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3 08:02: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地域分异的基本归律;
2.能识记主要陆地自然带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3.能识记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学习重点】
1.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地域分异的基本归律;
2.主要陆地自然带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学习难点】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易错易混点】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特征
【要点导学】
【知识点一】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1)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
(2)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2.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包含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1)地带性分异的表现(地域性)
①地域分异: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②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①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a.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b.成因: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c.分异基础因素:热量。
d.举例:非洲沿20°E经线,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
②干湿度(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a.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经线延伸,沿经度方向变化。
b.成因: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
c.分异基础因素:水分。
d.举例: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森林过渡为草原,在过渡成荒漠。
(3)垂直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①形成原因:在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即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②分布特点:从山麓到山顶出现由下而上随等高线延伸逐渐变化更迭。
③分异基础因素:热量和水分。注: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
④举例: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安第斯山脉垂直自然带,天山垂直自然带等。
(4)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方性)
①表现:
a.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和苔原带(海陆分布);
b.改变自然带位置: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分布的热带雨林带的形成(地形-迎风坡、暖流因素-马达加斯加暖流),西侧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热带疏林草原;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的差异——西侧温带落叶阔叶林,东侧温带荒漠的形成(地形因素-迎风坡、背风坡);澳大利亚东北热带雨林的形成(地形-大分水岭迎风坡、暖流因素-东澳大利亚暖流)
c.约束或扩展自然带: 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形成长的一条无法向内陆扩展(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延伸到北极圈以内(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分散的自然带:荒漠中的绿洲带(与陆地水的分布区域有关)
②规律
a.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的更迭。
b.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
③成因
a.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b.地貌、岩性和土质的分异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
【典例1】【考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材料一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材料二 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种现象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2)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什么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自然景观③→⑤→⑥的变化是以什么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学法指导】1.水平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分异 规律
影响 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从沿海到内陆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 布 特 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 (东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 (南北方向) 经线方向 (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 (东西方向)
更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2.垂直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要点
显著表现地区 高山地区,尤其是低纬度的高山地区
形成原因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增加而变化
垂直带谱 最下面为基带,所有的垂直带谱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更替
分布 规律 共同性 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具有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纬度地带性变化的类似规律
差异性 干旱地区,由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和热量条件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不同
3.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成因和表现
成 因 地方 地形 如华北平原地势地貌分异,从滨海到山麓依次是滨海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并由此产生水文、土壤、植被、地表物质的分异
地方 气候 如海岸气候、湖泊气候、森林气候、灌溉区气候、城市气候等,也会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
成 因 较大范 围地面 组成物质 如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
表 现 有序性 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
重复性 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
4.方法技巧:由于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分布地带性规律表现的不很完整、鲜明,这些因素使地理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常见的地方性分异现象分析如下表。
因素 分布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 (理论状况) 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
海陆 分布 南半球中 高纬度 苔原带、 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 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无 北极地区主 要是北冰洋
地形 起伏 南美洲巴 塔哥尼亚 高原 温带草原 带、温带落 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 漠带 安第斯山脉 阻挡西风深 入内地
科迪勒拉 山系西侧 呈带状东 西延伸 呈长条状 南北更替 科迪勒拉 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 原带 地势高,气 温低,降水少
洋流 北半球中 高纬度的 大陆西岸 东西两岸 分布纬度 大致相当 东岸向低 纬度延伸, 西岸向高 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的分布纬度大致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
欧洲西岸 温带落叶阔 叶林和亚寒 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 阔叶林向 北延伸 北大西洋暖 流的影响
水分 昆仑山、 天山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 地下水丰富
【知识点二】主要陆地自然带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1.主要陆地自然带
(1)划分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
(2)影响因素:热量和水分条件。
(3)主要自然带的分布及特点
名称 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 典型类型
森林自然带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等
草原自然带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以草本植物为主 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
荒漠自然带 干旱地区 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 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带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1)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地方分异状况;
(2)要求(原则):因地制宜部署农业生产,明确土地利用方式,确定农作物种类。
(3)过程:
(4)目的: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保障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避免土地退化和环境恶化。
【典例2】【考点:陆地自然带】
材料一 战士李刚在日记中写道:“凌晨我们巡逻,气温-20 ℃左右,周围一片林海雪原。而我的家乡此时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椰树,人们正忙着早稻插秧……”
材料二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1)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为什么会有很大的差异?
(2)材料二中A地所属的自然带名称是什么?B地所属自然带相应的气候类型是什么?C地所属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什么?
【学法指导】1.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
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低纬度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沙漠狐 荒漠土
中纬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 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 山羊、黇鹿 褐土
亚热带 常绿阔叶 林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 常绿阔 叶林 猕猴、 灵猫 红壤、 黄壤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 气候、温带 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 阔叶林 松鼠、黑熊 棕壤、 褐土
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子午沙鼠 荒漠土
高纬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亚寒带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
苔原带 寒带苔原气候 苔原 驯鹿、 北极狐 冰沼土
冰原带 寒带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未发育
2.图示法对比分析气候与自然带的内在联系(以北半球为例)
【知识点三】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夏季气温低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①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典例3】【考点: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读图“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南坡位于什么气候区?
(2)为什么南坡雪线较低?
(3)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法指导】
1.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①纬度:相同海拔,则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②海拔:相同纬度,则海拔越高,带谱越复杂
③热量:阳坡帯谱多且位置高、阴坡带谱少且位置低
2.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分析:
①纬度位置——决定了山麓基带类型
②相对高度——决定了水热状况变化的程度(以上两点决定自然带数量)
③阳坡、阴坡——影响植被分布的高度
④迎风坡、背风坡——影响降水多少与雪线高度
3.雪线的高低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判断的:
①雪线的高低与气温的高低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高,温度低时雪线低。
②雪线的高低与降水量关系密切: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③雪线的高低与山势有关: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④雪线的高低与坡向有关,主要表现在坡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⑤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雪线的高低: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
⑥雪线的高地与纬度有关:中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
【训练检测】
读我国北部沿海至内陆的自然带更替图。据此完成1-2题。
A到B到C自然带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2.A到B到C自然带更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土壤 D.水分
3.诗词“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4.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
5.“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塞北到江南地域分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地形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 )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 B.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读我国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图,完成下题。
8.下列关于该山峰南北坡雪线高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 B.北坡气温高,降水多,雪线低
C.南坡气温低,降水多,雪线高 D.北坡气温低,降水少,雪线低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回答9-10题。
9.按高纬到低纬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10.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原因是( )
A.纬度低 B.海拔低 C.地处阴坡 D.地处背风坡
11.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带A—D—E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其产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其产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______坡(北南),D表示__________坡(北南)。
(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述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
【预习检测】
1.能背出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包含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2.能背出主要陆地自然带。
高一地理 第 1页 高一地理 第 2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地域分异的基本归律;
2.能识记主要陆地自然带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3.能识记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学习重点】
1.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地域分异的基本归律;
2.主要陆地自然带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学习难点】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易错易混点】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特征
【要点导学】
【知识点一】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1)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
(2)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2.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包含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1)地带性分异的表现(地域性)
①地域分异: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②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①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a.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b.成因: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c.分异基础因素:热量。
d.举例:非洲沿20°E经线,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
②干湿度(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a.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经线延伸,沿经度方向变化。
b.成因: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
c.分异基础因素:水分。
d.举例: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森林过渡为草原,在过渡成荒漠。
(3)垂直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①形成原因:在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即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②分布特点:从山麓到山顶出现由下而上随等高线延伸逐渐变化更迭。
③分异基础因素:热量和水分。注: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
④举例: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安第斯山脉垂直自然带,天山垂直自然带等。
(4)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方性)
①表现:
a.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和苔原带(海陆分布);
b.改变自然带位置: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分布的热带雨林带的形成(地形-迎风坡、暖流因素-马达加斯加暖流),西侧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热带疏林草原;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的差异——西侧温带落叶阔叶林,东侧温带荒漠的形成(地形因素-迎风坡、背风坡);澳大利亚东北热带雨林的形成(地形-大分水岭迎风坡、暖流因素-东澳大利亚暖流)
c.约束或扩展自然带: 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形成长的一条无法向内陆扩展(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延伸到北极圈以内(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分散的自然带:荒漠中的绿洲带(与陆地水的分布区域有关)
②规律
a.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的更迭。
b.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
③成因
a.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b.地貌、岩性和土质的分异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
【典例1】【考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材料一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材料二 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种现象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2)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什么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自然景观③→⑤→⑥的变化是以什么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答案:(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热量。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3)水分。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距海远近不同)。
【学法指导】1.水平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分异 规律
影响 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从沿海到内陆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 布 特 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 (东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 (南北方向) 经线方向 (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 (东西方向)
更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2.垂直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要点
显著表现地区 高山地区,尤其是低纬度的高山地区
形成原因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增加而变化
垂直带谱 最下面为基带,所有的垂直带谱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更替
分布 规律 共同性 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具有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纬度地带性变化的类似规律
差异性 干旱地区,由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和热量条件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不同
3.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成因和表现
成 因 地方 地形 如华北平原地势地貌分异,从滨海到山麓依次是滨海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并由此产生水文、土壤、植被、地表物质的分异
地方 气候 如海岸气候、湖泊气候、森林气候、灌溉区气候、城市气候等,也会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
成 因 较大范 围地面 组成物质 如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
表 现 有序性 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
重复性 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
4.方法技巧:由于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分布地带性规律表现的不很完整、鲜明,这些因素使地理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常见的地方性分异现象分析如下表。
因素 分布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 (理论状况) 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
海陆 分布 南半球中 高纬度 苔原带、 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 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无 北极地区主 要是北冰洋
地形 起伏 南美洲巴 塔哥尼亚 高原 温带草原 带、温带落 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 漠带 安第斯山脉 阻挡西风深 入内地
科迪勒拉 山系西侧 呈带状东 西延伸 呈长条状 南北更替 科迪勒拉 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 原带 地势高,气 温低,降水少
洋流 北半球中 高纬度的 大陆西岸 东西两岸 分布纬度 大致相当 东岸向低 纬度延伸, 西岸向高 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的分布纬度大致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
欧洲西岸 温带落叶阔 叶林和亚寒 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 阔叶林向 北延伸 北大西洋暖 流的影响
水分 昆仑山、 天山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 地下水丰富
【知识点二】主要陆地自然带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1.主要陆地自然带
(1)划分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
(2)影响因素:热量和水分条件。
(3)主要自然带的分布及特点
名称 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 典型类型
森林自然带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等
草原自然带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以草本植物为主 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
荒漠自然带 干旱地区 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 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带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1)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地方分异状况;
(2)要求(原则):因地制宜部署农业生产,明确土地利用方式,确定农作物种类。
(3)过程:
(4)目的: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保障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避免土地退化和环境恶化。
【典例2】【考点:陆地自然带】
材料一 战士李刚在日记中写道:“凌晨我们巡逻,气温-20 ℃左右,周围一片林海雪原。而我的家乡此时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椰树,人们正忙着早稻插秧……”
材料二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1)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为什么会有很大的差异?
(2)材料二中A地所属的自然带名称是什么?B地所属自然带相应的气候类型是什么?C地所属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什么?
答案:(1)不同的地域由于位置、地形、气候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等,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荒漠。
【学法指导】1.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
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低纬度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沙漠狐 荒漠土
中纬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 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 山羊、黇鹿 褐土
亚热带 常绿阔叶 林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 常绿阔 叶林 猕猴、 灵猫 红壤、 黄壤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 气候、温带 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 阔叶林 松鼠、黑熊 棕壤、 褐土
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子午沙鼠 荒漠土
高纬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亚寒带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
苔原带 寒带苔原气候 苔原 驯鹿、 北极狐 冰沼土
冰原带 寒带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未发育
2.图示法对比分析气候与自然带的内在联系(以北半球为例)
【知识点三】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夏季气温低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①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典例3】【考点: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读图“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南坡位于什么气候区?
(2)为什么南坡雪线较低?
(3)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南坡基带为雨林季雨林带,可知此处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2)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雪线较低。
(3)南坡相对高度大。
【学法指导】
1.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①纬度:相同海拔,则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②海拔:相同纬度,则海拔越高,带谱越复杂
③热量:阳坡帯谱多且位置高、阴坡带谱少且位置低
2.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分析:
①纬度位置——决定了山麓基带类型
②相对高度——决定了水热状况变化的程度(以上两点决定自然带数量)
③阳坡、阴坡——影响植被分布的高度
④迎风坡、背风坡——影响降水多少与雪线高度
3.雪线的高低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判断的:
①雪线的高低与气温的高低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高,温度低时雪线低。
②雪线的高低与降水量关系密切: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③雪线的高低与山势有关: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④雪线的高低与坡向有关,主要表现在坡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⑤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雪线的高低: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
⑥雪线的高地与纬度有关:中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
【训练检测】
读我国北部沿海至内陆的自然带更替图。据此完成1-2题。
A到B到C自然带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2.A到B到C自然带更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土壤 D.水分
答案:1.B; 2.D
解析:1.由A到B到C,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含量减少,自然景观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正确;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规律等无关。故选B。
2.由A到B到C,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含量减少,自然景观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由于海陆位置的不同导致的水分条件差异,D正确;光照、土壤等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纬度相同,热量条件差异不大。故选D。
3.诗词“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答案:3.C
解析:诗词“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体现自然带的南北变化,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4.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4.C
解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主要针对山地地形。故A项错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从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到同纬度的东部森林茂密地区,没有明显的热量差异。故B项错误;地方性分异规律有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和东部地区森林茂密都是较大尺度的分异规律。故选:C。
5.“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塞北到江南地域分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地形
答案:5.B
解析: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从塞北到江南,热量条件越来越好,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B.从塞北到江南,热量条件越来越好,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正确;C.从塞北到江南,热量条件越来越好,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从塞北到江南,热量条件越来越好,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 )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 B.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答案:6.C
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的是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这种变化属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影响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变化.故选:C。
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答案:7.D
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利用相同海拔高度的山地,所处纬度越高,自然带
数目越少的规律,判断纬度最高的是D。
读我国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图,完成下题。
8.下列关于该山峰南北坡雪线高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 B.北坡气温高,降水多,雪线低
C.南坡气温低,降水多,雪线高 D.北坡气温低,降水少,雪线低
答案:8.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针叶林生长所需的水分比草原、草甸等多,该山峰针叶林带只分布于北坡,说明北坡降水比南坡多,且北坡为阴坡,气温比南坡低,因此北坡雪线高度低于南坡。A正确。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回答9-10题。
9.按高纬到低纬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10.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原因是( )
A.纬度低 B.海拔低 C.地处阴坡 D.地处背风坡
答案:9.A; 10.B
解析:9.图示山地均位于我国,且基带海拔相同,不同的是山地海拔和基带自然带类型,丙的落叶阔叶林带分布海拔比乙要高,因此纬度比乙低;乙的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高于甲,因此甲的纬度高于乙,据此可知正确答案为A项。
10.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丙山脉海拔低(或山麓到山顶的相对高度小),是苔原带缺失的原因。故答案应为B项。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带A—D—E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其产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其产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答案:(1)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从沿海向内陆(或者经度地带性); 水分; 由赤道向两极(或者纬度地带性); 热量;
解析:(1)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由图及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可知,A为热带雨林带,B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为热带草原带,E为热带荒漠带,F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由图可知,自然带A到D到E,正好是由沿海到内陆分布,代表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主导因素。由图可知A到B为赤道到两极的地理分布规律,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主导因素。
12.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______坡(北南),D表示__________坡(北南)。
(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述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
12.答案:(1)北; 南; (2)纬度较低; 相对高度较大; 面向北冰洋、大西洋的迎风坡,降雪量大
(3)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处于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气候的迎风坡
(4)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解析:(1)根据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同种自然带,阳坡分布的海拔较高。读图,B坡同种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较低,所以是阴坡。结合图中纬度判断是北坡。 根据右图的纬度和山坡以自然带分布特征,D坡自然带类型多,说明是阳坡,南坡。C坡自然带少,说明是青藏高原一侧,是阴坡,北坡。
(2)D坡纬度较低 ,山麓与山顶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自然带数目多。 B坡是面向北冰洋、大西洋的迎风坡,降雪量大迎风坡雪线低,所以冰川分布下限高度较低。
(3)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处于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气候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乙山针叶林分布在阳坡,温度高,只能海拔更高处才适合生长。
(4)A坡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森林耗水量大,水源不足导致A坡缺少云杉林。
【预习检测】
1.能背出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包含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2.能背出主要陆地自然带。
高一地理 第 1页 高一地理 第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