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 题 1 空 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猜谜语】有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这是什么呢?
空气除了谜语中提到的性质,还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
【答案】空气。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2.明确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3.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曲颈瓶
玻璃钟罩
汞槽
知识点 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研究
拉瓦锡又把汞表面所收集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一个较小的容器内加热,得到汞和氧气,而且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余4/5体积的空气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结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拉瓦锡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空气,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认为这部分气体全部都是氮气。
探究实验 2-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点击图片播放
视频
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
(1)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好记号。
(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
点燃
P2O5
P
O2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文字表达式
结论
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分析】 红磷在封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
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
【思考1】
【分析】集气瓶中水上升至约1/5后,不再上升说明剩余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
【思考2】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
【分析】(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
(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思考 3】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空气总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百份体积的空气
氧气(O2)
21%
氮气(N2)
78%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CO2)
0.03%
空气的成分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中各成分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如:空气,海水等。
混合物与纯净物
1. 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所示概念 M 和 N 之间是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M 化学性质 空气 稀有气体 混合物
N 物理性质 氢气 氖气 纯净物
C
知识点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
液氧燃料产生能量
过去,人们曾把氧气称为“养气”,那氧气通常有哪些用途呢?
(1)供给呼吸。医疗、潜水等。
(2)支持燃烧。气焊、炼钢等。
氧 气
制硝酸、化肥的重要原料
用作保护气
作低温剂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了解氮气的性质,总结氮气的用途。
氮 气
用于超低温技术
氦气用来填充升空气球
制作霓虹灯、航标灯等多种电光源
用作保护气
种类:氦(He)、氖(Ne)、氩 (Ar)、氪(Kr)、氙(Xe)、氡(Rn)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稀有气体
观看视频,了解稀有气体的性质,总结稀有气体的用途。
2. 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
(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 ;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 ;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 ;
(5)引起全球变暖的首要原因是 增多。
④
②
③
①
④
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硫的氧化物及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知识点 3
保护空气
空气污染的原因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形成酸雨(世界三大环境问题)等。
空气被污染的危害
空气污染的防治
防治措施: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
走进生活
前几年,一些城市盛行“氧吧”!宣称“具有能解除疲劳、提高人体的注意力等功能”。讨论:人能否长期呼吸纯氧?
生活小常识
人体各组织均不能承受过多的氧,这是因为氧本身不靠酶催化就能与不饱和脂肪酸反应,并能破坏贮存这些酸的磷脂,而磷脂又是构成细胞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从而造成细胞死亡,这个过程叫做脂质过氧化。此外,氧对细胞的破坏还在于它可产生自由基,诱发癌症。实验证明,毁灭细胞培养物的办法就是将它置于过饱和的氧的环境中。
例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连接中考
空气组成
C
素养考点 1
例 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连接中考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D
素养考点 2
例 以下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是( )
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PM2.5
连接中考
保护空气
A
素养考点 3
A
基础巩固题
1. 空气成分中,约占体积分数21%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
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
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
验结果
C
基础巩固题
3.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将“生态文明”写入了宪法,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禁止燃放鞭炮 B.使用清洁能源C.乘坐公交出行 D.将废电池填埋
D
4.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D
能力提升题
1.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于2018年6月9日至10日在山东青岛举行。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美丽青岛,倾倒世界”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循环高效利用资源
B.实施雨污分流,构建海绵城市
C.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
D.禁止燃油汽车上路行驶
D
能力提升题
2.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主要区别是构成其分子的( )
A.状态不同 B.数量不同
C.质量不同 D.种类是一种还是几种
D
3. 空气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重要资源。研究空气的成分,正确认识空气,合理利用空气是化学的学习任务之一。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
分数约是 %。与实际值进行
对比,说明存在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
②燃烧结束时,试管里剩余气体的主要性质是 。
18
装置漏气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
空气
氧气含量测定
主要成分
氧气
其他
稀有气体
氮气
性质及用途
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污染与防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