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6张PPT)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2课时 时差
目标呈现·预习导读 主干知识·宏观把握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 1.通过生活实例及相关材料,了解时差的产生,明确时区的划分,区分地方时和区时,并学会计算时差的方法。(综合思维) 2.通过生活现象,了解日期界线的确定,并解释相关因跨越日期界线而产生的问题。(地理实践力)
时区的推算 时区中央经 线的推算 区时的计算
公式 X÷15°=n+△(X为已知的某地经度,n为求得的整数,△为余数) 中央经线=n×15°(n为已知的某时区数) Tm=Tn±两地的时区差(Tm、Tn为区时)
时区的推算 时区中央经 线的推算 区时的计算
说明 ①△<7.5°时,时区数为n;△>7.5°时,时区数为(n+1)。②X为东(西)经度则n为东(西)时区 ①n为东(西)时区则中央经线为东(西)经度。 ②中央经线经度数分别加、减7.5°得到时区的经度范围 ①“东+西-”(东经度为东,西经度为西)。
②Tm>24,则区时为减去24,日期加一天。
③Tm<0,则区时为加上24,日期减一天
示例 98°E所在的时区:98°÷15°=6……8°,因为 8°>7.5°,所以时区数为东七(6+1)区 西九区中央经线为9×15°=135°W,范围为127.5°W~142.5°W 北京时间8时时,西五区的区时:T西五区=8:00-(8+5)=-5+24=19:00,日期比北京时间晚一天
国际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界线 180°经线,固定不变 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
时间 不固定,从0时~24时 固定,0时或24时
日期 日界线的东侧,为旧的一天;日界线的西侧,为新的一天 日界线的东侧,为新的一天;日界线的西侧,为旧的一天
示意图
相同点 都是经线,一般情况下,两侧日期都不一样
航班号 出发城市 起飞时间 降落时间 到达城市
HU7994 悉尼 34°S,151°E 9:20 (当地区时) 17:45 (北京时间) 西安
34°N,10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