流感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1.玲玲在爸爸的帮助下,动脑筋解决了问题,坏事变成了好事。大家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
2.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收获吗?如果以后再遇到此类事情,你应该如何做呢?(开动脑筋,认真思考。)
板书设计:
5.玲玲的画
端详 → 画坏 → 改画 → 明理
(得意)→(哭了)→ (笑了)→(高兴)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