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3 09:5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近代的英国
第13课:英国的租地农场
第14课: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第15课: 新航路开辟,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第16课: 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夺取大量的殖民地,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社会
思想
经济
1400 1500 1600
政治
1400
1600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640-1688
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的事件
思想上:
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
经济上:
共同作用: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早期殖民掠夺
一、英国为什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
约翰
12世纪初,英格兰出现了一位好战却又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在连年的对外战争中,他为了维持战事,征税盘剥。1215年春天,贵族们集结起来,武装讨伐国王。1215年6月15日凌晨,几十个英国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莎堡。他们向英王约翰提交一份请愿书,要求英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们的权利。贵族们已经做好准备,一旦破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出乎意料的是国王浏览了请愿书后竟然表示同意。《大宪章》签署了。
(一)历史传统:①1215年,英格兰颁布了《大宪章》。
基本原则:“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
(一)历史传统:②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了议会制度。
议会的上院
下院又称平民院,由骑士、平民代表组成。
上院又称贵族院,由贵族组成。
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里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
詹姆士一世
詹姆士一世本为苏格兰国王,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死后无嗣,他作为女王的表外孙继承了王位,成为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共主。但两个王国并没有合二为一,它们相互独立,宗教、政治、法律、文化传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詹姆士一世倒行逆施,推崇“君权神授”理论,不得人心。他被嘲讽为“基督教世界最聪明的大傻瓜”。
①政治上:推崇“君权神授”理论;
②经济上: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
(二)政治: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影响: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
(二)政治: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查理一世
17世纪初,查理一世继位,独断专行。无视英国议会的传统,任意征税。把专卖权出售给他的亲信和大商人,一般工商业主因为没有获得专卖权而被逼迫停业,造成生产混乱,工商业萧条,许多工人失业,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既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又引起广大城乡人民的不满。
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制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根据材料概括查理一世推行怎样的统治?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
(二)政治: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制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
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
——《权利请愿书》
意图:限制王权。
结果:解散了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王权(封建势力)
推崇“君权神授”宣扬“王在法上”
擅自强征新税
随意解散议会
思想
政策
《大宪章》
(1215年)
对立
激化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基本
原则
《权利请愿书》
(1628年)
议会制度
(13世纪末)
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限制王权
意图
掌握征税权
权力
问题一:英国为什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查理一世把专制统治推行到苏格兰,引起苏格兰人民愤怒,苏格兰贵族和资产阶级发动战争,攻入英格兰北部。查理一世为筹划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开始。
苏格兰人民起义
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如何展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一)过程
①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英王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
VS
国王军
议会军
结果: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一)过程
②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然而,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共和国成立后,谁掌握了权力呢?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一)过程
③克伦威尔独裁: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克伦威尔
1599-1658年
克伦威尔( 1599- -1658) 在内战中成为议会军的统帅,为打败王军立下赫赫战功,有很高的声望,内战结束后自然掌握了共和国的最高权力,但他同样凌驾于议会之上。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军官们争权夺势,政局动荡不安。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但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
——P81人物扫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一)过程
④复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
他的弟弟继位
詹姆士二世是天主教徒,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一)过程
⑤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威廉和玛丽加冕
1.时间:1688年
2.内容:废黜詹姆士二世,邀请玛丽公主与荷兰执政威廉即位。(威廉夫妇)
3.结果: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一)过程(1640-1688年)
①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②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③独裁: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④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⑤结束:1688年 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议会
王权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封建势力
专制
民主
1640年
1649年
1660年
1688年
革命爆发
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时间
光荣革命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1653
内战爆发
1642
(1)该示意图说明这场革命具有什么特点?(时间、走势、结果等)
(1)特点: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2)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启示: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制度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长期、反复、曲折的斗争。
三、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果如何?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权利法案》)
1.颁布时间:
2.颁布机构:
3.颁布目的:
4.内容:
1689年
议会
限制国王的权力
①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议会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议员自由讨论国事......
②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停止法律的执行,不能征收捐税。
③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议会主权
限制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
限制王位继承权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权利法案》)
1.颁布时间:
2.颁布机构:
3.颁布目的:
4.内容:
5.意义:
1689年
议会
限制国王的权力
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君主立宪制
含义:又称“议会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利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
特点: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君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权利法案》的颁布,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人类政治文明(民主法制)演进趋势:
由人治到法治;由专制到民主
谁才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呢?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
英国首相特斯拉
四、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何影响?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00多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
材料二: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因为在它的影响下,不久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根据材料回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对英国: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对世界:②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领导人:克伦威尔
领导阶级:
革命成果:《权利法案》
P80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结束标志:光荣革命
意义:p82最后一段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