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作答。(16分)
我想,历史应该是一首歌曲,而20世纪是歌曲中最为__甲__(A.振聋发聩 B.震撼人心)的一段旋律。20世纪的历史歌曲读出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胜利的历程,融__①__(A.róng B.lóng)入了民族的情感、民族的血液,它__乙__(A.激荡 B.激发)着人们的深情、激励着民族的斗志。历史在pǔ__②__(A.普 B.谱)写着歌曲,歌声在凝聚着历史,历史在歌声中不断前进。让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感受那久难忘怀的时代。
(1)为文段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注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4分)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从文段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4分)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4分)
(4)依次填入上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①去触摸那渐去渐远的历史
②去重温那激情四溢的岁月
③载着对历史的回忆
④听着不同年代传唱的歌声
A.①④②③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二、阅读(39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6题。(27分)
洒满阳光的晒谷场
洪忠佩
①稻田收割谢幕,便迎来了晒谷场的开场。
②等母亲用笸箩把稻谷担到晒谷场时,晒谷场上已经很热闹了。
③割禾抢时,晒谷抢天。此刻,村里人一个个在晒谷场上忙得不亦乐乎。有人在驮晒簟,有人在抬风车。和我年龄相仿的少年也不闲着,扛扫帚,扛谷耙。
④一床一床的晒簟铺展开来,如画了线般整齐。晒簟是篾片编织的,铺开的面积有两块露天电影幕布拼接起来大小。家家户户将笸箩里的稻谷倒在晒簟上,用谷耙呼啦呼啦地耙开耙匀,整个晒谷场在阳光下,似是淌金一样。母亲站在晒簟边,一手攥住笸箩的箩沿,一手使劲拍着箩底,生怕还有稻谷粘在笸箩之中。
⑤比晒谷场上的人们还要忙碌的,是窥视已久的八哥、斑鸠、麻雀、鹟莺。它们一群群地围着晒谷场飞进飞出,在屋顶、树梢、篱笆、晒谷场,一一落下。趁着晒谷的村人不注意,它们偷偷摸摸地迅速啄几口。在鸟儿中,觊觎晒簟上稻谷最多的,当数麻雀。它们总是噗噗地落下一群。
⑥晒谷的人,怎会不知道鸟儿的存在?他们看见了鸟儿,就挥手哟嗬一声,驱赶一下,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敌意。鸟儿也不胆怯,人一转身,便照样啄吃不误。人们谈起鸟儿,脸上总会带着笑意,虽然语调中有着几分无奈。在父老乡亲的心目中,鸟儿都是自然的宠儿。
⑦午后阳光明晃晃地刺眼。尽管民谚说,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但母亲还是交代我用谷耙去翻晒,上午、中午、下午各一次。至于稻谷是否晒得干燥,全凭母亲的经验。接近傍晚时,母亲会从晒簟里抓一小撮稻谷,放在掌心搓一搓,接着拿起一粒放进嘴里,“咔嚓”一声把谷粒咬碎,只见她满意地笑道:“晒干了,饱满着呢。今年接春接得好,冷浆田里收成好。忙点累点算什么,有收有晒就是好日子。”
⑧暮色里,炊烟在鳞瓦的屋顶上升起,母亲还要忙着把晒干的稻谷归仓。
⑨这一夜,母亲再辛苦也要炒上一锅谷花。随着灶里的柴火燃起,铁锅的温度升了上来,母亲用木铲铲些稻谷倒在锅里爆炒,像变戏法似的,就有了一锅爆谷花。然后,用竹筛筛去谷壳,加上一勺红薯糖,抑或蜂蜜,那种香甜足以让一家老少暖心。
⑩翌日清晨,雾霭在山间缭绕,村里鸡犬相闻,又是一天村庄生活的开始。母亲起得比啁啾的鸟儿还早。
一个晒谷场,盛放着一个村庄。在山里村庄,晒谷场宽阔、平整。一年四季,轮番晒出的,不仅是稻谷,还有油茶籽、豆角、辣椒、黄豆……夜晚,偶尔也有露天电影和戏班登场。乡亲在晒谷场上一边看戏一边聊天……
一晃,过去好些年了。那些年,田野与晒谷场不仅磨砺了我的肩膀和耐力,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一家一户的炊烟,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
梯田中的有机稻谷,金灿灿的,又将迎来一年的丰收季。我仿佛闻到了田野收割的气息,以及稻谷与阳光的味道。刹那间,家乡田野与晒谷场上经年的往事奔涌而来。母亲笑着说:“九成开镰,十成进仓。有梦想,就有奔头。”农家田地上的事物,收藏的都是满满的阳光。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9月23日,有删改)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主要叙述人们晒谷的各种情景,描写细腻,感情真挚。
B.文章⑤⑥两段体现出人们对鸟雀的友善、温情,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C.“那一家一户的炊烟,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劳动与生活的关系。
D.第段画线句是虚写,写出“我”由眼前金灿灿的稻谷想象到家乡田野收获时的情景。
3.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4.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5分)
(1)翌日清晨,雾霭在山间缭绕,村里鸡犬相闻,又是一天村庄生活的开始。(赏析句子)(3分)
(2)刹那间,家乡田野与晒谷场上经年的往事奔涌而来。(赏析加点词语)(2分)
5.文章以《洒满阳光的晒谷场》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5分)
6.文中说“一个晒谷场,盛放着一个村庄”,一篇短文,同样可以承载丰富的情感与思考。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在文中寄寓的丰富的思想情感。(6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12分)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事情,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去外太空“出差”183天的航天三人组回来了!这标志着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出差”期间,“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成功举行,神舟十三号乘组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青年学生,在新年第一天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又富有意义的互动交流活动,共话“太空梦”,一起向未来。此外,三位“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在冬奥会期间,在太空“出差”的航天员们也心系在祖国举办的冬奥赛事,进行了一次“宇宙级”互动,太空祝福也“从天而降”,航天员们一起为冬奥健儿们加油喝彩!
材料二:
神舟飞船——中国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
编号 发射时间 乘组 飞行时间
神舟一号 1999-11-20 无人飞船 21小时11分
神舟五号 2003-10-15 杨利伟 21小时23分
神舟六号 2005-10-12 费俊龙、聂海胜 115小时32分
神舟十号 2013-06-11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15天
神舟十二号 2021-06-17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90天
神舟十三号 2021-10-16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183天
材料三:
①国际社会对中国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高度关注,海外媒体及时、广泛地进行了报道。
②法国中国航天问题专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是中国取得的“完美成功”。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有助于中国未来的太空科研工作,特别是月球和火星探测方面。
③爱尔兰国家广播电视公司: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将有助中国空间站的后续建造。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自己的空间站技术,已成功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并成为第一个在月球背面实现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
④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太空科学方面的进步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鼓舞。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吸引着发展中国家,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一系列航天项目合作,促进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惠及非洲人民生产生活。
⑤美国退役航天员:中国航天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进展。尽管国与国之间存在政治分歧,但各国航天员的共同身份是地球使者,应该代表全人类共同参与太空探索活动。各国应该开展合作,共同实现在月球建立联合科考站和将人类送上火星等目标。
7.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并顺利带回宇航员,是举世瞩目的事情。
B.宇航员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演示多项实验。
C.航天员们与来自北京、香港、澳门的学生共话“太空梦”,太空祝福“从天而降”。
D.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获得国际社会、海外媒体关注,多国人士给予高度评价。
8.我国神舟飞船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
9.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有哪些意义?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4分)
三、写作(45分)
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故事因转折而精彩,生活因转折而缤纷。转折是结束,也是开始;转折是挑战,也是机遇……
你对“转折”有什么体验或感悟?请以“转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1. (1)A B
(2)B A
(3)20世纪的历史歌曲唱出了(见证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胜利的历程。
(4)C
二、(一)2. C 点拨:这句话把“炊烟”当作能生长的作物来写,是比拟中的拟物,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不是拟人。
3. 示例:①母亲勤劳能干。如母亲起早贪黑干农活,炒出令一家老少暖心的爆谷花等,都体现母亲这一特点。②母亲坚韧乐观。再苦再累,母亲脸上总会带着笑意;“忙点累点算什么,有收有晒就是好日子”“有梦想,就有奔头”等处均能体现这一特点。③母亲有丰富的农事经验。如母亲搓一搓稻谷,拿一粒谷子放进嘴里咬碎,便知稻谷是否晒干。④母亲珍惜劳动成果。如母亲晒谷子生怕还有稻谷粘在笸箩之中。(答出3点,意思对即可)
4. (1)环境描写,渲染了乡村清晨静谧、祥和、美好的氛围。
(2)“奔涌”意为急速地涌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家乡的往事不经思索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表达“我”对家乡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5. ①标题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线索,文章围绕晒谷场写出农人的日常生活。②“阳光”既指自然界的阳光,也蕴含着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暗示文章主旨。③“洒满阳光”语言生动,富有诗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6. ①对劳动场景的赞美。“画了线般整齐”“似是淌金一样”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劳动场景的美。②对劳动者勤劳淳朴的精神和品质的赞美。写鸟儿随意地啄食,人对鸟儿的和善态度,体现了对人和鸟相处的和谐的赞美。“忙着把晒干的稻谷归仓”“起得比啁啾的鸟儿还早”“笑着说”等描写了母亲的勤劳乐观,体现了对以母亲为代表的劳动者的赞美。③享受劳动成果的幸福。炒谷花写出了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④对劳动之余的农村生活的怀念。劳动之余在晒谷场上看戏、聊天等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美,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怀念。(答出3点,意思对即可)
(二)7. C 点拨: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内容可知,C项的理解是把两项活动杂糅起来的,理解错误。
8. ①神舟飞船从无人飞船发展到载人飞船,乘组人数由少到多;②飞行时长越来越长。
9. ①体现中国太空技术,尤其是载人航天技术的蓬勃发展。②体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③推动世界和平发展。④走出自己的太空发展之路。
三、10. 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