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二章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物理第二章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11-07 12:5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经过2 s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与初速度同向
B.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加速度大小为10 m/s2,平均速度为10 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以v0 =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3 s内的位移是12 m B.3 s内的位移是9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4.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车厢通过他历时2s,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
A.3节 B.6节 C.9节 D.12节
5.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秒内的位移是它落地前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5m B.20m C.11.25m D.31.25m
6.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0.40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正在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4个球,将球的运动近似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g=10m/s2)
A.1.6m B.2.4m C.3.2m D.4.0m
7.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当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且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若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s,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
A.s B.2s C.3s D.4s
8、以10米/秒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第4秒未关闭发动机,第5秒内平均速度为9米/ 秒,则汽车在前10秒内的位移是
A.45米 B.56米 C.64米 D.65米
9、火车沿平直铁路做匀减速运动,其前端通过某路标时速度为v,末端恰好停于该路标旁,则前半列火车通过路标经历的时间与后半列火车通过路标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A.1:1 B.:1 C.(-1):1 D.(+1):1
10.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到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以求得( )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D.从第2闪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11、如图所示,物体A在斜面上匀加速由静止滑下x1后,又匀减速地在平面上滑过x2后停下,测得x2=2x1,则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1与平面上加速度a2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12、质点由A点从静止出发沿直线AB运动,先作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后作加速度为a2 的匀减速运动,到B点时恰好停止。若AB长为s,则质点走完AB的最短时间是 ( )
?????? A.?????? B.??? C.????? D.
13.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作加速度为a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作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运动,则 ( )
A.若a1=a2,只能相遇一次. B.若a1>a2,可能相遇两次.
C.若a1<a2,可能相遇两次. D.若a1>a2,不可能不相遇.
二.填空题
14. 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量出重力加速度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整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两个正在下落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处到盘子的高度为h(m),再用秒表测量时间,从第一滴水离开龙头开始,到第N滴水落至盘中,共用时间为T(s).当第一滴水落到盘子时,第二滴水离盘子的高度为______m,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
15.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6、 把一条铁链自由下垂地悬挂在墙上,放开后铁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铁链通过悬点下3.2米处一点历时0.5秒,则铁链的长度是 米(g取10米/秒2)。
三.计算题
17.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匀速运动,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A、B相距L=10m.从A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能传送到B处.求:
(1)工件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2)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18.从斜面上的某点每隔0.1s释放一颗相同的小球,在连续放下几颗后,对正在斜面上运动的小球摄得如图照片.测得AB=15cm,BC=20cm.试求:
(1)钢球运动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
(3)照片上D球距C球的距离;
(4)A球上面正在运动的球还有几颗.
19、一列火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此时恰好有一辆自行车(可视为质点)从火车头旁边驶过,自行车速度,火车长.
(1)火车追上自行车以前落后于自行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火车用多少时间可追上自行车?
(3)再过多长时间可超过自行车?
20.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1m/s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与车相距x0=20m处,某人同时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
(1)经过多长时间汽车的速度达到6m/s?
(2)试判断人能否追上车?
(3)若人能追上车,则求经过多长时间人才追上车;若人不能追上车,求人、车间的最小距离。
21、如图,A、B两物体相距S=7米,A正以V1=4米/秒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V2=10米/秒,方向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能返回),加速度大小a=2米/秒2,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经多少时间A追上B.
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三个常用的结论
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等于加速度和时间间隔平方和的乘积。即 , 可以推广到Sm-Sn= 。
试证明此结论:
⑵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t/2= 。
⑶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vs/2=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有有vt/2 vs/2。试证明: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特殊规律: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⑴1t末、2t末、3t末、…、n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
⑵1t内、2t内、3t内、…、nt内位移之比为
s1∶s2∶s3∶…∶sn=
⑶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
sⅠ∶sⅡ∶sⅢ∶…∶sn=
⑷通过1s、2s、3s、…、ns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t1∶t2∶t3∶…∶tn=
⑸经过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Ⅰ∶tⅡ∶tⅢ∶…∶tn=
3、追及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
“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两物体速度 ,即。
⑵ 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
判断方法是:假定速度相等,从位置关系判断。
①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后方,则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小。
②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前方,则追上。
③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乙处于同一位置,则恰好追上,为临界状态。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二者是否同时出发,是否从同一地点出发。
⑶ 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情形跟⑵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