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
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 )
A.反应进行的方向 B.反应物的多少
C.反应进行的限度 D.反应的快慢
2.某温度下,反应H2(g)+I2(g)2HI(g) ΔH<0,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器体积不变,升温正反应速率减小
B.温度、压强均不变,充入HI气体,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增大
C.温度不变,压缩气体的体积,平衡不移动,颜色加深
D.容器体积、温度不变,充入氦气后,正反应速率将增大
3.已知:H2(g)+I2(g)2HI(g) Δ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 mol,乙中加入HI 0.2 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相同
B.此时体系的压强一定相同
C.反应物的转化率可能相同
D.此时HI的浓度一定相同
4.可逆反应A(?)+aB(g)C(g)+2D(g)(a为正整数)。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a=2,则A为液态或固体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T2>T1,P2>P1
D.其他条件不变,增加B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
5.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33% B.40%
C.50% D.65%
6.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单斜,s)+O2(g)==SO2(g) ΔH1=-297.16 kJ·mol-1
②S(正交,s)+O2(g)==SO2(g) ΔH2=-296.83 kJ·mol-1
③S(单斜,s)==S(正交,s) Δ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3=+0.33 kJ·mol-1
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S(单斜,s)==S(正交,s) Δ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D.S(单斜,s)==S(正交,s) Δ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7.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该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υ(A)=0.8mol/L·min; ②υ(B)=0.45mol/L·min; ③υ(C)=0.015mol/L·s;
④υ(D)=0.45mol/L·min. 则在以上条件下,该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④>③
8.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经5min达到平衡,此时A减少mol,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min-1,C增加mol·L-1,这时若增加系统压强,发现A和C的质量分数不变.则m∶n∶p∶q为 ( )
A.1∶3∶2∶2 B.1∶3∶2∶1 C.3∶1∶1∶3 D.1∶3∶1∶3
9.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 3mol·L-1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再加入30mL 3mol·L-1盐酸; ②改用30mL 6mol·L-1盐酸; 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下列能确认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
B.由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体系压强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变化
D.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体系的温度
1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S2Cl2(l,橙黄色)+Cl2(g) 2SCl2(l,鲜红色) ΔH=-51.16kJ·mol-1.下列叙述中一定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S2Cl2,同时生成n mol Cl2(g)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l2,同时生成n mol SCl2(g)
C.混合物的颜色不再变化
D.容器中S2Cl2、Cl2、S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12.在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HI、NO2,发生反应:(甲)2HI(g) H2(g)+I2(g) ΔH>0,(乙)2NO2(g) N2O4(g) ΔH<0.下列措施能使两个容器中混合气体颜色均加深且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 B.增大压强(减小体积) C.降温 D.加催化剂
13.有两个带活塞的密闭容器A和B,A中装有N2,B中装有NO2,它们的温度、压强、体积均相同,然后慢慢压缩活塞,当两个容器内的压强都是原来5倍时(恒温),则两个容器的体积关系是( )
A.相等 B.A>B C.B>A D.无法判断
14.反应:L(s)+aG(g) 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
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
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①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上述反
应是吸热反应; ③a>b; ④a<b.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S2-,NO,CO,K+ B.Al3+,NH,K+,SO
C.Al3+,Na+,S2-,SO D.Fe3+,Ca2+,H+,NO
16.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17.将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ol·L-1的某弱酸HX溶液与NaX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混合后溶液中c(Na+)>c(X-),说明HX的电离程度弱于X-的水解程度
B.若混合溶液呈酸性,则c(X-)>c(Na+)>c(HX)>c(H+)>c(OH-)
C.混合溶液中c(HX)+c(X-)=0.2 mol·L-1
D.混合溶液中c(HX)+c(X-)=2c(Na+)
18.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19.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4种阴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A.CH3COO- B.SO32- C.CO32- D.HCO 3-
20.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学生分别作出如下回答,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学生: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B.乙学生:在盐酸中加入相同温度的氨水,若实验过程中混合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C.丙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若溶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D丁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二、填空题(共4个大题,50分)
21.(6分)(Ⅰ)1923年化学家Bronsted和Lowry提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按此理论,下列粒子①HS-;②NH;③HCl;④OH-;⑤H2PO;⑥H2S;⑦CH3COO-;⑧CO;⑨HCO;⑩H2O中属于两性物质的有____ ___。
(Ⅱ)已知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2+H2OHCl+HClO,HClOH++ClO-,达平衡后,
(1)要使HClO浓度增加,可加入下列物质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SO2 B.Na2CO3 C.HCl D.NaOH
(2)由此说明在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Cl2的理由是____ ______。
22.(16分)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NH、K+、Na+、Mg2+、Ba2+、Al3+、Fe3+、Cl-、I-、NO、CO、SO,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pH试纸检验,表现溶液呈强酸性,排除_____ _____离子存在。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排除______ ____离子的存在。
(3)另取部分溶液逐渐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则可排除_______ ___离子的存在。
(4)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__________离子存在,又排除_____ _____离子存在。
(5)将(3)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 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 _ _____;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23.(12分)在100℃时,将0.1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1L的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
浓度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c(N204)/mol·L-1
0.1
c1
0.05
c3
c3
c3
c(N02)/mol·L-1
0
0.06
c2
0.12
0.12
0.1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20s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_____,在0-20s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反应进行到40s时,体系___________(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
(3)下列依据中,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v正(N2O4)=v逆(NO2)
C.c(N2O4)=c(NO2)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4)100℃时,反应N2O4(g) 2NO2(g)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中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起始浓度是_____.
24. (6分)某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用中和滴定测定其浓度。
(1)滴定:①用_______式滴定管盛装c mol/L盐酸标准液。右图表示某次滴定时50 mL滴定管中前后液面的位置。请将消耗的标准盐酸的体积填入③表空格中。
②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石蕊
甲基橙
酚酞
变色范围(pH)
5.0—8.0
3.1—4.4
8.2—10.0
该实验不选用________作指示剂;
③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消耗的体积
1
V
0.50
25.80
25.30
2
V
???------
------?????
?
3
V
6.00
31.35
25.35
(2)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烧碱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不必化简)
? ?c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几种假定情况进行讨论:(填“无影响”、“偏高”、“偏低”)
??? a.若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
??? b.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
??? c.若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
??? d.滴加盐酸速度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
三、计算题(10分)
25.有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液20 mL,加入0.05 mol·L-1的Ba(OH)2溶液时,生成BaSO4沉淀量及溶液的pH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1)求原混合液中硫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2)求在A点时的pH是多少?
参考答案:
1-5 BCADD 6-10 CBABD 11-15 CABDC 16-20 ACCAD
21.(Ⅰ)①⑤⑨⑩ (Ⅱ)(1)B
(2)饱和食盐水中Cl-浓度较大,由于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Cl-+HClO+H+,所以,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小。通常情况下,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22.(1)CO (2)NO(有I-、H+则无NO) 、Fe3+
(3)Mg2+、Al3+ (4)Ba2+ SO
(5)Ba2+、I、NH Mg2+、Al3+、Fe3+、NO、CO、SO K+、Na+、Cl-
23. (1) 0.07 mol·L-1 0.0015 mol·L-1·s-1 (2) 没有达到
(3) A、D (4) 0.36 (mol·L-1) 0.2 mol·L-1 (每空2分)
24.(1)酸 24.60 石蕊
(2)
(3)无影响 偏低 偏高 偏低
25.(1)由图可知,加入20 mLBa(OH)2溶液时生成的BaSO4最多,n(H2SO4)=n[Ba(OH2)]=0.05 mol·L-1×0.02 L=0.001 mol,c(H2SO4)==0.05 mol·L-1。因为加入60 mL Ba(OH)2溶液时,溶液呈中性,所以c(HCl)=[(0.05 mol·L-1×0.06 L-0.05 mol·L-1×0.02L)×2]/0.02 L=0.2 mol·L-1。
(2)A点时,加入的Ba(OH)2与硫酸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H+全部来自盐酸,则有c(H+)==0.1 mol·L-1,p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