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课件(共28张PPT)-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课件(共28张PPT)-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2 19:2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我们常说诗言志,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志向的。第七课有两篇诗歌,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短歌行》,在这首诗里,曹操表达的是时光逝去、贤才难求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宏愿。
今天,我们随着陶渊明一起从繁华的官场抽身,探求他表达了自己什么情感?
1. 了解诗人生平及写作背景,了解田园诗的特点。
2. 通过意象把握诗歌意境,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3. 感受诗人的隐士情怀,领悟其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和人生追求。
学习目标
写作背景
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文学家。因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其创作包括诗与文两部分,以诗歌成就最高。他是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之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文体知识
田园诗
欧洲古代的田园诗是忒俄克里托斯首创的。他传下的诗有二十九首,这些诗描写西西里美好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清新可爱。古希腊的田园诗对后世欧洲带有贵族倾向的诗歌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和边塞诗并称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两大词派,前者恬淡疏朴,后者雄浑豪迈。
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层:(少无适俗韵——守拙归园田)以比喻、对偶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自己为官13年的“羁鸟”“池鱼”的仕途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的厌恶,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强烈渴望。
第二层:(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以简谈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第三层:(户庭无尘杂——复得返自然)对社会的虚伪的批判,对可以返回田园的快乐的最直接表达。
本诗标题有哪些信息?题眼是哪个字

①从何而归?②为何而归?③归向何处?④归去如何?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1)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的厌恶。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用夸大的数字,表明误入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是作者对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悔恨。
从何而归?
(1)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还要出仕?
①养家糊口。
②实现“大济苍生”的抱负。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之路。
为何而归?
(2)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
特点:失去自由。
暗示作者身在宦海,就如同“羁鸟” “池鱼”,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为何而归?
(3)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守拙”,言外之意是什么?(不归园田就无法守拙?)
守拙,即守住“正直善良”的本性。
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官员皆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没有这种本领就无法得意于仕途。所以,正直良善之辈就会感到压抑束缚,为了守住自己的本心,归园田是他最好的归宿。
为何而归?
(1)田园有什么独特的景物吸引着陶渊明?写了什么景物?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向何处?
(2)给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给人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简朴、空阔、恬静、幽静、和谐、朦胧
归向何处?
(3)诗人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树木、鸡鸣、狗吠如此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久在樊笼的缘故,冲出罗网,得到自由,返回大自然怀抱,其乐无穷。一草一木也格外亲切。
归向何处?
(1)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心情的是哪一句?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表现出诗人闲适、自由、喜悦的感情。
归去如何?
(2)由此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凸显出一种睽违已久的喜悦、闲适和自由,表达自己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归去如何?
中心思想
《归园田居(其一)》,通过描绘诗人回归田园前后的心情及生田园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回归田园后愉悦的心情。
写作特点
1.恬淡自然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田园诗内容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以为常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事雕琢,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如诗中所写的田亩草屋,成荫的榆柳,列植的桃李,黄昏的远村,依依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颠上的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经过诗人的手笔,就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
写作特点
2.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营造意境。陶渊明的田园诗达到了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比如“方宅余……鸡鸣桑树颠”八句中,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的田园画面,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
当堂检测
1.下列对诗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尘网”,世俗的种种束缚。
B.“羁鸟”,被关在笼中的鸟。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D
解析:D项中“社会制度”说法不正确,此处指束缚本性的俗世。
当堂检测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8)透过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答案:
(1)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2)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3)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当堂检测
3.下列对《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异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歌行》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以及对人才的渴求;《归园田居(其一)》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B.《短歌行》为四言古诗,两字一顿,古朴凝重,感情强烈;《归园田居(其一)》为五言古诗,充满田园气息,风格清新自然。
C.《短歌行》运用了比兴、用典等艺术手法,《归园田居(其)》则运用了比喻、白描等艺术手法。《短歌行》中的比喻以明喻为主,《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比喻全是暗喻。
D.《短歌行》抒情委婉含蓄,诗人的情感隐含在比喻和典故中;《归园田居(其一)》所用词语感彩比较明显,所抒之情非常明白。
C
当堂检测
解析:“暗喻”错,应为“借喻”。暗喻也叫隐喻,是本体、喻体同时岀现,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借喻则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当堂检测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隐逸文化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存在很大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隐逸文人在自然审美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①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
②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
③随着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
④《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
⑤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
A.④①③②⑤ B.④⑤③②①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②⑤④
A
当堂检测
解析:横线处是对“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存在很大差异”的具体阐释④①在前,讲隐逸文化未出现时山水自然在文学中的表现方式,③是过渡,引出隐逸文化出现后山水自然在文学中的变化,即②,⑤紧接着补充说明隐逸文化出现后山水自然在文学中的变化,由此可知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