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的十年对峙

文档属性

名称 国共的十年对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06 20:3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国共的十年对峙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王杰雯
概念解读:对峙
1、对抗;抗衡
2、相对而立
—— 《辞海》2008年修订版
国共的十年对峙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国共为什么走向对峙
二、国共对峙的表现
一、国共为什么走向对峙
——1927年的国民党与共产党
1927年春天开始,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方面的国民党
人,发起一个大规模的“清党”运动(即清除国民党内
的共产主义分子)。此运动的展开,以“四一二”事变
为标志,持续到9月,历时半年左右。“清党”运动的
最大成功,是它成就了一个南京政府。……并且从此主
导了国民党乃至于中国政治以后的发展。
——本文摘自《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杨奎松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
思考:根据材料回答,“清党”运动对当时的国共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国共两党关系的破裂
国共的十年对峙
是两个政党的对峙
是两支军队的对峙
是两块地区的对峙
是两个政权的对峙
二、国共对峙的表现——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国民大革命失败教训
背景:
时间:
领导人:
意义:
拓展:中共军队的先后名称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中国国民革命军(八一南昌起义)
2、中国工农革命军(秋收起义)
3、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根据地时期)
4、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争)
5、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
6、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时期派出军队)
二、国共对峙的表现——八七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27年8月7日
汉口
①清算了 ;
②确定
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方向。
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二、国共对峙的表现——湘赣边秋收起义
时间:
领导人:
目标:
结果:
1927年9月
毛泽东
进攻长沙失败,转向 发展
秋收起义
农村
长沙
毛泽东上井冈山
建立时间:1927年10月
性 质: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二、国共对峙的表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成立初期就说过:“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
——《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版
二、国共对峙的表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使农民政治上翻身、经济上得到土地,革命积极性高涨
思考:结合教材分析,中共如何在根据地站稳脚跟?
(1)土地革命
内容:
意义: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经济建设:发展生产,粉碎经济封锁
(3)武装斗争:粉碎敌人的“围剿”
(核心)
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1929-1932)
二、国共对峙的表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时间:
1931年冬
地点:
江西瑞金
标志: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概况:
制定宪法大纲、定都瑞金、毛泽东为主席
正式建立了和国民党对峙的政权
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根本原因:
2、经过
1934年10月瑞金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
甘肃会宁会师
1、原因
直接原因:
二、国共对峙的表现——红军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到,地主跑,土豪哭,干人(
穷人)笑。分白米,领猪肉。打老蒋,
灭东洋,欢迎红军住下来。”
——赤水老乡唱红军 《解放军报》2006.8.11
集体主义
革命乐观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
历史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革命转危为安;
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宣传了共产党的主张。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武 装斗 争
土 地革 命(核心)
根据地建设
理论总结:
祖国统一
中国梦
和睦相处
和平发展
……
后记:我们期待海峡两岸隔海相望的结束,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国际理解
课堂练习:
1、经历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新认识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从城市转入农村
C.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D.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要意义是
A.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D.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
B
3、中国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
①武装斗争 ②土地革命
③工人罢工 ④根据地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遵义会议“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是指
A.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C.取消了博古等人的军事最高领导权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领导
D
D