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2 16:2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部编版)含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1. rì mù nán tí lú shān yuán gù hú xū

二、填空题
2.查字典。
(1)“缘”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首字母( ),再查音节( )。“缘”字的解释有:①缘故;②因为;③缘分;④沿着、顺着。“缘由”一词中的“缘”解释为( )(填序号)。
(2)“降”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 )部,再查( )画。这个字在“梅雪争春未肯降”中读( ),而在“降落伞”中读作( )。
3.根据语境填入恰当的诗句。
(1)夜晚的钱塘江依然可爱。看着江边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的露水以及江水中倒映着的弯得像弓一样的月亮,我不由得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为了迎接春的到来,梅、雪各不相让,纷纷展露自己的本事,就连诗人们一时也无法评判高低,这可真是“________ ,_________”
4.根据诗句内容填空。
(1)《暮江吟》是唐代诗人______写的,诗中写_____的诗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______的诗句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暮江吟》描写了四种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形象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心情。
(3)《暮江吟》是唐代诗人________写的,其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中将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句的意思: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________,一半呈现出________。
三、选择题
5.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题西林壁》中诗人站在不同角度,描绘了庐山千姿百态的景象。
C.《雪梅》这首诗借“梅”“雪”争春,劝诫人们要和平共处。
D.《暮江吟》描绘的是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的景象。
6.联系整首诗,下列哪一句古诗描写的不是春天的景色? ( )
A.一道残阳铺水中 B.清明时节雨纷纷
C.千里莺啼绿映红 D.明月何时照我还
7.下列诗句中,不是写花的一项是( )
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暮江吟(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B.题西林壁(题:书写,题写)
C.骚人阁笔费评章(阁:楼阁) D.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
9.“梅须逊雪三分白”中的“逊”指( )
A.退让 B.谦让 C.不及;比不上
10.“暮江吟”中的“吟”指( )
A.吟诵 B.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C.呜叫
11.“题西林壁”中的“题”指( )
A.题目 B.问题 C.书写,题写
12.下面对本课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暮江吟》中“露似真珠”“月似弓”两处比喻的使用,更生动地描绘出景色的美妙。
B.《题西林壁》是苏轼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他遍游庐山后的题咏。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
D.《雪梅》中,诗人难以评议雪、梅的高下,是因为它们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诗人怕评议不好得罪它们。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
13.(1)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根据诗句写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夕阳西下,一道余晖铺在江水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青绿色,一半呈现出殷红色。(根据画面写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遛遛,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李白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14.老婆婆反问李白的话是让他明白什么呢?请用一句名言回答、
_________
15.难道铁杵不能磨成绣花针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
16.读了这篇短文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日暮 难题 庐山 缘故 胡须
2.Y yuán ① 阝 6 六 xiáng jiàng
3.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4.白居易 夕阳落照江水 新月初升 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 残阳 江水 露 月 江边美丽的月色 愉悦的 白居易 比喻 月夜美景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珠 珍珠 新月 弯弓 青绿色 殷红
5.C
6.A
7.D
8.C
9.C
10.B
11.C
12.D
13.梅与雪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难坏了诗人,难以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4.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5.铁杵能磨成绣花针。
16.凡事都贵在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成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