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第19课《生物入侵者》导学案
【学习目标 】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 树立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环境而努力。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的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
难点: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
【知识链接】
作者介绍:梅涛,当代科普作家.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介绍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移迁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的事理性说明文。
一、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归咎( ) (2)五色斑斓 ( ) ( ) (3)失衡( ) (5)劫掠 ( ) (6)藩篱( )
2.自读课后生词。
3.口述:初读本文后你有何收获。
二.导入新课
三.新课
【一】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内容
1.从第一段中找出生物入侵者的含义。
2.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
3.编写提纲
请在横线上在填写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1段 )
摆出现象: ( 2 - 4段 )
探究原因: (5 段 )
探讨对策:介绍生物学和生态学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6 - 8段)
【二】 写法探究
1.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2.。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四.课堂小结
合作交流——畅谈探究收获
文章标题为《生物入侵者》,全文起笔于生物入侵,落笔于启示。在平实、准确的说明中诠释了一种特殊的生态现象,使人读后可产生理性思考,那么,学完本文后,你有何收获呢?
提示:收获可以是写作技法上的,还可以是思想上的,也可以是内容上的。
用“学完此文,我明白了……收获了……”的句式理性地叙述自己的提升、认识和思想的升华。
五.延伸拓展
1.你还知道那些哪些“生物入侵者” 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2.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对生物入侵现象设计理想的治理和预防方案。
六.课外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本文语言平实,用词准确,举两例分析说明。
资料链接:
肆虐上海崇明岛的可怕入侵生物--互米花草,因其具有固沙促淤作用,20年前从美国引进,由于缺少天敌,互米花草目前已成为整个崇明海滩的绝对霸主,导致鱼类、贝类因缺乏食物大量死亡,水产养殖业遭受致命创伤,而生物链断裂又直接影响了以小鱼为食的岛上鸟类的生存,“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崇明岛的生物链就将严重断裂。“互花米草目前又在福建沿海等地大量蔓延,沿海滩涂大片红树林的死亡就是互花米草造成的恶果。
小龙虾就是入侵物种
“外来种实际上已经来到我们生活之中,只是我们还不知道罢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吴岷博士是我国贝类研究的专家,谈起贝类入侵种如数家珍。“比如说,浙江人非常爱吃的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后向北美扩散,给美国五大湖泊的渔业生产和堤坝造成了极大威胁。上世纪20至30年代经日本进入我国南京地区,随后在江浙一带迅速繁衍,对当地的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它们会在水稻田堤坝上挖洞筑穴,现在小龙虾已经在洞庭湖大量繁殖,威胁到堤坝设施。“吴岷博士还指出,曾经活跃在人们餐桌上的福寿螺、白玉蜗牛在初期都是作为高蛋白食物引入并在我国大力推广的,然而由于市场原因,被大量遗弃或逃逸,现在已经侵入到农田和自然系统,成为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它形似田螺,壳薄肉多,是一种大型食用螺类。上个世纪80年代,微山县把它作为一种美味佳肴引进当地。然而福寿螺的进入,却打破了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目前,福寿螺在当地水域疯狂繁殖,泛滥成灾,导致秧苗受到破坏,农业生产遭受损失。
在过去的十年里,云南、浙江、福建、上海等地政府都曾组织人力打捞水葫芦。1991年,云南昆明曾发动10多万军民人工打捞,1999年,浙江温州市政府投入1000万元人工打捞;福建莆田专门成立了水葫芦打捞办公室,每年花费500万元。
据了解,类似这种由于外来物种进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在我国并不鲜见。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约有上百种入侵生物,这些外来物种给我国农业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健康等都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在入侵的植物中,水花生能使水稻、小麦、玉米三种作物产量损失分别达45%、36%、19%,紫茎泽兰含有的毒素能引起马和羊的气喘病。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高达574亿元。
禄丰县勤丰镇初级中学教师凡莉编制
2013年11月4日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第19课《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 树立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环境而努力。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的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
课前准备:
自主阅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明确本文说明对象,理清说明内容。
3.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一.课前检测:
1、导学案上的1、2题。
2、学生说说阅读本文的收获。
二.导入新课:
【导入方案一】 教师从学生刚学过的甲午中日海战引入日本入侵中国给中国带来的危害,说明人的入侵已引起国民足够重视。但是有一种看不见的入侵者,当它侵入的时候却没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春城昆明引以为豪的滇池如今正遭受水葫芦的入侵,1991年投入10万多军民人工打捞,收效甚微。如今每年投入治理滇池的费用上千万,但滇池仍然不净。 20年前,我们樊厂村的大白菜名扬罗茨乃至禄丰昆明,那白菜好啊:不用大棚,少施农药,农家肥为主。菜质好,易煮,味鲜。买菜的人只要听说是樊厂的菜,不问价就买。朴实勤劳的樊厂村人靠卖大白菜很快富裕起来。可是现在,樊厂村无人种白菜了,是白菜无利可图了吗?不是,现在仁兴大箐村的苗族种出来的这种白菜,3元钱一斤都还要抢着买。樊厂村的土地种不出卷心白菜了,因为菜籽种下去,无论怎么侍弄,它不长叶子,不卷心,而是从根上长出一个或一串大包块,死硬死硬的。村民不知怎么回事。后来,农科员告诉村民,这种包块是一种菌类病毒,是从国外进口种子时检察不慎带进来的。如今,咱们罗茨能够种出包心白菜的地很少很少了。如此可见,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后问,读了这个标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
【导入方案二】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在湖南长沙,面对“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一枝黄花——云南滇池扰乱一池春水的水葫芦,人们却痛下杀手,欲赶尽灭绝,为什么?请走进《生物入侵者》。(教师板书课题后问,读了这个标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
三.新课
【一】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从第一段中找出生物入侵者的含义。齐读三遍。
2.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
教师明确本文学习目标
学生口述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3.编写提纲
教师板书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介绍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 2-4段)
探究原因: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5 段)
探讨对策:介绍生物学和生态学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6-7段)
【二】.写法探究: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内容介绍给我们的?
1. 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 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并说明其表达效果,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两个小组找一样)
四.课堂小结
合作交流——畅谈探究收获
文章标题为《生物入侵者》,全文起笔于生物入侵,落笔于启示。在平实、准确的说明中诠释了一种特殊的生态现象,使人读后可产生理性思考,那么,学完本文后,你有何收获呢?
提示:收获可以是写作技法上的,还可以是思想上的,也可以是内容上的,用“学完此文,我明白了……收获了……”的句式理性地叙述自己的提升、认识和思想的升华。
学生谈收获。
老师的收获是:大自然的点滴折射出睿言哲语,启迪我如何敬重自然;同学们的思维折射出诚挚、善良的天性;启迪我如何尊重学生。
如果学生的总结不是太好,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五.延伸拓展 梅涛为何要写作此文,我们学习本文意义何在?
1.你还知道那些哪些“生物入侵者” 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教师出示“水葫芦”和“飞机草”标本,介绍水葫芦对滇池和禄丰星宿公园及新建设的翡翠公园河道的危害。引导学生认识“飞机草”一无是处。介绍罗茨以凡厂村为首的卷心白菜因为生物入侵绝种的事实,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入侵危害就在我们身边,提高认识,防微杜渐非常重要。
2.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 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对生物入侵现象设计理想的治理和预防方案。(如果学生不会说,可引导从杜绝生物入侵途径等方面考虑)
方案构想:
(1)加大宣传的力度;严格动植物检疫。
(2)谨慎引进外来物种。
(3)查清我国现有的外来有害物种的种类数目及危害状况;加强对已知的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治及综合治理工作。
(4)政府主导;设立严格的管理体制,由专人负责。
(5)生物治理;保护自然环境。
(6)变废为宝;进行报告监控;农林质检防疫部门配合。
六.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本文语言平实,用词准确,举两例分析说明。
禄丰县勤丰中学教师 凡莉 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