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溶液 检测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 B.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酒精溶液
3.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B.将汽油与水充分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C.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是t°C时的不饱和溶液
4.“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 B.滴加
C.读数 D.溶解
5.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75%酒精可有效灭活病毒。现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酒精,一般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6.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NaCl B.称量NaCl
C.量取H2O D.溶解NaCl
7.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A.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8.下列洗涤方式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A.用炉具清洁剂除去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盐酸除去下水管道里的铁锈
9.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
B.升温可以使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M>N
10.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B.生石灰用于食品加热
C.液氮制造低温环境 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11.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碘酒溶液 B.生理盐水 C.过氧化氢溶液 D.葡萄糖注射液
12.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 )
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
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
D.t2℃时,将40g 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14.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①③④
B.⑤种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有晶体析出
C.从操作④到操作⑤,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将⑤继续冷却至0℃,过滤,共回收得到KNO3固体48.4g
二、填空题
15.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溶剂前,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是饱和溶液;
(2)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t℃时,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更大;
(4)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16.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向某自来水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自来水属于__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用洗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_____________作用。
(4)珍惜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室的废液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洗净试管后,忘记关闭水龙头
C在实验室中安装节水的水龙头
17.小华的爷爷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上的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只记得该化肥成分是KNO3、NH4HCO3和(NH4)2SO4中的一种。小华为帮助爷爷鉴别化肥,设计了如下方案:
(1)取该化肥少量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到氨味,推断该化肥成分一定不是_________。
(2)为进一步鉴别该化肥的成分,小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化肥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滴加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该化肥成分是_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
(3)小华为了确认化肥成分中的阴离子,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①先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盐酸。②先加入硫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③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你认为上述三种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____,简述不合理方案的理由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4)请你写出使用铵态氮肥的一点注意事项____________。
(5)实验室需要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NH4)2SO4溶液,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
1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将50g甲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
(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若将35℃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19.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说明分子________。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_______的化合物。
(3)煤燃烧产生的_____进入到大气后会形成硫酸型酸雨。
(4)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洗洁精的_______作用。
20.请你参与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______________ 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_____________ mL(水的密度约为1g/mL).
(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应_________ (填标号).
A 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
B 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添加砝码到所在的托盘直至天平平衡.
【探究一】: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的称量操作如图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________ (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 .
(3)量取: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选填图中的标号).
(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探究二】:20℃时,将2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表中找出计算所需的数据为:_________ g/mL.
温度℃ 质量分数% 20 40 60
4 1.023 1.016 1.007
10 1.063 1.054 1.044
21.下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_____乙(填“<”、“=”或“>”)。
(4)若固体甲中含少量固体乙,可采用___________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若甲为KNO3,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酒精 E.浓硫酸
22.(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g,需要量取水___________________ 。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3.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这种物质是__(填字母)。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①溶解 ②称量和量取 ③计算 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配制上述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1.0g药品溶于水配制成4.0mL溶液a;
②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b;
③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c;
④取0.4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做1g/cm3。则最终得到的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A
4.D
5.B
6.C
7.D
8.B
9.D
10.B
11.A
12.A
13.D
14.C
15. (1) 甲 (2)饱和溶液 (3)乙
16. (1) 硬水 (2)煮沸 乳化 (3)AC
17. (1) KNO3 硫酸铵 (2)③ 银离子也能与氯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无法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或引入了硫酸根离子,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 (3)使用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4)量筒
18. (1) 130 (2)加入丙物质(或蒸发溶剂) (3)ADCB (4)B
19.(1)不断运动
(2)钙、镁
(3) SO2
(4)乳化
20. (1) 5 45 (2)A 没有 (3)称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 (4)BC 1.063
21.(1)甲
(2) B 28.6%
(3)>
(4)降温
(5)C
22. (1) 47.5mL (2)C B D E A (3)①②③
23. (1) NaCl (2)C (3)③②①④ (4)0.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