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1-06 15:4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卷I(选择题 共46分)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计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由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的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中国的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家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利用太阳能、潮汐能、风力发电,以获取清洁能源
C.大量排放S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
2.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S-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S-+H2OH3O++S2-
B.H3P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3PO43H++PO
C.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
D.Ca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CaCO3 Ca2++CO32-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5 ℃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常温下,将pH = 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溶液pH = 4
C.常温下,将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溶液pH = 1
D.常温下,将pH = 3的醋酸溶液与pH = 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 = 7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2(g)=CO2(g) ΔH1 C(s)+O2(g)=CO(g) ΔH2
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
③H2(g)+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
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
A.① B.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 )
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 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HF溶液与NaCl溶液不能发生反应;
④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①④
6.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10℃ 20mL 3mol/L的X溶液 B.20℃ 30mL 2molL的X溶液
C.20℃ 10mL 4mol/L的X溶液 D.10℃ 10mL 2mol/L的X溶液
7.甲醇广泛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可用天然气来合成,已知:
①2CH4(g)+O2(g)=2CO(g)+4H2(g) ΔH=-71 kJ/mol
②CO(g)+2H2(g)=CH3OH(l) ΔH=-90.5 kJ/mol
③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
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甲烷的燃烧热ΔH=-890kJ/mol
B.当4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反应③放出890 kJ的能量
C.甲醇的燃烧热ΔH=-1528 kJ/mol
D.若CO的燃烧热ΔH=-282.5 kJ/mol,则H2的燃烧热ΔH=-286 kJ/mol
8.确认能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压强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
9.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解的是( )
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C.用装置③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
D.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Zn极发生氧化反应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D.压缩H2与I2(g)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11.某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2A(g) B(g),在相同条件下,若分别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或B气体,重新达到平衡后,容器内A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 )
A.都增大??? B.都减小 C.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D.前者减少后者增大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aCO3(s) =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 <0
B.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C.N2(g) +3H2(g) =2NH3(g) △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 )和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
13.1mol X跟a mol Y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a Y(g) b Z(g)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a=1,b=1 B.a=2,b=1   C.a=2,b=3 D.a=3,b=3
14.某温度下,将2mo1A和3mo1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C(g)+D(g),5min 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 ,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 B.a =2
C.B的转化率为40 % D.B的转化率为60 %
15.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甲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t1min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1min后,保持容器总体积不变,通入少量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A、0.1mol·L-1B和0.4mol·L-1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16.在相同温度下,0.01 mol/L NaOH溶液和0.01 mol/L的盐酸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 B.由水电离出的c(H+)都是1.0×10-12 mol/L
C.由水电离出的c(OH-)都是0.01 mol/L D.两者都促进了水的电离
17.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B(g)+2C(g),且达到平衡。当升高温度时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
C.物质A一定为非气态,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若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向右移动
18.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19.在相同温度下,100 mL 0.01 mol/L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
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电离的程度
C.H+的物质的量浓度 D.CH3COOH的物质的量
2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21.已知2SO2 (g) + O2 (g) 2SO3 (g);ΔH = -197 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 mol SO2和1 mol O2;(乙) 1 mol SO2和0.5 mol O2 ;(丙) 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 2P乙
B.SO3的质量m:m甲=m丙 > 2m乙
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 k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 2Q乙
22.关于中和热测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需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包括大、小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及泡沫塑料板、碎泡沫塑料(或硬纸板、碎纸条)等;
B.盐酸与某强碱中和放出的热量随反应物的用量改变而改变,但中和热不变;
C.NaOH稍过量的目的是保证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
D.测定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是尽量减小热量损失及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等。
23.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时,根据电极产物,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阴极自始自终只析出H2 B.阳极先析出O2,后析出C12
C.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 D.溶液pH不断增大,最后为7
卷Ⅱ(非选择题 共54分)
二、填空题(共5小题,54分)
24.(8分)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此时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 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1)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____ __(用百分数表示)。
(2)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填字母)
a.SO2和SO3浓度相等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向装置中再充入N2 b.向装置中再充入O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升高温度
(4)若保持容积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平衡将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5)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25.(10分)(1)在温度t℃下,某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____ ___;t___ ___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常温下,向某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pH=x的盐酸,测得pH如下表所示:
序号
氢氧化钡的体积/mL
盐酸的体积/mL
溶液的pH

22.00
0.00
12

22.00
18.00
11

22.00
22.00
7
x = _____。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 _。
(3)常温下,向100mLpH=2的硫酸与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00mL上述Ba(OH)2溶液,沉淀正好达最大量,此时溶液的pH____ 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6.(14分)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K+
Na+
NH4+
SO42-
NO3-
Cl-
浓度/mol.L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试样的pH值为 。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 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H2(g)+1/2O2(g)=H2O(g) H= -241.8KJ/mol
C(s)+1/2O2(g)=CO(g) H= -110.5KJ/mol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 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3)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为:
① 已知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 2NO(g) H>0,若1mol空气含有0.8molN2和0.2molO2,1300℃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汽车启动后,气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
② 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
③ 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7.(10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为 (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丙池中F电极为 (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该池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10.8 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 mL(标准状况)。
(4)一段时间后,断开电键K,下列物质能使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 (填选项字母)。
A.Cu B.CuO C.Cu(OH)2 D.Cu2(OH)2CO3
28.(12分)某一种胃药片的制酸剂为碳酸钙,其中所含的制酸剂质量的测定如下:①需配制0.1mol/L的HCl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 ②每次取一粒(药片质量均相同)0.2g的此胃药片,磨碎后加入20mL蒸馏水 ③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需用VxmL达滴定终点 ④加入25mL0.1mol/L的HCl溶液
(1)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排序为(写编号顺序)
(2)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胃药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____ _________g,(写计算式)
(4)步骤③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碳酸钙质量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
A.碱式滴定管未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
B.滴定中不慎将锥形瓶内液体摇出少量于瓶外
C.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氢氧化钠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答案
26(1)4;(2分)
(2)①C(s)+H2O(g)=CO(g)+H2(g)?? ΔH=+131.3KJ/mol;(2分)②a、b;(2分) (3)①4×10-6;(2分)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NO排放量增大(2分)
②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任何温度下均不自发进行;(2分)
③2CO+2NO2CO2+N2(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