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目录
1、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2、思想领域的变化
3、小说与戏曲
4、科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2、陆王心学、李贽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的主张
3、小说、戏曲、科技的成就
难点:
1、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存在局限性的原因
2、明清思想变化的背景及其思想特点
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
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
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再传至亚洲各地。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1 农业发展
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图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2 手工业进步
讨论:有学者认为,材料中的生产方式近似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形态,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你怎么看?
材料一: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篡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齐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2 手工业进步
①时间:明朝后期。
②地点和行业:南方一些地区丝织、榨油、制瓷。
③特征:开设工厂,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大规模生产。
明时期扎花机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3 商业的繁荣
白银流入 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聚集
地域商帮形成 一些地方的任以经商闻名,形成势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
工商业市镇繁荣 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4 社会经济的局限
材料 明初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自后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以六七分去农矣。
思考:根据材料,思考这一时期限制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①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②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2-1 陆王心学
王守仁(1472-1529)
①背景: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②代表:陆九渊和王守仁。
③内容:“致良知”,“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④评价:强调主管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2-2 离经叛道的李贽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材料二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
材料三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材料四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称赞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李贽也招收女弟子。
思考:李贽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2-2 离经叛道的李贽
李贽
①内容: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②影响: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抨击程朱理学、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至道无为的政治理想、民本思想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2-2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黄宗羲
背景: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
代表:
①黄宗羲:眼里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
顾炎武
王夫之
三、小说与戏曲
3-1 小说
施耐庵《水浒传》
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章回体写作体裁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小说与戏曲
3-1 小说
吴承恩《西游记》
明中期《西游记》神话小说杰作,清中期《三国志通俗演义》讽刺小说的杰作,《红楼梦》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高峰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曹雪芹《红楼梦》
三、小说与戏曲
3-2 戏曲
昆曲牡丹亭
明清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昆曲,从江苏昆山一代发源,长期流行。京剧,清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了京剧,并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京剧花旦
京剧武生
三、小说与戏曲
思考:明清小说影响力较大的原因?
1.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文化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物质基础:城市经济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
3.社会基础:市民阶层要求文化作品进一步通俗化。
4.思想基础:陆王心学的兴起,李贽、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张扬个性和人欲的肯定等。
四、科技
①总结性著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
②地理和地质学名著: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4-1 科技著作
徐霞客
四、科技
4-2 西学东渐
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
①时间:明朝后期,一些欧洲天主教士来中国传教。
②代表人物:意大利人利玛窦。
③概况: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
④评价: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传教士运用西方测绘技术,帮助清政府测绘了较为准确的中国地图。
利玛窦
五、课堂练习
1、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 )
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五、课堂练习
2、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D )
①重建儒学信仰 ②人人都有良知 ③无私则无心 ④道德自我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五、课堂练习
3、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真情演绎了国剧大师、绝世名伶梅兰芳的传奇人生。下面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南方一些剧种传人北京后融合而成
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课堂总结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领域
手工业领域
商业领域
陆王心学
李贽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小说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明朝中期:吴承恩《西游记》、吴敬梓《儒林外史》
清朝中期:曹雪芹《红楼梦》
戏曲创作:汤显祖、孔尚任
舞台演出:昆曲、京剧
传统科技: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和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西学东渐:利玛窦
社会经济的局限
小说与戏曲
思想领域的变化
戏曲
科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