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2 19:4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比热容
教学目标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指导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通过比热容的实验,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在实验中的作用。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会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教学重点
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升高,需要用水来冷却。这里用水为什么不用其他液体呢?
进行新课
(一)比热容
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观察烧水的图片,提出问题: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猜想。
(1)水的质量。猜想的理由: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加热时间长,吸热多。
(2)加热后的温度。猜想的理由:将一壶水烧开比烧成半开吸热多。
(3)升高的温度。猜想的理由:将一壶凉水烧开比将温水烧开吸热多。
组织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得到正确的结论:一定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初温可以不同,末温可以不同),吸收的热量相同。
2.比热容
【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按下列要求做实验,并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①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等质量且初温均为30℃的水和食用油。
②在两中液体中放入温度计和完全相同的加热器。
③启动加热器,当温度达到70℃时停止加热。
请各小组讨论,对以上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老师可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适当指导)。
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
总结以上结论得出: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其中,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J/(kg·℃)。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之所以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最大。水的比热容c水=4.2 103 J/(kg·℃),其物理意义: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
3.比热容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观察比热容表,了解常见物质比热容。学会读表,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寻找规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过程进行引导)。
结论:(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3)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二)热量的计算
由水的比热容可知,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J,那么
①质量是5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得出以上热量的大小(老师根据各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正确适当的引导)。
结论:吸收的热量=比热容×水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即Q吸=cm(t末-t初),通过反向思维可以得出,当物体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Q放=cm(t初-t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