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3 09:5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如下图所示为坐落在河南郑州的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著名的二七大罢工而建。下列有关二七大罢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B.因国民党残酷的镇压而失败
C.说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D.工人领袖林祥谦牺牲在郑州
2.“东方欲晓现曙光,南湖红船逐激浪。志合道同辟新天,旗擎马列明方向。”诗中体现的“红船”精神是指( )
A.开天辟地 B.改革开放 C.渐进改良 D.合作共赢
3.1921年7月底,与会代表由李达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再从狮子汇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岛,最后转登王会悟预订的游船。“与会代表”参加的会议标志着(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共二大顺利召开 D.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4.陈独秀认为,中共一大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材料中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高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B.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5.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以下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是( )
①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新青年》的创刊地
③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④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下列人物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局书记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周恩来 D.孙中山
7.抓住单元主题有助于完整、系统的理解一段历史。下面是中国历史第三册其中某一单元内容的部分概括:新文化运动为这场革命做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为这场革命准备了群众基础;中共成立为这场革命准备了组织条件。据此判断该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B.近代化的早期探案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8.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就是时序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还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都明确要求初中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下列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二次革命 ②护国战争 ③中国同盟会成立 ④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9.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0.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它的失败带来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工人运动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C.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11.“东方欲晓现曙光,南湖红船逐激浪。志合道同辟新天,旗擎马列明方向。”对以上诗文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动摇了封建道德的统治地位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2.今天的嘉兴南湖公园已经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主要是因为( )
A.新文化运动在这里兴起 B.北伐军曾在这里誓师
C.中共二大在这里召开 D.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13.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五四运动前集会
14.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而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个人( )
A.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指挥了广州起义
C.提出“三民主义” D.参加了武昌起义
15.“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材料中“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是指( )
A.中华民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兴起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马克思主义传播
16.下面是中国早期的铁路工人斗争情况表。铁路工人斗争情况的变化是由于( )
时间 概况
1912—1920年 仅一部分人参加斗争,大都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发生的,没有其他工人的声援
1921—1923年 罢工持续时间长,组织严密,斗争复杂,斗争策略娴熟,牵涉面广
A.帝国主义的侵略逐步加深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推动
C.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D.工人斗争由自发阶段走向自觉阶段
17.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21年7月,中共一大先后在上海和嘉兴秘密召开
B.中共一大有13位代表参加,代表了全国50多个党员
C.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和奋斗目标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18.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的一项是( )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D.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19.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成立中国国民党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20.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表现在( )
①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②改变了近代以来革命屡败的局面
③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④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 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材料一中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党的主要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材料二中的党的主要任务的提出有何意义
22.20世纪初期,中国历史出现了新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足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习近平深刻阐释的“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材料二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下图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2)材料二中形成“红船精神”的“大事变”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3)材料一中的五四运动与材料二的“大事变”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
1.A
2.A
3.A
4.C
5.D
6.B
7.D
8.B
9.D
10.D
11.C
12.D
13.B
14.A
15.C
16.B
17.D
18.B
19.B
20.D
21.(1)中共一大;领导工人运动。
(2)中共二大。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2.(1)核心:爱国主义;
地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事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关系: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