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B 2.A 3.D 4.①完成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研制与发射。②通过神州七至十号,突破了太空行走以及交会对接技术。③完成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研制。④完成了大运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火箭的研制。 5.①中国空间站由中国自主建造,产品全部国产化;国际空间站项目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和运营。②中国空间站属于第三代空间站,采用积木式构型;国际空间站为第四代空间站,采用桁架挂舱式构型。③中国空间站具有后发优势,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使用效益比较高;国际空间站拥有空间大的优势,可开展大规模科学研究。
6.D 7.B 8.①“张皇”“局促不安”等写出通讯员质朴、腼腆的特点;②送“我”“两个馒头”为我开饭写出了通讯员关心战友;③枪筒上的“野菊花”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④飞身扑在手榴弹上,舍己为人,英勇无畏(为了人民,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的牺牲精神)。 9.①“百合花”是新被子上的图案;②象征通讯员和新媳妇纯真、高洁的美好品格(心灵);③是对革命军人为了人民而不怕牺牲的精神的礼赞;④象征着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10.B 11.B 12.C 13.(1)等到二十岁时,(他)就学识广博,通晓经书正史,每天写文章几千个字,喜欢贾谊、陆贽的文集。
(2)苏轼担心不被(当权者)所容纳,请求调到外地,被授予龙图阁学士一职,主管杭州。
(1)“比冠”,等到二十岁;“通”,通晓;“属文”,写文章。
(2)“见容”,被容纳;“外”,调到外地;“”拜”,授予。
14.D
15.①因伤春惜春而愁。上片“九十日春都过了”,直接交代此时为暮春时节,“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更是渲染了暮春的哀怨伤感的气氛,诗人为春光易逝而愁。
②因漂泊异乡而愁。本词为诗人被贬异乡时所作,诗人由风中飘飞的柳絮联想到身处异乡,漂泊无依的自己,因而忧愁。
③因青春不再而愁。下片词人由逝去的春光联想到自己逝去的青春,“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青春年华易逝的愁情。
16.略
17.①千丝万缕②喧宾夺主③和盘托出
18.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
19.①比喻。②效果:将中国传统山水画比喻成一个羞答答的姑娘,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表达主题上采用的方式——含蓄。
20.①综合运用了比喻比拟的手法。把三片树叶比喻成三只小鸟,又将小鸟拟人化,写它们的歌唱和呼喊。②诗歌选用嫩叶、树桩的意象,运用象征的手法,用嫩叶的歌唱表现生机。③语言清新,明白易懂,情真意切。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的成败,总是能说出其要点。等到二十岁时,(他)就学识广博,通晓经书正史,每天写文章写几千个字,喜欢贾谊、陆贽的文集。嘉祐二年,到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因见到他的文章而)惊喜,(苏轼)参加殿试考中乙科。后来(苏轼)以书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该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苏洵去世,朝廷追封(他为)光禄丞。(苏轼)服丧期满后,回到朝廷,以判官告院的身份任职。王安石开创实施新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不利。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其间,常常凭借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来造福百姓,百姓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知州。司农实施手实法,不按时实行的人按违反诏令论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诏令的罪名,如果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定法令。”提举官惊恐地说:“请您暂且慢点推行它。”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废除了它。
元祐元年,苏轼以七品官入侍延和殿,(皇帝)当即赐他银绯,升他为中书舍人。元祐三年,苏轼暂代礼部贡举一职。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冻得打颤不能说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子,而且抓住模糊的单一言辞,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元祐四年,因为议论政事而(与人)积怨,被当权的人所憎恨。苏轼担心不被(当权者)所容纳,请求调到外地,被授予龙图阁学士一职,主管杭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常要多些。”于是收集盈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的五十两黄金,来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聚钱粮来抵御疫病。
徽宗即位,又经历三次大赦,于是提举玉局观,恢复朝奉郎职务。苏轼从元祐以来,从未因每年考绩要求升迁,所以官职就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在常州去世。苏轼以父亲苏洵为师学习文章之道,不久便因为有天赋而很快学到了写文章的本领。曾说自己:“写文章应该像行走的云和流动的水,本来就没有固定的形态,只是常常行走在应该行走的时候,停止在不得不停止的时候。”
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言辞,都可以写成文章来读。他的文章博大精深,光辉璀璨,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大概也属少有。
答案第1页,共2页义乌市青岩书院2025届高一第一学期
语文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个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茫茫深空中,中国终于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家园了。4月29日,我国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中国也成为全球第三个独立建造空间站的国家。
中国空间站的建造举世瞩目,但其实在开启组建工作前,我国就已经完成了许多“热身动作”。
首先,就是完成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研制与发射。“就像我们的科研大楼一样,空间站具有体积大、功能强、载人多、性能优等诸多特点,但它自身不能进行天地往返。”庞之浩(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表示,因此,在建造空间站之前,首先需要完成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研制。通过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以及神舟六号的研制与发射,我国成功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技术。
其次,是突破了太空行走以及交会对接技术。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庞之浩表示,太空行走技术的突破,为完成我国建造空间站所需的出舱、组装、维修等任务奠定了基础。空间交会对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在太空轨道上按预定位置和时间相会后用机械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它有四大用途:一是为长期运行的空间设施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服务;二是使两个航天器在太空相互支持;三是在轨组装大型航天器结构;四是进行航天器重构以实现系统优化。我国通过先发射天宫一号,然后陆续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以及神舟十号飞船与之分别对接,逐步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和手拉交会对接技术,这个技术是实现空间站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因为如果我们的空间站上去了,无论送人还是送货,都需要通过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来完成。”庞之浩补充道,我们也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此外,我国还研制了天宫二号,天宫二号承担着验证空间站相关技术的重要使命,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
再次,空间站不可能靠载人飞船运送货物,因为在满载3人的时候,载人飞船每次只能运送300公斤的货物,所以必须依靠真正的货运飞船。为此,我们建造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它是目前世界现役货运飞船中运货能力最强的飞船,其总重量为13.5吨,每次能运送6.5吨的货物,因此,“天舟”的载货比为48%,高居世界首位。
而这些,都离不开长征五号B火箭,其运载能力是我国现役火箭中最大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2吨,让我国发射较大规模的航天器成为可能。
“我们载人航天领域有句话,叫‘造船是为了建站,建站是为了应用’。”庞之浩说,空间站建好后,将会开始大规模的应用实验,包括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技术试验等。
中国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础,在三舱飞行器依次发射成功后,将在轨通过交会对接和转位,形成“T”构型组合体,长期在轨运行。
中国空间站属于第三代空间站,采用积木式构型,也叫组合式空间站。我国空间站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例如,大型柔性太阳电池翼、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电推进系统、首尾两端配置相同的大型空间机械臂等,所以使用效益比较高。国际空间站为第四代空间站,采用桁架挂舱式构型,拥有空间大的优势。这种空间站采用集中式供电,太阳能电池板位于桁架两端。
庞之浩表示,俄罗斯已决定在2024年国际空间站合约到期后退出国际空间站,并计划在未来以“科学号”为核心建造自己的空间站或与中国合作。美国则是想要与其他国家在月球轨道上建造空间站。
激烈的空间站“竞赛”,各国各显其能。其实,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也有可能享受到空间站建造带来的福利。庞之浩表示,未来的空间站站内或将建造纯商业化的“太空旅馆”,有两种不同的打造方式。一种是与空间站构造基本一致,但是没有其他科研设备,内部按照旅游酒店的方式进行装修,游客可以在其中进行天文观测和对地观测,“近水楼台”享受星空和失重的感觉等。还有一种是充气式太空旅馆,即先把充气舱送到运行轨道上,再以充气的方式使其体积扩大至原体积的4倍。与传统太空舱相比,充气式太空旅馆将由若干个可充气膨胀的软壳太空舱组装而成,这种太空舱有发射成本较低、居住空间宽大等优势。
从载人天地运载系统,到太空行走、交会对接、货运飞船,再到空间站自主建造、产品全部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自主可控,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创造历史。天和核心舱的发射成功仅仅是中国空间站任务迈出的第一步,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未来每个人的太空梦,或许就从这第一步开始,逐渐走进现实。
中国邀请世界各国积极参与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利用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印度、俄罗斯、日本等17个国家的9个项目从42项申请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
(摘编自张晔《我国打造“经济适用型”太空“别墅”》)
材料二: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为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大量实验载荷和资源,支持人在地球轨道长期驻留。国际空间站项目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运行和使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涉及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自1998年正式建站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于2010年完成建造任务转入全面使用阶段。目前,国际空间站主要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空间局共同运营。此前,他们最初的计划是将国际空间站使用至2015年,随后,相关人员又将国际空间站的使用期限延长至2020年,后来,再次延长至2024年。通过国际空间站目前的状况来看,很难坚持到2024年。
(摘编自科普中国网)
材料三:
近日,美国阿克肖姆航天公司发布公报称,该公司已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达成协议,准备借助后者的载人“龙”飞船,于2021年将3名私人游客和1名该公司培训的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并让他们在那里生活至少8天。目前已有一人预定了座位,票价可能为5500万美元左右。
2020年6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允许私人乘坐美国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旅行,但价格不菲,除了大约昂贵的往返“船票”,每人每天还要支付大约3.5万美元的食宿等费用。
广义上,太空旅游可分为失重旅游、高空旅游、亚轨道旅游、轨道旅游以及太空行走旅游、太空旅馆旅游等多种形式。
要想太空旅游,除了有钱,还得有较好的身体。太空游客上太空之前还要经过必要的训练,其训练时间和强度根据旅游种类各有不同。
针对太空旅游引发的热潮,我国有关专家乐观地预计,20年后中国人有望进行太空旅游。太空旅游的兴旺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降低成本,二是保证安全。
(摘编自于紫月《打卡国际空间站,光有钱是不行的》)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也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大运力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
B.空间站具有体积大、功能强等特点,但它自身不能进行天地往返,掌握载人天地往返运输技术对组建空间站非常重要。
C.交会对接技术的突破为完成我国建造空间站所需的维修等任务奠定了基础,太空行走技术是实现空间站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
D.普通人也有可能享受到空间站建造带来的福利。中国空间站站内要建造纯商业化的“太空旅馆”,满足人们太空旅行的需要。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舟一号是目前世界现役货运飞船中运货能力最强的飞船,每次能运送6.5吨的货物,因此空间站不能靠载人飞船运送货物。
B.天和核心舱的发射成功只是中国空间站任务迈出的第一步,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还任重道远,但中国人的太空梦将逐步实现。
C.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于2010年建成,其运营可能坚持不到2024年。
D.太空旅游可分为失重旅游以及太空行走旅游、太空旅馆旅游等多种形式。我国有关专家预计20年后中国人有望进行太空旅游。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想要参与太空旅行的人需要考虑的一项是(3分)( )
A.自身的身体状况 B.太空旅行的费用
C.太空旅行的安全 D.国际空间站的运营机制
4.中国开启组建中国空间站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5.中国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
茹志娟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主攻团的团长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放了晴,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一开始他就把我撂下几丈远。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蹬蹬蹬地自个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甩下几丈远。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树枝。
我的双脚胀痛得像火烧似的。我向他提出了休息一会,自己在石头上坐了下来。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凭经验,我晓得这一定又因为我是个女同志。我着恼的带着一种反抗情绪走过去,面对着他坐下来。①他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
我们到包扎所,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但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老百姓去借。不一会,我就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
“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我看她头上已硬翘翘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的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她拿出来的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②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③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打水,烧锅,作些零碎活。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她还是那样,笑眯眯的抿着嘴,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一会儿,我们的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
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做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
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④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
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青年人的脸。
(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自然段开头描写了凄清的秋景,与故事写战争的残酷的大背景协调。
B.通讯员因为嫌弃“我”是女同志,在去前线包扎所的路上与我保持距离。
C.小说故事取材于“我”的真实经历,“通讯员”“年轻媳妇”均有其人。
D.新媳妇因没有将唯一的陪嫁被子借给小通讯员,而被他误以为思想封建。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选材别具匠心,作者以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为背景,将故事发生的地点选在后方的一个包扎所里。
B.对通讯员身材、着装细致描写,突出其健壮、精干;对年轻媳妇面部粗略描绘,突出其年轻美丽。
C.小说结构严谨绵密,是因为作者善于运用诸如通讯员“肩上衣服的破洞”之类情节的前后照应。
D.故事以小见大,从普通战士、百姓的几件小事入手,表明了人民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源泉。
8.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小说在写通讯员时多次使用细节描写,请分别分析文中四处画线句子细节描写的作用。(6分)
9.小说以“百合花”为题,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徒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①羡缗②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 苏轼传》)
【注释】①裒:póu,聚集。②羡缗:指羡钱,即多余的钱。常指赋税的盈余。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上书请求减免上供米的三分之一来纾缓灾情;与此同时,他又兴建治病场所、积聚钱粮来抵御疫病。
D.苏轼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天赋异禀。无论嬉笑怒骂,皆可成文。他的文章博大精深,光辉璀璨,称雄百代,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少见的天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2)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释】①使君:时任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15.有诗评说,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6小题,12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描绘了一幅立体辽阔的江南秋景图。观“万山层林”之远景,看湘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近景,不仅远近结合,而且色彩鲜明。
(2)《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子矜》,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融情于景,不仅描写了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夜幕突然降临时出现的可怕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园林建筑之间,存在着_________的联系。
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_________,画面就会混乱、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由于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完成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_________,它像一个羞答答表示爱意的年轻姑娘,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如元代王蒙所作《长松仙馆图》,画面下方近水的岩石与长松交错,松涛阵阵似可听闻,在崇山峻岭中两处有藏有露的山居茅舍,传达了“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的意趣。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墙、门窗遮挡了一部分山石,从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现些许神秘感,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19.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6分)
20.在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某同学朗诵了下面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颇受同学们喜爱,请从艺术手法和语言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6分)
三片叶子
梅绍静
三片嫩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
骄傲地站在树桩上。
树桩只发出这一条绿茎,
绿茎上只有这三只小鸟。
多可爱的小东西啊,
它们还要为砍断的树桩歌唱。
即使只有这三片绿叶也要向世界呼喊,
让人们永远憧憬那被剥夺的满树春光。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五六岁的青年,带着对自我的认识、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打开了人生奋斗的篇章。有的人的青春可能是一路繁花相送,有的人的青春可能是一路披荆斩棘,但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
班级计划举办以“奋斗吧,青春”为主题的演讲赛,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